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17章:火淬黎明

执掌风 雅谨 2752 字 2025-05-06

煤油烟子在窑洞顶结成黑霜,我用刺刀尖拨弄着煤油灯芯,火光照亮地图上鹰嘴崖的红圈——那是三天前拖着火辣辣的淬火炉钻进的地方,炉灰里埋着半枚扯掉的“37师团”臂章,此刻正被老鼠拖进墙缝。

“林寒的情报说,鬼子冬装车队今晚会过鹰嘴崖。”我用烧红的铁丝在地图上烫出焦痕,“载重卡车三辆,押车小队三十人,带队的是老熟人——掘井少佐。”老张往我搪瓷缸里倒盐水时,缸底的碎铁屑晃了晃,那是他昨夜摸黑修枪时掉的。

“新枪十五支,撞针卡扣加了弹簧片。”他掀开工具箱,里面码着十二枚备用击锤簧,“卡壳率降到两成五。”两成五。这数字让我想起上个月伏击战,二虎的枪在关键时刻哑火,他抱着鬼子滚下山崖前,眼里还映着卡壳的子弹。

林寒推门时带进来半片野枣叶,她把空罐头盒往桌上一磕,掉出五枚雷管:“用这玩意儿炸木桥,桥面能塌成V字形,鬼子卡车准得栽进河谷。”她袖口的绷带又渗出血来,我这才想起转移时她被蒺藜划破的伤口,当时她却笑着说“正好省得换绷带”。

子时的鹰嘴崖像头蹲伏的巨兽。我趴在凹洞里,怀里抱着三支“八一式”,枪托上的木纹还带着松脂香——老张用老乡的棺材板做了应急材料。林寒的对讲机传来电流声:“车队过了乱石滩,头车是三菱九七式。”

“点火。”我划亮火柴,草捆裹着煤油滚下崖去。火光照亮鬼子小队长的白手套时,我扣动扳机——新枪的扳机簧果然紧了些,“啪”的一声,子弹擦着他钢盔飞过时,听见他骂出的“巴嘎”带着颤音。

石桥爆炸的闷响震得崖壁掉土。林寒在火光中狂奔,背包带被气浪扯断,掉出的油纸包滚进溪流——里面是她攒了三天的红薯干。我骂了句,却看见她跃进掩体时,手里多了根从鬼子尸体上扯的指挥刀。

“二班跟我上!”我踩着碎石冲下去,新枪在连发时枪管微烫,但准星稳得像焊在眼皮下。老张紧随其后,腰间的铁皮盒“哗啦”响,里面装着他用弹壳改的备用撞针——这老小子把烟袋锅都熔了做材料。

掷弹筒的破空声来得突然。我本能地扑向林寒,她发间的野枣刺刮过我下巴,泥土里混着她背包掉出的盐粒——那是上次淬火剩下的。“你的枪!”她喊着指向我后背,我这才发现枪托裂了道缝,露出里面填的槐木芯。

“管他娘的!”我拽掉断枪,摸向阵亡战士腰间的“边区造”手雷。林寒突然扯开外衣,露出缠在腰间的炸药带——导火索己经点燃,火星在她胸前跳成小红点。“掩护我!”她咧嘴笑,缺了颗牙的嘴角渗出血丝,像朵开在硝烟里的山茶花。

爆炸的气浪把我们掀进河谷。我爬起来时,看见她趴在燃烧的卡车旁,手里攥着半块冻硬的压缩饼干。她冲我举起另一只手,掌心是枚拧下来的鬼子机枪零件:“李科长…这下…咱的机床…有配件了…”

回程路上,老张抱着从鬼子车里抢的《兵器制造图鉴》,借着火把光辨认德文:“这轴承图纸…能让冲压机精度提三成!”我摸着腰间重新别上的快慢机,枪管还带着林寒体温,抬头看见启明星在鹰嘴崖尖闪烁,比任何时候都亮。

林寒靠在我肩头,用鬼子军旗擦脸上的烟灰:“老张头,你说上海的…那个啥…是叫奶油蛋糕不?”老张笑得首咳嗽,咳出的痰里带着煤灰:“傻丫头,那叫哈斗!等打完仗,俺给你打个银叉子!”

山风送来远处的鸡啼,吹散河谷的硝烟。林寒的头发被火燎成短发,却在晨光中翘成倔强的弧度。我摸了摸口袋里的盐粒,想起淬火炉里跃动的铁水——有些东西,必须经过火焰与盐水的淬炼,才能在黎明前铸成刺破黑暗的刃。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