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166章 春闱结束

执掌风 东风放纸鸢 5826 字 2025-07-03

第166章:春闱结束

三月二十五,春闱在万众瞩目之中结束。

同一天下午,梅令月被召集到政事堂,朝堂各个部门负责人聚在一起商量要怎么考察那些举子。

当然,具体的考察还要等成绩出来。

他们现在只是拟定一个大概的方向和考察的内容。

燕都县令也在,有一部分想去地方上的,就是由他来考核。

“我这刚刚统计好的数据,一共有3752名举子的春闱成绩是有效的,想去吏部和地方的是最多的,其次是礼部和鸿胪寺,再次是刑部和工部,哎呀,大司农,想去司农寺的实在没几个。”明池一边念数据,一边打量着众人的表情。

一直到看见那个和其他数据相差甚远的司农寺,无奈地看向梅令月。

梅令月笑笑,“预料的到,人家学了那么多年的四书五经,一个个以读书人自称,金贵的很,现在还得进司农寺,这不显得学不学没什么用吗?”

“万一成了你的弟子,以后司农寺卿的位置说不定就是他的,这么大好的机会,竟然都不想要。”柳佩看到那个少的可怜的数字,无奈道。

就拿她们都察院来说,有420个人想来,可能考中的也就三四十人,再进行都察院梅的考核,还要从底层小吏开始做起,爬到顶上不知道哪辈子去了。

在司农寺,那可真是现任大司农的嫡传,万一学到大司农的真本事,也会培育高产种子,百年后得被百姓们建祠堂祭奠。

梅令月现在有一种前世博士导师带学生的感觉,不在意地摆摆手道,“可能觉得我们司农寺门槛低吧。”

“话说回来,一共有多少人,私下找过你啊?”工部尚书好奇。

“一共十一个,还不知道这些人里面,有多少能考中呢。如果实在没人,也只能凑合着用。”梅令月笑笑,“这次如果不行,那就再等三年,下一场的春闱。”

“大司农这个心态真好。”

大理寺卿夸赞道。

要是他知道,自己的部门几乎无人问津,他估计得回去挠头难过好久。

“学农的都这样,这玩意儿看天吃饭,早就被老天爷给锤炼过了。”梅令月抿了一口茶,转移话题,“各位,有什么考核的想法了吗?”

“出题呗,想进来怎么也得大概懂一点我们相关的东西,兵器都不认识,和北狄恩怨都不了解的人,是进不了我们兵部的。”

兵部尚书一本正经地说道。

他们这个部门最重要的就是这个。

他连兵书都没说,就担心那些人不懂。

“大司农,你是带他们直接下地吗?跟着你种个一年半载的地,谁能坚持下来选谁?”明池笑着问道。

种地嘛,就得靠耐力和那一把子力气。

“也得先问问啊,不能五谷不分吧。上来连播种都不会播,那看着也让人头疼。多少举子一问起来都说耕读传家,实际上没下过地。”

梅令月抱怨道。

耕读传家是什么流行趋势吗?大家都愿意这么说。

似乎给自己冠上这样一个头衔,就能说明自己根正苗红,是良家子。

“管他是不是呢,先给自己脸上贴上金在说吧。”

礼部尚书闻言,大笑不止。

大家其实都在拟自己部门的试卷,闲聊只是表象。

“说不定三年后那次春闱,就有人专门钻研咱们这次出的题了。”柳佩把墨迹吹干笑道。

她一共就出了十道,非常非常简单的题目。

都是都察院很基础的相关问题。

“那下一次,咱们得出难点了。”礼部尚书搭话。

隔壁吏部尚书,也就是现任首辅明池写了满满当当一页的纸,“来的人多也是麻烦,都觉得我们吏部有油水可捞,都愿意往这跑。”

“那说明,明首辅手下,大概有能力最强的一批进士。”

柳佩笑眯眯地捧着明池。

“言之有理,言之非常有理。”

一下子给明池哄高兴了。

后来大家传看了一下试题,都察院的是都察院历史来由,工部是建筑方面的,鸿胪寺和兵部都有一个共同重点:北狄,司农寺问的是谷物,耕作工具和大概产量。

总而言之,都很简单,没有一个是想要刁难新进士的。

“这要是一个都答不上来,那可真是……”一个个只会死读书了。

明池后面的话没说出来,在场的都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

有个全答对或者成绩好点的,还能给个五六品的官做,要是都只对一两个,或者干脆一个都做不对,那只能是做个八九品的小吏。

“对了,武顺侯府最近还挺老实的,也没干什么出格的事,就是他那儿子在狱里天天作妖,给我弄的心力交猝,各种证据都清楚了,陛下就是不说怎么罚。”刑部的尚书,一开口就是个大新闻。

娄鲜进了大狱,还念叨他是侯爷的儿子呢,达官权贵,和那些普通百姓不可同日而语。

折腾的不行,饭菜要吃好的,监牢要住好的,就连看守他的,他都想把那几个彪形大汉换成美丽动人的小姑娘。

怎么都到了大狱,还总做他那春秋大梦。

“这有何难,打一顿不就行了吗?”礼部尚书摊摊手,一副“你真是下不去手”的表情。

“哎呦喂,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陛下的意思。”

“陛下的意思,岂是咱们能揣测的,做好本分就是了,至于武顺侯府这个孩子,一视同仁即可,他们家,秋后的蚂蚱,蹦哒不了几天了。”

明池看他们几个开始争论,简单给了个总结。

“好嘞,我明白。”

从政事堂出来,梅令月去了司农寺,见到了还在值班的杜蔚然,起身行礼,“拜见大司农。”

“起来起来,不必多礼。”

不等他说完,梅令月就把他拉了起来,和他一起处理目前司农寺的事。

也就一件大事,核对各官员俸禄的发放。

把手头的活干完,杜蔚然道,“大司农,咱们这司农寺确实需要新人了,不知道这次春闱,有多少人选了咱们?”

“我瞧了一眼数字,一百零三个。”

“啊?这一百来人,有十个能考中吗?”

十分之一的比例,已经算挺高的了,杜蔚然故意往高了叫的。

“谁知道呢。”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