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6章 陛下既有所求,臣妾自当应允

执掌风 美人迟暮兮 11450 字 2025-01-16

次日,阳光洒在巍峨的宫墙之上,宫闱之中却暗潮涌动。应景澜依照约定,将范熙锦的位分抬升,自此,范熙锦便成了才人。这消息宛如一阵风,迅速传遍了后宫的角角落落。

去浣衣局取衣物的得知消息的青锁一路小跑,急促的脚步声在长长的宫道上回响,额头上已渗出细密的汗珠。她心急如焚,深知这消息对于自家主子姜云礼而言无异于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势必会激起千层浪。来到姜云礼的住所,青锁顾不上喘匀气息,便匆匆穿过庭院。庭院中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是在无声地诉说着这宫闱的宁静,可青锁却无心欣赏。她轻轻推开房门,屋内弥漫着淡淡的熏香气息。

姜云礼正端坐在桌前,身着一袭月白色的锦缎长裙,乌黑的秀发简单地挽起,几缕碎发垂落在白皙的脖颈边,更衬得她温婉动人。她的面前摆放着一本摊开的经书,手中握着毛笔,正专注地抄写着。

青锁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屈膝行礼,声音略带颤抖:“主子,奴婢有一事要禀报。”姜云礼并未抬头,只是轻轻“嗯”了一声,手中的笔依旧稳稳地落于纸上。青锁咽了咽口水,接着说道:“今日,皇上抬了范熙锦的位分,她如今已是才人了。”

说罢,青锁偷偷抬眼望向姜云礼,只见她的手微微顿了一下,笔尖在纸上晕染出一小团墨渍。但转瞬之间,姜云礼便恢复了镇定,她缓缓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眼神平静地看着青锁:“我知道了。”青锁匆匆来到姜云礼的住处,将此事告知于她。青锁满心忐忑,她知晓自家主子的脾气,生怕姜云礼会雷霆大怒。然而,令青锁意想不到的是,姜云礼只是微微抬眸,手中的笔并未停顿,依旧心平气和地抄写着经书。那一笔一划,透着一种别样的沉稳。

姜云礼轻轻开口,声音平静却又透着一股坚定:“欲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如今她们不过是暂且得意,且让她们蹦哒几日又何妨。待我禁足期满,自会有所行动,此刻不必因这些琐事乱了阵脚。”青锁望着姜云礼,心中不禁多了几分敬佩。在这波谲云诡的后宫之中,姜云礼似乎在这一场小小的挫折中,领悟到了更深层次的生存之道。她开始学着隐忍与蛰伏,仿佛一只收敛了锋芒的猎豹,只等合适的时机,便会迅猛出击,在这后宫的争斗中重新夺回属于自已的优势与尊荣。

在接下来的几日里,应景澜依旧召幸了数位秀女,她们的位分也随之得到了相应的抬升。于这后宫而言,这似乎是恩宠降临的信号,然而,其中的真相唯有皇上与当事妃子知晓,实际上,皇上并未真正宠幸过任何一位。

入宫已满十五日,这是宫规中既定的请安之日。众妃子心怀各异的心思,齐聚在皇后姜知渺的昭和殿之中。姜知渺身着华丽的凤袍,端坐在正殿的凤椅之上,她目光平和却又似能洞察一切,缓缓开口问道:“诸位妹妹近来在宫中可好?”

那些曾被召幸过的妃子们,脸上虽带着得体的笑容,心中却五味杂陈。就如范熙锦,她想起那夜被召入寝宫,皇上虽与她同处一室,连话都没讲几句,便让她独自歇下。她深知这所谓的召幸不过是走个过场,可身为妃子,在众人面前,她怎能吐露这难堪的真相?她暗自思忖,若是承认皇上未曾宠幸自已,日后在这后宫之中必然会沦为笑柄,那些宫女太监们的闲言碎语便足以将她淹没,更会影响家族在朝中的颜面。于是,她微微欠身,脸上挂着一丝勉强的笑意,说道:“回皇后娘娘,一切安好。”

其他几位妃子亦是如此,她们眼神中虽有一丝落寞一闪而过,但都迅速被伪装的平静所掩盖。众人皆言安好,姜知渺微微点头,她那温柔的声音在殿内回荡:“若有任何委屈,只管告知本宫,本宫定会为你们做主。”

待众人散去,姜知渺独独叫住了宋静姝,脸上带着亲切的笑意:“静姝妹妹,前几送予皇上的点心,本宫瞧见了,那手艺当真是精妙绝伦。本宫心中好奇,也想向妹妹学习一番,不知妹妹可否愿意?”宋静姝听闻,心中满是欢喜与惶恐,忙欠身行礼:“娘娘谬赞了,若能得娘娘垂青,与娘娘一同制作点心,是臣妾之荣幸。”

两人并肩同行,姜知渺的步履带风,却不失优雅,宋静姝则小心翼翼地跟在一旁,偶尔偷眼瞧着皇后,心中满是敬畏。一路上,姜知渺与宋静姝有说有笑,谈论着点心的制作之法,从面粉的选取到馅料的调配,气氛颇为融洽。阳光洒在她们身上,映出两条长长的影子,仿佛在这深宫中勾勒出一抹难得的温馨画面,可谁又能知晓,这后宫的波澜与暗涌,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正悄然涌动。

两人踏入宋静姝居住的宓秀宫浣音居,宫女们利索地备好一应食材与器具,整齐地摆放于桌案之上。

宋静姝率先走到桌前,微微福身,谦逊道:“娘娘,这制点心之法,臣妾不过略通皮毛,还望娘娘莫要见笑。”姜知渺轻轻摆了摆手,浅笑道:“妹妹且莫自谦,本宫瞧着你那点心,精致万分,定有独特妙处。”

宋静姝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开始演示起来。她纤细的手指拿起木瓢,舀起些许精细的面粉倒入玉盆之中,边倒边说道:“娘娘,这面粉需得是上乘的,如此做出来的点心皮才会细腻柔软。”说罢,又加入了些许白糖与酵母,再缓缓倒入些许温牛奶,而后便轻柔地搅拌起来。她的动作轻盈而娴熟,眼神专注而认真,仿佛此刻世间唯有这一盆面粉是她的全部。

姜知渺站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时而微微点头,时而轻轻提问。宋静姝皆一一耐心解答,还不忘叮嘱道:“娘娘,揉面之时,力度需恰到好处,不可过轻亦不可过重,轻了难以使面劲道,重了则会让面失了弹性。”姜知渺依言伸出手,学着宋静姝的模样揉面,却不想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做起来却有些许难度,面团在她手中略显笨拙。宋静姝见状,忙伸出手覆在姜知渺手上,轻声说道:“娘娘,您这般……”在宋静姝的引导下,姜知渺渐渐掌握了窍门,面团在两人手中逐渐变得光滑而有韧性。

待面团发酵好后,宋静姝开始制作馅料。她将早已准备好的红枣、核桃、芝麻等食材细细剁碎,加入蜂蜜与桂花糖搅拌均匀。那香甜的气息瞬间弥漫开来,引得一旁的宫女们都不禁悄悄咽了咽口水。宋静姝将馅料包入面皮之中,手法娴熟地捏出一个个精巧的形状,或如含苞待放的花朵,或如小巧玲珑的玉兔。

姜知渺看着这些精美的点心雏形,心中满是赞叹。她也学着宋静姝的样子包起馅料,可包出的形状却远不如宋静姝那般精致。宋静姝见状,掩嘴笑道:“娘娘初次制作,已是极好。待放入蒸笼,这火候与时间亦是关键,火候太大易焦,太小则难以熟透。”说着,便将点心放入蒸笼。

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点心出笼了。那点心散发着的香气,色泽金黄。姜知渺拿起一块尝了尝,入口软糯香甜,赞道:“妹妹这手艺,果真是一绝,今日本宫可是受益匪浅。”宋静姝忙行礼道:“娘娘聪慧过人,一学便会,日后定能做出比臣妾更美味的点心。”

姜知渺轻启朱唇,轻轻咬下一口点心,那美妙的滋味瞬间在舌尖上散开,她的眼眸中满是毫不掩饰的赞赏之意:“静姝妹妹,你这点心手艺当真是一绝啊。且看这外形,精致玲珑,宛如艺术品一般,叫人都不忍下口。再尝这味道,甜而不腻,软糯适中,每一口都仿佛能品出妹妹的用心与巧思。真不愧是蕙质兰心,如此心灵手巧,莫说是这后宫之中,便是放眼天下,能有妹妹这等手艺之人,想必也是寥寥无几。”

说着,她似是陷入了往昔的回忆之中,微微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而后又缓缓开口道:“犹记妹妹初入宫时,本宫听闻诸多传言,说妹妹性格有些许跋扈。那时本宫心中还略有担忧,生怕这后宫之中因妹妹的性子再起波澜。毕竟这后宫乃是六宫粉黛聚居之所,若有个风吹草动,难免会影响到皇上,乃至整个宫廷的安宁。”

宋静姝听闻皇后之言,微微低下头去,那白皙的脖颈也染上了一抹红晕,带着些许不好意思说道:“娘娘谬赞了,臣妾初入宫时年幼无知,不懂这宫中的规矩与深浅,行事莽撞,让娘娘见笑,也给娘娘添了不少麻烦,还望娘娘恕罪。”她抬起头,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追忆往昔的神色,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长河,回到了那段并不愉快的岁月。

“臣妾的家族出身,让臣妾曾颇为困扰。臣妾的爷爷原是商人,在那个重农抑商、讲究门第出身的世道里,本就低人一等。而在爹爹尚未立下军功成为御林将军之前,臣妾在那些世家书香门第的小姐眼中,更是如同草芥一般。她们总是身着华丽的锦缎,头戴精美的珠翠,用那高高在上的眼神看着臣妾,仿佛臣妾是这世间最污秽之物。她们的言语间也多有嘲讽,什么‘商贾之女,满身铜臭’,什么‘毫无教养,不配与我等同处’,这些话如同一把把利刃,刺在臣妾的心上。”

宋静姝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满是无奈与心酸,继续道:“那日见到许选侍,她那般素雅出尘,一袭素衣,不施粉黛,与这宫中众人仿若格格不入。臣妾下意识便以为她也是那种自恃清高、瞧不起人的世家小姐,所以才没忍住出言嘲讽。可事后臣妾也甚是懊悔,臣妾深知自已的身份与处境,断不敢有什么逾矩之举。臣妾不过是嘴上逞强,想为自已那可怜的自尊争上一争罢了。还请娘娘放心,经过此事,又得娘娘教诲,日后臣妾定不会再如此莽撞,定当谨言慎行,不让娘娘担心。”

姜知渺微微点头,轻轻拍了拍宋静姝的手,以示安慰:“妹妹能有此觉悟,本宫甚是欣慰。这宫中之人,各有各的难处,也各有各的心思。但只要妹妹能明白本宫的苦心,与诸位姐妹和睦相处,这后宫自然能太平无事。”

宋静姝赶忙欠身行礼:“多谢娘娘宽容大度,臣妾定当铭记娘娘的教诲,以娘娘为楷模,修身养性,为这后宫的和谐尽自已的一份心力。”此时,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二人身上,映出一片宁静祥和的光影,仿佛为这后宫中的小小角落披上了一层温暖的纱衣,让人暂时忘却了那无尽的争斗与算计。

阳光洒在宋静姝的寝殿外,一片宁静祥和。此时,应景澜听闻姜知渺前去向宋静姝学习做点心之事,心中忽生好奇与兴致,便携着微风,大步流星地朝着宓秀宫走去。

殿内,宋静姝正与姜知渺相谈甚欢,宫女匆匆来报:“皇上驾到!”宋静姝先是一愣,随即欣喜万分,那眼中的喜悦如同星子闪烁,忙不迭地起身整理裙摆,与姜知渺一同迎驾。

“臣妾参见皇上。”两人福身行礼。应景澜微微抬手,示意平身,目光便落在了桌上摆放着的精致点心之上。姜知渺见状,莲步轻移,拿起一块点心递到应景澜面前,笑语盈盈:“阿澜,这可是静姝妹妹的手艺,我方才尝过,美味极了,皇上也尝尝。”应景澜刚欲伸手接过,姜知渺却调皮地直接将点心塞进了他的嘴里。应景澜先是一怔,随即细细咀嚼,那点心入口即化,甜香满溢,不由得赞道:“果真不错,口感细腻,甜而不腻,宋美人的手艺当得称赞。”宋静姝听得皇上夸奖,心中似有蜜流淌,双颊泛起红晕,忙谦逊道:“皇上谬赞,臣妾不过是略通皮毛,能得皇上喜欢,是臣妾之荣幸。”

应景澜微微点头,转而看向宋静姝,温和说道:“静姝,你教皇后做点心,有功,朕便晋你位分,以作嘉奖。”宋静姝赶忙谢恩。随后,应景澜转向姜知渺,轻声道:“皇后,朕接你回长庆殿。”姜知渺颔首,同宋静姝道别,与应景澜并肩而去。

宋静姝站在寝殿门口,望着帝后的背影,直至消失不见。虽有一丝失落悄然爬上心头,因皇上并未留宿,但那点心被帝后称赞的喜悦如春日暖阳,驱散了阴霾。她深知在这深宫中,恩宠难测,而能以一手点心技艺博得赞誉,亦是一种难得的收获。于是,她轻轻摇了摇头,将那丝失落抛却,转身回至殿内,看着桌上剩余的点心材料,心中已开始思索新的品类。她想着,定要制出更精美的点心,让皇上与皇后再次惊艳,也为自已在这宫中寻得更多的价值与乐趣。在这红墙黄瓦的深宫里,她的身影虽显渺小,但此刻却因那点心而有了别样的坚定与希望,仿佛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找到了属于自已的光亮与方向。

夕阳的余晖如金纱般轻柔地披洒在皇城的琉璃瓦上,为整座宫殿勾勒出一层梦幻的边际。御花园中,繁花似锦,香气若有若无地弥漫在空气中,与那逐渐黯淡的天光交织出一片宁谧的氛围。应景澜身着一袭明黄色绣龙锦袍,身姿英挺,气宇轩昂,他稳步走在姜知渺身侧,姜知渺轻移脚步,一袭凤纹霞帔随风而动,尽显端庄华贵。她的面容白皙如玉,双眸明亮似星,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在众人的簇拥下,帝后二人缓缓来到了玉烟亭。

玉烟亭内,石桌上早已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佳肴。精致的瓷盘里,珍馐美馔散发着的香气。有红嫩鲜美的樱桃肉,色泽光亮,入口即化;清蒸鲈鱼摆放得恰到好处,鱼身上的葱丝如翡翠丝缕,鱼肉鲜嫩洁白,仿佛羊脂玉般温润;还有那用碧玉盘盛着的翡翠虾仁,颗颗,翠绿的色泽与周围的雕花木盘相互映衬,宛如艺术品。

应景澜轻轻牵起姜知渺的手,将她引至桌前,待她坐下后,自已才在对面落座。他亲自为姜知渺斟了一杯美酒,那酒水在夜光杯里荡漾,宛如流动的琥珀。“渺渺,这些日子你忙于后宫诸事,辛苦了。今日我特意吩咐御厨准备了你最爱的菜肴,你且尝尝。”说罢,他夹起一块樱桃肉,小心翼翼地喂入她口中。

姜知渺细嚼慢咽,品味着肉质的鲜美与弹性。“阿澜有心了,这御花园的景色配上如此美味佳肴,当真让我心情愉悦。”她的声音轻柔婉转,似一阵春风拂过。

亭外,湖水在微风的轻抚下泛起层层涟漪,倒映着岸边的垂柳与天边的晚霞,湖中的锦鲤不时跃出水面,溅起一串串晶莹的水花,发出清脆的声响,似在为帝后的相聚而欢呼。帝后二人在这玉烟亭内,伴着美景美食,相谈甚欢,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为这渐浓的暮色增添了一抹温情与浪漫。

宫室被晕黄的光辉笼罩,庭中几株丹桂在夜风中轻轻摇曳,细碎的月影洒落在雕花的窗棂上,一片静谧祥和之中,应景澜亲自携着姜知渺的手,款步迈入那长庆殿。应景澜身姿挺拔,却在此时微微垂首,剑眉轻蹙,似有千般委屈、万种情思涌上心头,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撒娇意味,轻声说道:“渺渺,你已多日未伴我左右,我依你所言,对后宫诸人雨露均沾,个中滋味,实难言说。今夜,只盼你能留在我身边,莫要再让我独守这空寂。”

姜知渺身着华服,妆容精致,抬眸望向眼前这位天子,见他那模样,心中泛起一丝怜惜与笑意,朱唇轻启,声如银铃:“陛下既有所求,臣妾自当应允。”语罢,殿中的宫人们悄然退下,只留帝后二人于这温馨之地。此时,窗外微风拂过,吹得殿内的纱幔轻轻飘动,似在为这对璧人起舞。

应景澜嘴角上扬,长臂一伸,将姜知渺轻轻揽入怀中,姜知渺顺势依偎在他胸膛。二人相视而笑,眼中情意绵绵。而后,应景澜牵着姜知渺走向那锦绣龙床,帐幔缓缓落下,烛光摇曳生辉,映照着他们的身影。这一夜,长庆殿内满是柔情蜜意,他们互诉衷肠,回忆往昔点点滴滴,或浅笑低语,或深情凝望,恩爱缠绵,仿若世间唯有彼此。殿外,夜色渐深,星辰闪烁,仿佛也在默默守护着这殿内的浓情厚意,直至晨曦微露,那无尽的缱绻仍在殿内氤氲,见证着帝后之间深厚的情分与爱意。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