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四十六章星辰与泥土的交响

执掌风 西霖时巴 2424 字 2025-06-05

(三天后,团队在搭建新舞台的空地上召开临时会议。木板敲击声与孩子们调试自制乐器的声响此起彼伏,空气中飘着刚砍下的竹子清香。)

严浩翔(将设计图铺在石桌上,图纸边缘用鹅卵石压住):“我和耀文想把梯田改造成天然环形剧场,用废旧轮胎做座椅,再用太阳能板搭顶棚。既能保护演出设备,晚上还能变成星空电影院。”他指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标记,眼睛发亮,“这些废弃的农具,打磨后能当打击乐器!”

刘耀文(抡起锤子敲了敲身旁的旧铁桶,发出浑厚的共鸣声):“听这音色!再给桶身钻几个孔,装上风铃,风一吹就是现成的配乐!”少年兴奋地比划着,裤腿还沾着今早帮老乡插秧的泥巴。

张真源(抱着一摞手写教案走来,纸张间夹着几片风干的树叶书签):“我和亚轩整理了二十首融合童谣与非遗曲调的歌单。下周开始教孩子们分声部合唱,到时候咱们一起编个大型实景演出。”他翻开教案,里面贴着孩子们用拼音写的歌词修改建议。

宋亚轩(突然从背包掏出个铁皮盒,里面装着用竹筒、铜铃串成的小乐器):“昨天去家访,这个是王阿婆送的,她说以前村里办社戏就用这种响器。”他轻轻摇晃,清脆的声响惊起树梢的画眉鸟,“我们可以把这些声音采样,做成电子音乐的底噪。”

(此时,马嘉祺举着手机匆匆赶来,屏幕上跳动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视频通话请求。丁程鑫和贺峻霖立刻搬来用木箱改造的简易三脚架,将手机固定成临时摄像头。)

联合国代表(画面有些卡顿,但语气充满期待):“我们被你们的创新模式深深打动!计划以这里为试点,启动‘全球乡村艺术互联’项目。但需要你们在一个月后进行跨国首播,向世界展示成果。”

丁程鑫(望向远处正在搬运石块的孩子们,目光坚定):“我们接受邀请,但有个条件——所有首播收入必须成立专项基金,用来培训乡村音乐教师。”

(话音刚落,身后突然传来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十几个孩子举着用玉米叶编的花环冲过来,把七人团团围住。扎麻花辫的女孩小心翼翼地将一串贝壳项链挂在宋亚轩颈间。)

女孩(声音带着羞涩的骄傲):“这是我们在河边捡的,唱歌的时候会发光!”

贺峻霖(蹲下身子,给最小的男孩整理歪斜的草帽):“那我们要好好准备咯?到时候全世界的小朋友,都能听到你们的歌声。”

(暮色渐浓时,七人带着孩子们在梯田上排练。丁程鑫教孩子们用陶罐敲击节拍,马嘉祺带着几个大孩子调试太阳能灯,严浩翔和刘耀文则趴在地上,用粉笔在石板上画演出站位图。)

宋亚轩(突然捡起一片竹叶,放在唇边吹出清亮的旋律):“来,试试跟着这个节奏!”孩子们立刻有样学样,跑调的乐声中,不知谁起了个头,众人竟渐渐哼出完整的童谣。

(镜头缓缓升起,月光给梯田镀上银边,点点星光与地面的灯火交相辉映。歌声顺着山风飘向远方,而在某个城市的写字楼里,曾质疑他们的网友默默关掉加班的电脑,搜索起乡村支教的报名信息;在大洋彼岸的留学生宿舍,有人红着眼眶,将首播链接转发到家族群:“这,就是我想让你们看的中国声音。”)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