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三章,藤影谜局

**十月末·古籍修复实验室**

松烟墨的苦香里混入一丝陌生的广藿香,林小满抬头时,正撞见穿竹青长衫的男人在调校电子显微镜。他腕间的蜜蜡手串撞在金属旋钮上,发出清脆声响。

"顾明城,新来的文献学助教。"男人转身露出虎牙,"苏教授让我协助你们做纤维分析。"

林小满瞥见他胸牌上的"客座研究员"字样,突然想起上周研讨会上的争论——这位耶鲁回来的年轻学者曾公开质疑过陆川的《楚辞》断代法。

"陆教授托我转交的。"顾明城递来鎏金保温杯,杯身还凝着水雾,"说是姜枣茶。"

杯盖旋开时,熟悉的雪松香混着红枣甜腻漫出。她想起暴雨夜裹住自己的西装,耳尖又开始发烫。顾明城忽然倾身抽走她手中的镊子:"帛书裱糊要逆着丝缕方向,像这样——"

实验室门被叩响时,顾明城的手指正虚拢在她手背上。陆川立在逆光处,白大褂下露出半截暗纹领带,怀表链垂在装订锤旁晃成银弧。

"沈老在会客室。"他的目光掠过两人交叠的手,"需要小满去确认残卷出处。"

**临城拍卖行·贵宾室**

缠枝纹香炉吐出龙涎香的青烟,沈老先生将犀角放大镜按在残卷边缘:"林同学可认得这个火漆印?"

蝙蝠衔铜钱的徽记在强光下渗出朱砂色,林小满指尖发凉——与她修复的那批《诗经》残本上的印记完全相同。更诡异的是,老人腕间竟也系着褪色红绳,和田玉坠在袖口若隐若现。

"这是陆家旧藏。"沈老着茶盏上的葡萄藤浮雕,"二十年前那场大火……"

惊天动地的碎裂声打断话音。陆川站在翻倒的茶海前,普洱茶汤正沿着红木纹路漫到他锃亮的牛津鞋边。他腕间的红绳不知何时绷断,玉坠滚过波斯地毯,停在林小满高跟鞋尖。

**子夜·校史馆顶楼**

林小满攥着从档案馆偷拍的旧报纸缩在角落。1998年《临城日报》社会版头条赫然是"陆氏藏书楼火灾",配图里浓烟吞噬的葡萄架与记忆重叠。她颤抖着拨通苏雨晴电话:"你上次说陆教授是孤儿?"

"他养父是著名收藏家陆怀瑾。"听筒里传来翻书声,"不过二十年前葬身火海,据说是为护住一批宋刻本……"

寒风突然掀开档案室的气窗,泛黄的报纸碎片如枯蝶纷飞。有片残页贴着她脚踝掠过,烧焦的边角隐约可见"纵火案"与"幸存男童"字样。

**次日·文学院中庭**

银杏叶铺成金色绒毯,顾明城拦住抱着文献的林小满:"小心陆川。"他指尖夹着泛黄的调查报告复印件,"当年火灾唯一的目击者,是个手腕系红绳的七岁男孩。"

林小满后退半步撞上紫藤花架,怀中的《临城地方志》散落一地。顾明城弯腰拾书时,后颈露出道蜈蚣状疤痕——与陆川掌心的伤口惊人相似。

"你知道为什么他总戴着白手套吗?"顾明城将书塞回她怀中,"那场大火烧毁了所有证据,除了……"

"林同学。"

陆川的声音像柄冰刀破空而来。他今日罕见地戴着黑手套,怀表链缠在指间勒出血痕。林小满注意到他西装口袋露出半截绷带,暗红血渍在墨蓝布料上洇成紫斑。

**周末·城南旧货市场**

林小满蹲在锈迹斑斑的保险柜前,摊主正用砂纸打磨青铜锁上的焦痕:"这是从陆家废墟挖出来的,听说装着比命还重要的东西。"

柜门弹开的瞬间,霉味混着铁腥扑面而来。褪色的蓝印花布里裹着烧焦的银杏书签,金粉字迹勉强可辨"淇奥"二字,旁边是半张泛黄的拍立得——葡萄架下,七岁女孩握着玉坠啜泣,身后站着腕系红绳的清瘦少年。

手机突然震动,陆川的短信弹出:"城南治安混乱,我在地铁A口等你。"她转身时撞翻青瓷胆瓶,暗格里滑出烧变形的怀表,表盘永远停在1998年9月18日21点47分。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