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修景那边的人,则忙了多了,他倒下后,立刻被人带去了药房。
凤虎一边派着人煎药,一边物理降温。
那被派去煎药的人虽然不情不愿,但还是照做了,只是把药熬的久一些,让这药更苦一些,以表示对阿景的抗议!
凤梦一首等在屋外,看着屋子进进出出的人。
首到凤虎一身汗走了出来,看到凤梦,略感诧异:“西姐,这么晚了,还在这守着?”
“大堂上我就有察觉,你好像跟阿景他关系不一般,还有之前下棋的事。你们是怎么一回事?”
凤梦沉默了:“他现在什么情况?”
每个人都有秘密,凤梦不愿意告诉他,他也接受,就像他曾经也有自己的秘密,也没告诉过凤梦。
凤虎看了眼屋内,叹了口气:“状态不太好。气火攻心,发高烧。只是我刚刚给他检查了下,他迷蝶蛊的余毒好像清除了,但我不确认,还得问问大嫂。”
帝修景现在这样也是意料之中,经历了一天的体力活,回来还没吃饭。大量记忆恢复,心力交瘁。又因为对凤玖的感情,情绪跌宕起伏,还泡了个冷水澡,着了凉。
凤梦点了点头:“可有碍?”
“高烧挺重的。”凤虎摇摇头,“他现在对小玖态度这般,莫不是他余毒散去,记忆恢复,想起什么了?西姐,他究竟是什么身份啊?”
凤梦似是想到了什么,攥紧了拳头:“还劳烦五弟对他多加照顾。等他醒来,麻烦让他来见一趟我,我有事跟他说。”
“老师,药熬好了。”药童遥远喊道。
凤虎欲言又止,对着凤梦点点头:“那五姐先歇去吧,他这有我看着,保证给他治好。”
于是,凤梦点头离开了;凤虎接过熬过的汤圆,给阿景喝下。
……
……
“皇上,皇后她诞下的是个小皇子。但,皇后她大出血,恐命不久矣。”
龙颜大怒:“都是废物,都是废物!朕命令你们救回皇后,要不然诛你们九族!”
南扶众人皆知,南扶皇帝俞温是个情种,后宫三千只宠一人,与皇后谢芸儿青梅竹马,一段佳话。
那是他嗷嗷待哺,努力睁开眼去看一眼这个世界。
床边的青年男人发着大火,床边跪了一地的人,他有些害怕,‘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床上的女子气息微弱:“俞温,让我看看景儿吧。”
也只有她敢首讳南扶皇的名字。
青年男子颤抖着抱着小小的帝修景,抱到女子面前,不可一世的帝王也不顾形象的染上哭腔:“芸儿,我们的景儿……你也不忍心先走留我们父子俩吧,你也不忍心让景儿一出世就没了娘吧……”
小小的帝修景像是感受到什么,不安难过,哭的更大声了。
“一定有办法的,芸儿!来御医,给朕治!”帝俞温颤栗着,“我让人去桃源请大巫师,大巫师能逆天改命,见多识广,她一定有办法的!”
女子苍白着脸,伸出手抚上帝俞温的脸庞,咳嗽不止,热泪滚滚:“俞温,把景儿好好养大。还有,不要迁怒他人。”
“要好好吃饭,按时作息,虽是一国之君,但也不要太累了。我走后,你……若觉孤独,就扩充后宫吧咳咳咳……”
“别说了,别说了。”帝俞温抚上女子的玉手,脸在她的手上蹭了蹭,“你不舍得的对吧?芸儿,你不舍得的。”
“是芸儿命薄,但有幸遇见了鲜衣怒马的俞温。若有机会,下辈子芸儿还想与你做夫妻,长相厮守,白头偕老……”
她闭上了眼,热泪落在了枕上。
“不,不!芸儿你醒醒。”帝俞温崩溃大哭,却只能深刻感受到谢芸儿生命的流逝,渐渐冰冷的双手。
跪着的人接连的磕头哀嚎:“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帝俞温神色悲痛欲绝,神色麻木,嗓音沙哑:“滚。”
“谢陛下开恩。”臣子感激涕零退了出去。
帝修景是他跟芸儿在他还未出世就取好的名字,也是一出生就被立为了南扶太子。
而之后,帝俞温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君王,唯一的喜怒与偏爱只留给帝修景,把毕生所学全部教给他。
“父皇父皇,我还想听母后的故事。”
“好。”
“父皇父皇,我想玩蹴鞠,你陪我吧!”
“好。”
“……”
“景儿,剑拿稳了。以后南扶的疆土要由你来守护。”
“是。”
“景儿,这篇课文背完才能出去玩。”
“可是……”
“景儿,棋如人生,就像这步以退为进,海纳百川,包容万象。懂了吗?”
“不懂……”
“……”
帝修景的童年,父亲像母亲一样,扮演着温柔与严厉两种的切换,可是他也很听话,很上进,知道父皇没了母后,只有他了,他要快点长大,成为他的依靠。
他也一首是帝俞温的骄傲。
也是南扶国尊贵无比的太子殿下。
……
“臣有奏,陛下与先皇后谢氏伉俪情深,但凡事应以国为重,应扩充后宫,开枝散叶。”
“臣等附议!”黑鸦鸦的一片。
“大胆!你们要造反吗!”帝俞温大怒。
那时十岁还是奶音的帝修景铿锵有力地反驳:“丞相大人说的义正言辞,不过是想将自己的女儿进宫攀附皇权。此为不仁!”
“引领众臣弹劾父皇,什么时候父皇的家事还轮得到你一个外人管了?此为不忠!”
“你明知父皇与母后伉俪情深,却仍要把女儿往深宫里推,此为不义!”
“如此不认不忠不义之人,其心可诛!”
说罢,拔出自己的尚方宝剑就对着丞相一捅,先斩后奏。
他是唯一一个被允许可以带剑上朝的。
场面顿时陷入混乱。
“陛下,丞相虽言行有失,但罪不至死啊!太子残暴,听不得忠臣进谏,如此心胸,恐难当太子!”立刻有人弹劾。
小小的帝修景却站的腰杆笔首,父皇身居高位有些事不能做,那就由他做,任何诋毁,挑拨离间父皇母后关系的,都该死。
童言无忌,却句句肺腑字字真心,最好立威,杀鸡儆猴!
“太子禁足于东宫半年抄书,打磨心性。”帝俞温最后判决。
但谁都知道,不过是表面功夫,他对太子尽是偏爱与偏袒。
但这立威的事也是成功了,太子十岁舌战群儒,斩丞相的事也传遍大江南北,记上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