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下午4:30,我盯着手机屏幕上两条未回复的消息。
陈淮谨:「晚上七点,南大西门烧烤摊,我订了位置。」
沈砚:「讲座七点开始,需要预留座位吗?」
手指悬在键盘上,迟迟按不下去。
“还没决定?”室友小林靠在门边,手里晃着车钥匙,“再磨蹭两边都要迟到了。”
我攥紧手机:“……论文终稿明天截止。”
“所以?”
“沈砚是评审组助教。”
小林翻了个白眼:“卑鄙。”
窗外,夕阳将南大的钟楼染成橘红色。我深呼一口气,终于打字:
「抱歉,临时有事,下次再约。」——发送给陈淮谨。
「请帮我留个位置。」—发送给沈砚。
按下发送键的瞬间,胸口像是压了一块沉甸甸的石头。
南大西门烧烤摊的烟火气在夜色中格外温暖。
陈淮谨坐在角落的位置,面前的烤架上摆满了我爱吃的牛肋排和鸡脆骨。冰镇啤酒瓶上的水珠滑落,在桌面上汇成一小片水洼。
手机屏幕亮起又熄灭,他看了三次时间。
老板过来添炭火:“女朋友不来了?”
“嗯。”他扯了扯嘴角,“可能堵车了。”
九点整,最后一桌客人也离开了。老板犹豫着递来打包盒:“要收摊了……”
“不用。”他掏出手机结账,“扔了吧。”
那串烤得金黄的鸡脆骨,最终被倒进了垃圾桶。
科技馆报告厅灯火通明。
“……量子隧穿效应的最新应用。”沈砚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全场,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我机械地跟着鼓掌,眼睛却不断瞟向手机。
陈淮谨:「没事。」(发送时间:19:15)
就这么简单?没有追问,没有生气,甚至没有多打一个字。
“这部分由江同学来回答如何?”沈砚突然点名,聚光灯瞬间打在我身上。
全场目光聚焦过来,我慌乱地站起来:“什么?”
“你上周的实验正好验证了这个理论。”他微笑着提示,“关于粒子自旋……”
大脑一片空白。
“我……不太确定。”
沈砚的表情僵了一瞬,很快恢复如常:“没关系,我们稍后单独讨论。”
讲座结束后,他拦住准备离开的我:“你今天状态不对。”
“论文压力大。”我低头收拾笔记本,“先回去了。”
“我送你。”
“不用!”声音有点大,周围人纷纷侧目。我压低嗓音,“……我自己打车。”
站在科技馆门口等出租车时,夜风带着初秋的凉意。
一辆熟悉的黑色轿车缓缓停在对面的南大校门口,陈淮谨从副驾驶走下来,对着车内说了句什么。车窗降下,露出一张陌生的女生侧脸——长发,戴着细框眼镜,看起来像是他学姐。
她笑着递给他一个文件袋,他接过时微微弯腰,这个动作让两人看起来异常亲近。
出租车在我面前停下,喇叭声惊动了对面的人。陈淮谨抬头看过来,我们隔着马路对视,谁都没有先开口。
车窗里的学姐说了句什么,他收回目光,转身走进校门。
回到宿舍,我对着空白文档枯坐两小时。
屏幕上只有一行字:
「今天讲座是论文评审要求,不是我想去的。」
删掉。
「其实我更想吃烤串。」
删掉。
「那个学姐是……」
全部删掉。
手机突然震动,是沈砚发来的消息:
「论文己提交评审,明天给你反馈。」
紧接着又是一条:
「周末科技馆还有场展览,要一起吗?」
窗外,月光被乌云遮住。我慢慢打字:
好。
第二天清晨,我在南大校门口遇到了陈淮谨。
他眼下带着淡淡的青黑,手里拿着一叠资料。看到我时脚步顿了顿,然后径首走向停在路边的出租车。
“等等!”我下意识追了两步。
他拉开车门,头也不回地说:“恭喜。”
“什么?”
“论文拿了A。”
车门关上的瞬间,我想解释评审制度,想说自己是被迫的,想问他昨晚那个学姐是谁……
但最终只是站在原地,看着出租车消失在拐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