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20章 锁定黑幕,中日版权战全面升级

执掌风 芋泥年糕 3658 字 2025-06-30

顾砚的键盘在凌晨三点敲得噼啪响。

屏幕蓝光把他眼下的青黑衬得像没卸干净的烟熏妆,咖啡杯摞成小塔,最上面那杯早凉透了,飘着层油花。

手机突然震得差点掉桌底。

林昭的语音弹出来,带着点鼻音:“睡了没?佐藤先生说山田律师明天十点到酒店。”

“睡?我现在的发量比游戏策划KPI还虚。”顾砚捏了捏后颈,把刚截的资金流向图发过去,“刘女士的空壳公司跟东云文化串得比游戏剧情还密。重点看这个——”他划拉屏幕,“东云申请武士纹样专利的时间,2022年11月15日。”

“我交稿是2022年8月!”林昭的声音拔高,“这算不算官方送的助攻?”

“算,但不够。”顾砚点开另一个窗口,代码行像瀑布似的滚下来,“山田那老律师肯定要更硬的证据——比如这些纹样根本不是日本独有的。”

第二天上午,酒店会议室的空调冷得林昭首搓胳膊。

佐藤健一领进来的男人西装笔挺,眼镜片反光,开口第一句就是:“我需要你们证明,这些图案是东亚共通文化符号。”

林昭手忙脚乱翻速写本,敦煌壁画的照片“哗啦”撒了一桌。

“看这个!”她指着一张泛黄的拓片,“莫高窟第220窟的乐舞图,唐代的菊瓣纹,八重,和我设计的一模一样。”

山田推了推眼镜,照片在他指尖翻转:“有文献支持吗?”

“顾砚联系了故宫的纹样专家。”林昭掏出手机,微信对话框里躺着二十几条未读消息,“他说专家今早坐飞机来京都,带着《天工开物》的明代抄本。”

“那我去寺庙。”林昭突然站起来,椅子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响,“伏见稻荷大社的鸟居浮雕,我上次拍过类似的菊纹。渡边说能帮我调内部档案——”

“等等。”顾砚的视频通话突然切进来,他眼下的青黑更深了,“渡边刚才给我发了张照片,他从策展部偷复印的工艺图谱。1912年的,里面画着中国泉州窑的菊纹瓷片,和日本能剧服饰的纹样演变图。”

林昭盯着手机里的照片,手指微微发抖。

佐藤拍了拍她肩膀:“手作佬的字典里,没有‘等’这个字。”

三小时后,林昭举着相机在伏见稻荷大社的千本鸟居里跑成风。

顾砚的语音一条接一条:“专家说《天工开物》里记着‘菊纹八重,始自唐,东传日韩’;渡边的图谱扫描件我发给山田了;东云文化的法务部现在像被踩了尾巴的猫——”

“顾老师,你再说下去我要错过末班车了!”林昭蹲在一尊石灯笼前,镜头对准刻在基座上的菊纹,“拍好了!八重,和我的设计分毫不差。”

那边突然安静两秒。

“林昭。”顾砚的声音低下来,“刘女士在组委会楼下开媒体发布会了。她说你‘剽窃日本传统纹样,不懂尊重’。”

林昭的后槽牙咬得咯咯响。

她把相机塞给渡边,掏出小镜子快速理了理头发——社恐的人急起来,连耳尖发红都顾不上了。

发布会现场的镁光灯闪得人睁不开眼。

刘女士举着“侵权对比图”,涂着玫红甲油的手指戳向投影布:“我们尊重中国手作,但基本的文化敬畏——”

“啪”的一声,投影布突然黑了。

几秒后,一行日文标题跳出来:《东亚菊纹演变研究——基于中日韩三国文物的共通性考证》。

顾砚的声音从现场音响里冒出来,带着点电子杂音:“报告作者是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的六位教授。他们说——”他故意顿了顿,“林昭的八重菊纹,是唐代经丝绸之路东传的共通文化符号,不存在单一国家所属。”

现场炸成一锅粥。

刘女士的玫红指甲掐进掌心,粉底裂开细纹:“这、这是伪造——”

“伪造?”山田律师举着一沓文件走进来,“东云文化的专利申请晚于林昭作品完成时间,这是中国版权局的证明;敦煌壁画、日本寺庙浮雕、韩国青瓷的菊纹对比图,这是三国文物专家的联合签字。刘女士,需要我继续说吗?”

组委会的老会长扶了扶眼镜,咳嗽两声:“禁展令...撤销。林小姐的作品,明天上午十点准时展出。”

庆功宴设在居酒屋。

林昭捧着温热的梅酒,看顾砚被佐藤灌得耳尖通红。

“我就说...”顾砚舌头有点大,“手作佬和程序猿组队,通关率100%。”

手机在这时震动。林昭点开邮件,瞳孔微微放大。

“怎么了?”顾砚凑过来,酒气混着咖啡香扑在她耳边。

邮件标题是《东方纹样复兴计划艺术顾问邀请函》。

落款处,“山田真司”西个字写得刚劲有力。

“刘女士还没认输。”顾砚突然说。

他盯着邮件末尾的附件链接,指尖在桌下轻轻碰了碰林昭的手背,“但这次...我们有新的副本要刷了。”

居酒屋的暖帘被风掀起一角。

外面的月光落进来,照在林昭攥紧的手机上,邮件正文最后一行字泛着光:“项目启动会,下周三,东京。”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