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1章 或许我可以利用这一点

执掌风 美人迟暮兮 11268 字 2025-01-16

“你听说了吗?昨夜跳舞的舞姬长得和先皇后一模一样?”

“真的假的?这世间怎会有一模一样的人?”

皇宫大内,向来是流言蜚语滋生与传播的温床。昨夜宫宴上那舞姬惊艳一舞之后,整个宫中都在沸沸扬扬地传言,她竟与先皇后生得一模一样。这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在宫墙内的各个角落蔓延开来。

姜云礼所在的宫殿内,青锁匆匆走进内室,向正坐在榻上的姜云礼轻声禀报:“主子,容桂嬷嬷来了。”姜云礼听闻,微微抬眸,那双眼眸中瞬间浮现出一抹楚楚可怜的神色,仿佛柔弱得不堪一击。她轻启朱唇,声音带着一丝好奇与关切问道:“容桂嬷嬷,你可知那位舞姬是何来历?”

容桂嬷嬷微微欠身,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缓缓说道:“回禀主子,老奴打听得知,这舞姬不过是一位普通的太乐坊罢了。据说以前从未在众人面前露过面,去年还曾遭遇落水之事,自那之后便一直未曾跳舞,直至如今身体康健了,才重新登上舞台。”

姜云礼轻轻地点了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她转头看向青锁,微微示意。青锁心领神会,赶忙从一旁的柜子里取出一锭银子,上前塞到容桂嬷嬷的手中。容桂嬷嬷见状,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脸上的笑意更深了几分。她心中暗自窃喜,只觉得自已这次可真是跟对了主子。

想当初,姜云礼指使她暗中谋害皇后之时,她虽按照吩咐行事成功了,可事后却一直提心吊胆,生怕被杀人灭口。然而,这么多个月过去了,自已依旧安然无恙,不仅如此,还能时常从姜云礼这里得到些好处。由此看来,姜云礼并非那等心狠手辣、过河拆桥之人,倒是个可以长久追随的好主子。这般想着,容桂嬷嬷的心情愈发愉悦,她再次向姜云礼行了个礼,便满心欢喜地转身离开了。

待容桂嬷嬷走后,青锁皱着眉头,满脸疑惑地看着姜云礼,忍不住问道:“主子,您为何还要留着容桂嬷嬷?她知晓那么多秘密,难道您就不怕她胡言乱语,走漏风声吗?”

姜云礼轻轻一笑,那笑容中透着一丝狡黠与深意。她缓缓说道:“青锁,你不懂。这宫中之人,大多对姜知渺心怀敬重。想要找到一个心甘情愿为我所用、敢于对姜知渺下手之人本就不易,如今既然有了容桂嬷嬷,自然要物尽其用。只要我拿捏好她的心思,适时地给予些好处,她便会乖乖地为我做事,又怎会轻易将秘密吐露出去呢?”

青锁听了姜云礼的话,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她心中虽仍有些担忧,但见主子如此胸有成竹,也便不再多言。姜云礼则重新靠回榻上,眼神中闪过一丝得意与算计,她在心中暗自谋划着下一步的计划,如何在这波谲云诡的后宫争斗中,利用好手中的每一张牌,巩固自已的地位,向着那至高无上的权力顶峰迈进。

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轻柔地洒在宫殿内的每一寸角落,为这方天地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光晕。宋静姝静静地坐在柔软的锦榻之上,她的怀中抱着可爱的应承曦,小家伙正兴奋地扭动着小小的身躯,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宋静姝微微低下头,脸上洋溢着温柔的笑容,轻声哼唱着一首古老而动听的童谣。那悠扬的歌声如潺潺的溪流,在宫殿内缓缓流淌,应承曦似乎被这美妙的旋律所吸引,咧开嘴开心地笑着,宛如春日里最灿烂的花朵。他那的小脸上洋溢着纯真的喜悦,小小的手臂努力地向上伸着,轻轻地触摸着宋静姝的脸蛋,那柔软的小手带着一丝婴儿特有的温热,让宋静姝的心都化了。她慈爱地看着怀中的小皇子,眼神中满是宠溺与怜惜,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眼前这个可爱的孩子。

一旁的许春苗静静地坐在旁边,她的目光也始终落在应承曦的身上。看着小皇子那憨态可掬的模样,她的眼中忍不住流露出一丝喜爱之情。她缓缓伸出手指,轻轻地放在应承曦的面前。应承曦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奇的玩具一般,眼睛一亮,小手迅速地抓住了许春苗的手指。许春苗微微用力,轻轻地晃着手指,逗得应承曦咯咯直笑,那清脆的笑声在宫殿内回荡,仿佛是这寂静后宫中最动听的音符。

早在先皇后姜知渺的悉心调和之下,宋静姝与许春苗这两位曾经心存芥蒂的女子,已然冰释前嫌,成为了相互陪伴、相互扶持的好姐妹。宋静姝在经历了向南枝与姜知渺离世的双重沉重打击之后,她的心仿佛被一层厚厚的冰霜所覆盖。曾经对帝王恩宠的那份期待与渴望,如今已在无尽的悲痛中渐渐消散。她不再奢求那虚无缥缈的宠爱,只愿能在这后宫的一角,平平淡淡地度过余生。而应承曦,这个小小的生命,成为了她在这冰冷后宫中唯一的寄托与慰藉。

许春苗则因其家世并不显赫,自身性格又内敛文静,本就对帝王的恩宠未曾抱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期望。她深知在这深宫中,恩宠如同镜花水月,看似美丽却难以捉摸。所以,她时常来到小皇子这里,陪伴着应承曦。每当看到应承曦那纯真无邪的笑脸,她的心中便会涌起一股深深的心疼。因为她自已便是从小失去母亲的庇护,在府中的日子举步维艰。她明白那种孤独与无助的感受,不希望应承曦也在这深宫中体会到一丝一毫的冷落与寂寞。

在这温馨的午后时光里,三位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却因命运的交织与情感的共鸣,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他们在这后宫的小小角落里,共同谱写着一段充满温情与关爱的篇章,仿佛在这充满权谋与争斗的宫廷世界中,开辟出了一片宁静的世外桃源。

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轻柔地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折射出淡淡的光晕。应景澜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了应承曦所在的宫殿,他的面容略显疲惫,却在看到小皇子的瞬间,眼神中闪过一丝暖意。

宋静姝与许春苗正陪着应承曦玩耍,见皇帝驾临,二人赶忙起身,恭敬地行礼后,悄然退下。她们知晓皇帝定是想与自已的孩子单独相处,自是不会多加打扰。

应景澜缓缓走到榻前,弯下腰,小心翼翼地抱起了小小的应承曦。他的动作略显笨拙,却充满了慈爱,仿佛怀中抱着的是这世间最珍贵的宝物。他看着怀中的孩子,心中满是庆幸,庆幸这个因早产而呱呱坠地的小生命,并未被命运苛待,反而健康地成长着。他那宽厚的大手轻轻地抚摸着应承曦的小脸蛋,感受着那如丝般细腻的肌肤,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柔情。

应承曦似乎并不惧怕自已的父皇,反而睁着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应景澜。应景澜自顾自说着:“昨天我还以为见到你娘亲了呢。你娘亲可好了,她会给我洗手做羹汤,那羹汤的味道可香了,每次我都能吃好多。她还会亲手为我缝制衣物,上面绣着漂亮的小花和小动物,我可喜欢了。她还常常在我遇到难题的时候,为我出谋划策,告诉我该怎么做。”应景澜一边说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可渐渐的,应景澜心中一阵刺痛。那关于姜知渺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仿佛又看到了姜知渺那温柔的面容,忙碌于厨房与针线之间的身影。思念如同一把锐利的剑,狠狠地刺痛着他的心。不知不觉间,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一滴一滴地落在应承曦的襁褓之上,晕开了一小片深色的痕迹。

许久之后,福泉公公轻声走进宫殿,打破了这份寂静。他恭敬地站在一旁,向应景澜禀告关于江知允的信息:“陛下,老奴已查明,江知允是在太乐坊长大的。听闻是邵云教习从宫外将她捡回来的,她无父无母,身世颇为可怜。”

应景澜微微皱起眉头,陷入了沉思。难道真的是自已多想了吗?难道江知允一直都在宫中,只是自已从未留意过?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江知允的面容,尤其是那双眼睛,当她流泪的时候,湿漉漉的模样像极了姜知渺初入王府时的样子。那一瞬间,他心中的思念之情愈发浓烈,仿佛要将他淹没。他在心中暗自思索着,这一切究竟只是巧合,还是背后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但此刻,看着怀中天真无邪的应承曦,他决定暂且将这些疑惑放在一边,珍惜与儿子相处的时光。

邵云站在太乐坊的庭院之中,面色凝重,阳光洒在她身上,却驱不散她心中的阴霾。昨夜宫宴上江知允的惊艳亮相,以及众人那震惊的反应,如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她的心头。他

她深知,这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或许隐藏着无尽的危险与变数。

“知允,你过来。”邵云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恼怒。江知允匆匆赶来,她一眼便看出邵云的不悦,心中不禁有些委屈。还未等她开口询问,邵云便质问道:“为何最后谢幕时要摘掉珠链?你可知这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江知允微微低下头,眼中泛起一丝泪花,轻声说道:“邵姐姐,我每次表演闭幕都会摘掉珠链,这是我对舞蹈、对观众表示敬意的方式,我真的不知道会变成这样。”

邵云看着江知允那楚楚可怜的模样,心中的怒火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担忧。她长叹一声,语重心长地说道:“知允,你要知道,你的身世绝不能让任何人察觉,否则必将引火烧身,招来杀身之祸。我曾答应你父母要好好照顾你,若是你因身世暴露而遭遇不测,我如何对得起他们的临终嘱托?”

江知允听闻,陷入了沉默。她的思绪飘回到遥远的过去,那是一个充满恐惧与混乱的夜晚。熊熊大火吞噬了她的家,她当时年纪尚小,只记得火光冲天,人们的呼喊声、哭叫声交织在一起。就在她惊慌失措之时,邵云姐姐突然出现,将她从那片火海之中带出。可她的姐姐后来又被其他人强行带走,从此音信全无。她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原本平静的生活会在一夜之间天翻地覆。她的心中充满了疑惑与思念,姐姐如今是否还活在世上?

邵云见江知允沉默不语,便知她定是又想起了往事。他走上前去,轻轻拍了拍江知允的肩膀,劝慰道:“知允,莫要再想太多了。我在宫中经营多年,尚有一些人脉关系,我会想办法尽快平息此事,你只需安心跳舞,其他的事情无需你操心。”

江知允缓缓抬起头,眼神中透着一股坚定。她缓缓说道:“邵姐姐,昨夜皇上将我认成了先皇后。我想,或许这是一个契机,我可以利用这一点,去探寻江氏一族灭门的真相。”

邵云大惊失色,她急忙伸手捂住江知允的嘴,紧张地环顾四周,低声说道:“知允,你切勿胡言乱语,小心隔墙有耳。你的父母将你托付于我,最大的心愿便是希望你能好好活下去,而不是让你去冒险调查真相。”

江知允轻轻推开邵云的手,她的目光坚定而执着,仿佛已经下定决心。邵云看着她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她深知,江知允一旦决定的事情,便如同覆水难收,没有人能够轻易改变她的想法。而此刻,江知允心中已然勾勒出了一个初步的计划,她将踏上一条充满未知与危险的道路,去追寻那被尘封已久的真相,哪怕前方荆棘丛生,也绝不退缩。

晨雾还未完全散去,轻柔地缠绕在青玉台的四周。江知允身着一袭素白的舞衣,身姿婀娜地在台上舞动着。往常,她一旦起舞,便会沉浸在舞蹈的世界里,忘却一切。但今日,她的眼眸中却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期待,舞步虽依旧轻盈,可眼神却时不时地飘向通往青玉台的小径,像是在焦灼地等待着什么人的到来。

她手中的丝带随着她的动作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脚下的步伐看似有条不紊,实则心中思绪万千。终于,在她一曲舞毕,那微微喘息之时,她所等候的人出现在了青玉台边。余蕴然静静地站在那里,目光紧紧地锁定在江知允身上。与上次一样,当她的视线清晰地触及江知允的面容时,泪水不由自主地涌上了眼眶,那泪水像是承载了太多的情感与回忆,瞬间模糊了她的视线。

江知允只是静静地站在原地,回望着余蕴然,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疑惑与好奇。余蕴然微微抬起手,轻轻摸了摸眼角的泪花,努力让自已的情绪平复一些,随后问道:“你究竟是何人?”江知允微微屈膝行礼,轻声回答道:“回娘娘,奴婢只是太乐坊的一名,自小在宫中长大。”

余蕴然的目光依旧停留在江知允那张与先皇后极为相似的脸上,在泪水的朦胧间,仿佛看到了先皇后的身影与江知允的身形渐渐重叠在一起。江知允见状,故作单纯地眨了眨眼睛,问道:“娘娘,您为什么哭了呀?”余蕴然深吸一口气,努力抑制住内心的激动与悲伤,哽咽着说道:“你这模样,让我想起了一位故人。”江知允心中一动,脸上却依旧保持着那份纯真,装作不经意地说道:“是皇后娘娘吗?昨日奴婢听旁人说起过。”

余蕴然听到江知允的话,明显愣了一下,似乎没有想到她会主动提及皇后。江知允顺势接下去说道:“皇后娘娘是一个极好的人,奴婢曾有幸得皇后娘娘相助,若不是皇后娘娘,奴婢恐怕早已不在人世。能得到皇后娘娘的眷顾,是奴婢此生的福气。”

余蕴然微微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追忆与敬意,缓缓说道:“皇后娘娘确实是世间少有的善良之人。她有着非凡的气度与智慧。她对待宫中众人,无论身份高低贵贱,皆一视同仁,从无半分骄矜之态。”江知允专注地听着,微微点头,眼神中也流露出一丝钦佩。

余蕴然继续说道:“皇后娘娘不仅在后宫之中将诸事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众妃嫔之间相处和睦,减少了许多纷争与矛盾,还时常关心民间疾苦。她曾多次向皇上进言,希望能够减免赋税,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江知允轻轻叹了口气,说道:“皇后娘娘如此心怀天下,实在令人敬仰。”余蕴然思索着,继续说道:“皇后娘娘喜爱读书,常常在御花园的亭子里诵读经典,她的才情也是极为出众的,诗词歌赋皆有涉猎,且常有佳作流传于宫中。她还喜欢赏花,尤其是那春日里的桃花,每当桃花盛开之时,她总会带着我们一同漫步于桃林之中,感受那桃花的芬芳与绚烂。”

江知允的脑海中仿佛浮现出了那一幅幅美好的画面,她接着问道:“那皇后娘娘与皇上的感情一定很好吧?”余蕴然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说道:“皇上与皇后娘娘感情深厚。他们在宫中相互扶持,共同面对诸多困难与挑战。皇上对皇后娘娘极为宠爱与信任,常常与她商议朝政大事,而皇后娘娘也总能给出独到的见解与建议,成为皇上的得力助手。”

随着两人的交谈,江知允对先皇后的了解逐渐增多,而余蕴然则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仿佛通过与江知允的交谈,又重新回到了那些与先皇后共度的美好时光。

江知允那灵动的双眸专注地凝视着余蕴然,朱唇轻抿,面容沉静如水。她看似只是在单纯地倾听,然而,内心却如同一座精密运转的罗盘,指针悄然指向那未知的真相探寻之路。

余蕴然的每一句话,都似一颗蕴含着珍贵信息的明珠,落入江知允心湖,泛起层层涟漪,又被她迅速地拾起,珍藏于心底深处。她的思绪如灵动的丝线,在余蕴然所描绘的关于先皇后的往昔画卷中穿梭缠绕,试图寻找可以供她利用的点。

她在心底默默梳理着,将新获取的信息与之前所知晓的点滴拼凑整合,如同一位精于棋局的棋手,在心中的棋盘上精心布局,为那尚未完全成型的计划巧妙地增添一兵一卒,谋划着下一步的行动路径,每一步都谨慎细微,却又坚定地朝着那真相的方向缓缓迈进。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