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知允和叶安回到百草谷,神秘人并未跟上来。江知允满心期待地打开宝藏盒子,突然一道强光闪到她眼前,她瞬间晕了过去。
再次醒来时,她已身处休息舱内。
她起身离开休息舱,系统机械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作者强行把您拉回现实世界。请宿主将手放在面前的屏幕上获取现实记忆。”
江姒恢复记忆后,第一时间去找作者。
见到作者,江知允满脸愤怒地质问:“为什么突然终止任务?”作者面露尴尬,嗫嚅道:“因为我的疏忽,让书中世界变得混乱不堪,主线剧情也变得乱七八糟。最近好多读者反馈书的情节差,我有点想弃更了,所以才把你召唤回来。”
江姒气得浑身发抖,大声说:“我早就说过续写剧情不需要你插手,是你自作主张导致情节偏离预设。现在还强行把我从书中世界带出来。钱我不要了,也不会再接你的委托。”说罢,她转身离开,留下一脸无奈的作者。
江知允回到家中,心中满是愤懑。她看着窗外,心中五味杂陈。作者的行为让她感到失望,她觉得自已的努力都白费了。
第二天清晨,作者怀着忐忑的心情亲自登门向江姒道歉。她双手递上一封信,满脸愧疚地说:“江小姐,这是一位读者寄给我的。她从第一天就开始看我的文章,一直对后续剧情充满期待。”
江姒眉头微皱,接过信,只见信中满是对作者的鼓励与支持。作者接着说:“我们往来了几封信,我才知道她是一名癌症患者,看小说是她为数不多的爱好。她希望我能继续更新,别放弃。”
江姒听后,心中五味杂陈。作者眼中满是祈求,继续说道:“江小姐,我知道我错了,希望你能原谅我之前的鲁莽行为。我真心希望你能重返书中世界续写剧情。”江姒本来不想答应,可一想到那位读者满心期待的样子,终究还是不忍心让她失望。
思索片刻,江姒说道:“我可以答应,但我要重新选择返回的节点,而且你不许再插手。”作者连忙点头,感激地说:“好,都听你的。”
江姒回到休息舱,闭上眼睛。
江知允再次睁开眼睛时,回到了她封妃的那一夜。
夜已深,周围静谧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她封妃这天夜里,与应景澜和衣而卧。不知怎的,她刚一睁眼,便对上了应景澜深邃的眼眸。那目光仿佛带着某种默契,在这寂静的夜里,他也恰好在此时睁开了眼睛。
应景澜抬手轻轻抚摸着她的发顶,声音带着一丝倦意,轻声问道:“怎么还没睡?”江知允自已也觉得奇怪,明明已经睡着了,为何会突然醒来。但她不想暴露自已的疑惑,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喃喃地说:“我感觉自已在做梦。”她微微顿了顿,声音低了些,继续说道:“我从没想过有一天会成为皇上的妃子,真的不敢相信。”
应景澜将她揽入怀中,手臂轻轻收紧,把她紧紧地贴在自已胸口,仿佛在给她力量,让她安心。他微微低头,看着江知允,说道:“有什么不敢相信的,现在这就是事实,你已经在我身边了。”江知允不习惯有人这样抱着自已睡觉,可她又不能推开应景澜,只能尽量调整自已的姿势,让自已舒服些。
在这有些陌生又有些温暖的怀抱里,她感受着应景澜的体温,嗅着他身上淡淡的香气,听着他均匀的呼吸声。渐渐地,困意再次袭来,她闭上眼睛,在应景澜的怀抱里,迷迷糊糊地又睡了过去。就这样,两人相拥着度过了这一夜。
当应景澜封为妃的消息在朝堂上传开,大臣们纷纷皱起了眉头,原本平静的朝堂瞬间炸开了锅。他们觉得此举动实在不合祖制,于是纷纷上书,措辞严厉地表达着对皇上的不满。
那些大臣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有的摇头叹息,有的拍着桌子,激动地说:“这成何体统!皇上怎能如此行事,置祖宗规矩于不顾!”他们联名上书,将此事呈到了应景澜面前。
应景澜看到这些上书,眉头紧皱,随手将奏折扔到了一边,一脸不耐烦。他觉得这些大臣实在是多管闲事,一个封妃,何至于如此大动干戈。
大臣们见皇上不理会,心急如焚,却又毫无办法。其中一位大臣灵机一动,说道:“太上皇必定会管此事,我们去求助太上皇。”于是,大臣们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太上皇应弘光的住所。
应弘光被大臣们围在中间,听着他们七嘴八舌地诉说着此事,心中也颇为烦恼。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心想这个儿子实在是太任性了。
应弘光只好亲自去劝应景澜。他来到应景澜的宫殿,见到应景澜,开口说道:“澜儿啊,大臣们都为此事忧心忡忡,你还是慎重考虑一下吧,这毕竟关乎祖宗规矩。”
应景澜却不以为然,他皱着眉头,一脸不悦地说:“父皇,这些大臣们手伸得太长了,朕封个妃而已,他们为何要如此干涉!”应景澜觉得自已的决定并没有错,他不明白大臣们为何要揪着此事不放。
应弘光见儿子如此固执,心中也有些生气,他提高了声音说道:“澜儿,大臣们也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你怎能如此任性!”应景澜却觉得自已没错,他据理力争道:“父皇,这是朕的事,大臣们不该如此干涉,他们的手伸得也太长了!”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不欢而散。
应景澜看着父皇离去的背影,心中满是愤懑,他觉得自已的决定并没有错,那些大臣实在是太过分了。而应弘光回到自已的住所,心中也十分无奈,他不知道该如何去处理这件事,只能叹息着摇了摇头。他立即派人去请了江知允过来。
江知允踏入养心殿时,心中已对此次召见有了底。她精心化了个楚楚可怜的妆容,本就姣好的面容愈发显得柔弱动人,仿佛一朵在风中颤抖的娇花。她规规矩矩地行礼,一举一动间尽显恭顺。
当她抬起头,应弘光目光一滞,手中茶盏不自觉握紧了几分。这张脸竟与先皇后如此相似,难怪儿子会封她为妃。应弘光赐座,江知允小心翼翼坐下,轻声询问:“父皇召臣妾前来,不知有何事?”
应弘光神色凝重,缓缓说道:“你封妃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你对此事有何看法?”江知允露出惶恐之色,眼中含泪道:“都是臣妾不好,害得皇上备受争议。臣妾愿自请降位,平息朝臣的不满。”
应弘光挑不出毛病,心中虽有些怜悯,却也只能传口谕,将江知允降位为容华。容华位对于一个来说已是极限,很多人一辈子都达不到这个位置。江知允没有丝毫不满,恭恭敬敬地行礼谢恩。
应弘光不想再多说什么,摆了摆手示意她离开。待江知允离去后,应弘光立刻唤来暗卫,严肃吩咐道:“去查一查江知允的身世,务必仔细。”暗卫领命迅速离去,养心殿内一片寂静,只余那袅袅茶香,似乎也在诉说着这宫廷里的复杂故事。
回葳蕤宫的路上,竹婵看着江知神色有些落寞,忍不住轻声安慰道:“娘娘,您别难过。皇上对您宠爱有加,说不定过不了多久,您就又能回到那个位置了。”江知允轻轻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释然的笑意,说:“其实这样挺好的,身居高位未必就是好事。我一介孤女,能入宫已经是莫大的福分了,不敢再奢求别的。”
虽然嘴上这么说着,江知心中早有了自已的盘算。她深知朝臣们对她封妃一事极为不满,与其等着被迫降位,不如自已主动提出来。这样一来,应景澜心中的愧疚便会更深。她清楚地知道,应景澜对她的感情是复杂的,这份愧疚能让她在未来的日子里获得更多的保障。
不过,她并没有将这些想法告诉竹婵。江知虽然表面上与竹婵相处得很好,但她心里始终对竹婵有所防备。毕竟竹婵是皇上安排到她身边的人,她无法完全信任。在这宫中,人心难测,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江知抬头望向天空,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她知道自已必须谨慎行事,每一步都要深思熟虑。她轻轻抚了抚衣角,仿佛在给自已打气,不管未来会遇到什么困难,她都要凭借自已的智慧和勇气去应对。
竹婵看着江知允,她只能默默地陪伴在江知身边,希望能给她一些安慰。葳蕤宫的道路蜿蜒曲折,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仿佛在诉说着这宫中的故事。江知深吸一口气,加快了脚步,心中的计划也在逐渐成形。
宫中的消息如一阵风,迅速传遍了各个角落,江知允被降位的消息也不例外。在这皇宫的一隅,姚含巧听闻此事,心中泛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姚含巧本就对江知允怀有几分嫉妒。她看着江知允那副天生丽质且与先皇后相似的容貌,料定她必定会凭借此优势一举登上妃位,而且会荣宠不断。在她看来,江知允不过是个,身份低微,难登大雅之堂,即便得宠也不过是一时的风光,根本构不成威胁。
然而,当她想到自已虽也在宫中,却还未真正获得皇上的宠爱时,刚刚还带着几分得意的神情瞬间消失殆尽。她意识到,自已不能坐以待毙。
她皱着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甘。她开始思索,自已该如何在这宫中争得皇上的垂青。她想到自已的出身,比绝大多数高贵,但她深知,若想在这宫中立足,仅仅依靠家族背景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她开始仔细观察宫中的形势。她留意着皇上日常的喜好,打听着宫中的各类消息,试图从中找到机会。她深知,在这宫中,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改变命运的关键。
她看到江知允被降位后,虽然表面上平静如常,但她觉得江知允并非毫无手段。她心中暗自警惕,担心江知允会在暗中谋划,重新获得皇上的宠爱。
她想到自已的处境,觉得自已必须主动出击。她在宫中精心打扮自已,试图引起皇上的注意。她知道,自已不能仅仅依靠美貌,还需要有独特的气质和才华。
在静谧的昭和殿内,江知允轻步走到先皇后的牌位前,缓缓跪地,眼神虔诚而专注。殿内光线柔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仿佛能承载着她内心的祈愿。她微微低下头,嘴唇轻启,轻声念道:“皇后娘娘,愿您保佑知允能在宫中安然无恙,顺遂平安。”声音轻柔且带着几分敬畏,在寂静的殿内回荡。
此时,应景澜悄然来到殿内,脚步放轻,生怕惊扰了江知允。江知允其实早听到了脚步声,但她不动声色,依旧专注于自已的祷告。直到应景澜走到她身后,她像是突然被吓了一跳,慌乱地转身,眼神中满是惊恐。她匆忙地行了个礼,诚惶诚恐地说道:“皇上恕罪,臣妾不知皇上驾到,有失远迎。”
应景澜赶忙伸手将她扶起,看着她有些惊慌的模样,心中满是心疼。他语气略带愧疚地说道:“今被父皇降位之事,朕已经听说了,是朕思虑不周,让你受委屈了。”江知允抬眸,眼中带着一丝柔和与理解,轻声说道:“皇上不必自责,臣妾本就身份低微,能留在皇上身边,做个普通女子,已是莫大的福分。知允不在乎什么地位名利,只愿能常伴皇上左右。”她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声音温柔且带着几分谦逊。
应景澜看着她懂事的模样,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如此善解人意,让他愈发觉得自已亏欠江知允。他看着江知允的眼睛,暗暗发誓,一定要保护好眼前这个柔弱又善良的女子。他伸手轻轻拂去江知允脸颊上的一缕碎发,目光坚定地说道:“阿允你放心,朕定不会让你再受委屈。”此时,殿外微风轻拂,吹动着殿内的窗帘,仿佛也在见证着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