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24章 禁毒利剑

执掌风 乘梓 7920 字 2025-06-08

作者:乘梓

清晨的金宝屯还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科左后旗金宝屯公安分局的大楼里己经亮起了点点灯光。王成局长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街道上零星过往的行人,眉头紧锁。这段时间,辖区内毒品犯罪问题愈发猖獗,几起吸毒人员肇事肇祸事件更是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必须要重拳出击!”王成握紧了拳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他迅速召集分局各部门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大家都知道此次会议的重要性。

“同志们,毒品一日不绝,社会就一日不得安宁。咱们身为人民警察,肩负着守护一方平安、为人民服务的重任,现在毒品问题己经严重影响到辖区群众的生活,我们绝不能坐视不管!”王成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座的每一个人,“我决定,立刻组建一支专业的禁毒队伍,集中力量打击毒品犯罪!”

会议结束后,王成亲自挑选分局内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民警,组建了禁毒专班。这些民警来自刑侦、治安等不同岗位,各有所长。王成看着这支队伍,心中充满希望,“从今天起,咱们就是守护金宝屯无毒净土的利剑!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要把这伙毒贩连根拔起!”

禁毒队伍成立后,王成带领大家开始了艰苦细致的摸排工作。他们乔装打扮,深入辖区内的娱乐场所、出租屋、城乡结合部等毒品犯罪高发区域。白天,他们以各种身份与群众交流,收集线索;晚上,又在暗处蹲守观察可疑人员和车辆。

在一次走访中,民警小张从一位热心群众那里得到消息,在城郊的一片废弃厂房附近,经常有一些形迹可疑的车辆在深夜出没。这个线索引起了王成的高度重视,他立刻组织人员对该区域进行秘密侦查。经过连续几天的蹲守,他们发现确实有一辆黑色轿车会在凌晨时分驶入废弃厂房,停留片刻后又匆匆离开。

“行动!”在掌握了一定证据后,王成果断下达抓捕命令。凌晨三点,夜色如墨,禁毒民警们如猎豹般迅速包围了废弃厂房。当他们冲进厂房时,看到几名毒贩正在分装毒品,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得惊慌失措。这次行动,成功抓获了五名毒贩,缴获了一批毒品和制毒工具,初战告捷。

然而,王成清楚,这只是冰山一角。通过对这些毒贩的审讯,他们得知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贩毒网络。这个网络涉及多个地区,组织严密,想要彻底摧毁绝非易事。

为了摸清整个贩毒网络的架构和运作模式,王成带领民警们日夜奋战。他们仔细分析每一条线索,梳理每一个涉案人员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王成几乎吃住在分局,累了就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眯一会儿,醒来又继续投入工作。

随着侦查的深入,一个叫“老鬼”的人进入了他们的视线。据了解,“老鬼”是这个贩毒网络的关键人物,负责毒品的采购和分销,为人十分狡猾,反侦查能力极强。

为了抓捕“老鬼”,王成制定了周密的计划。他们跟踪与“老鬼”有联系的嫌疑人,试图找到“老鬼”的藏身之处。经过数天的跟踪,终于发现“老鬼”在市区的一个高档小区里有一处秘密住所。

在实施抓捕的当天,王成亲自带队。当他们到达“老鬼”住所门口时,发现房门紧闭,敲门也无人应答。王成意识到情况不妙,果断下令破门而入。屋内空无一人,但从桌上还未熄灭的烟头和还在运行的电脑来看,“老鬼”应该刚刚离开不久。

“追!”王成带领民警迅速展开追捕。通过调取小区周边的监控视频,他们发现“老鬼”乘坐一辆出租车往城外方向逃窜。王成立即联系交警部门,在出城的各个路口设卡拦截。

在一条乡间小路上,民警们发现了那辆出租车。“老鬼”见势不妙,弃车而逃,跑进了路边的玉米地。王成毫不犹豫地带头追了进去。玉米地里密不透风,杂草丛生,每前进一步都十分困难。但王成和民警们没有丝毫退缩,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在玉米地里搜寻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将“老鬼”抓获。

“老鬼”的落网,让整个贩毒网络开始土崩瓦解。然而,王成并没有放松警惕。他知道,还有一些零散的贩毒人员和下线没有被彻底清除。于是,他组织民警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清查行动。

在清查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各种困难和阻力。有些吸毒人员和贩毒人员的家属不理解、不配合,甚至对民警进行辱骂和推搡。但王成始终保持着耐心和冷静,向他们讲解毒品的危害和法律法规。他说:“我们这么做,是为了让大家都能过上安稳的生活,让我们的孩子不再受到毒品的侵害。”

在王成的带领下,禁毒队伍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成功破获了多起毒品大案,斩断了困扰金宝屯多年的毒品流通链条。辖区内的吸毒人员明显减少,涉毒违法犯罪活动得到了有效遏制,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当看到辖区内的街道又恢复了往日的祥和与安宁,孩子们能够在阳光下快乐地玩耍,王成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深知,禁毒工作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他将始终牢记“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继续守护这片无毒净土,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在一次社区活动中,一位大爷紧紧握住王成的手,激动地说:“王局长,多亏了你们啊!现在我们晚上睡觉都踏实多了,你们是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好警察!”王成笑着说:“大爷,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只要大家平安幸福,我们再辛苦也值得!”

禁毒利剑,闪耀着正义的光芒。王成和他的战友们用汗水和热血,书写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壮丽篇章,他们的故事,也将在金宝屯这片土地上永远流传。

夜色深沉,金宝屯公安分局的审讯室里,白炽灯刺得人睁不开眼。“老鬼”耷拉着脑袋,手腕上的手铐在灯光下泛着冷光。王成轻轻推开审讯室的门,将一杯温水放在桌上:“你知道为什么要抓你吗?不是为了惩罚,是为了让更多人能活下去。”这句话让“老鬼”的肩膀微微一颤,这个在道上混了十几年的老江湖,第一次在警察面前红了眼眶。

经过连续三天的攻心审讯,“老鬼”终于开口,交代出一条惊人线索——金宝屯最大的毒品中转站竟隐藏在城郊的农机合作社里。那里表面上堆满了收割机和农具,实则地下暗格密布,专门用来储存和转运毒品。王成得知消息后,立即召集行动小组。出发前,他特意检查了每个队员的装备,亲手为年轻警员小王整理防弹衣:“记住,平安回来。”

行动当日,合作社大院静得可怕。王成带领队员分成三组,从不同方向包抄。当他们破门而入时,刺鼻的化学气味扑面而来,数十个装满白色粉末的编织袋堆成小山。突然,角落里传来金属撞击声,一名毒贩举着自制霰弹枪冲了出来。千钧一发之际,王成猛地将身边的队员推开,自己却被弹片擦伤了手臂。鲜血渗出警服,但他顾不上疼痛,迅速举枪警告:“放下武器!”在强大的震慑下,毒贩最终缴械投降。

这场行动不仅缴获了大量毒品,还顺藤摸瓜抓到了一名长期伪装成货车司机的“毒骡”。审讯时,司机哭诉自己是被毒贩用家人性命威胁才走上歧途。王成听后,沉默良久:“我们不仅要打击犯罪,更要拯救这些被毒品裹挟的灵魂。”他立即安排警力保护司机家人,并联系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心理疏导。

然而,禁毒工作的复杂性远超想象。在后续的社区清查中,民警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吸毒群体——几名辍学少年。他们蜷缩在破旧的出租屋里,眼神空洞,手臂上布满针孔。王成得知后,没有简单地将他们带走拘留,而是亲自与他们交谈。一个叫阿明的少年哽咽着说:“爸妈离婚后没人管我,吸了这个就不觉得孤单了……”这番话如同一记重锤,敲痛了王成的心。

他迅速联合教育局、社工机构,为这些少年制定了“重生计划”。一方面,安排他们进入专门的戒毒康复学校接受治疗和教育;另一方面,协调家庭矛盾,帮助他们修复与家人的关系。三个月后,当阿明穿着崭新的校服,带着灿烂的笑容出现在分局时,王成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的路,我们陪你走。”

随着禁毒工作的深入,王成意识到,光靠打击治标不治本,必须从源头上切断毒品滋生的土壤。他发起了“无毒社区”创建活动,亲自到各个村屯、学校开展禁毒宣讲。在一次小学的讲座上,他拿出毒品仿真模型,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这些漂亮的糖果、饮料,其实都是披着羊皮的狼,一旦碰了,就再也回不了头。”孩子们瞪大眼睛,认真地点头,这一幕让王成更加坚定了信念。

但阻力也随之而来。一些长期被毒品侵蚀的村庄,村民们对禁毒工作持怀疑态度,甚至有人暗中为毒贩通风报信。王成没有急于采取强硬措施,而是带着民警挨家挨户走访。在一个偏远的屯子里,他握着一位因吸毒致贫的村民的手说:“我知道你们难,但只要戒掉毒,政府会帮你们发展养殖、种植,日子一定会好起来。”

为了兑现承诺,王成积极协调扶贫资金,在村里建起了养牛合作社。他邀请戒毒成功的村民现身说法,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戒毒的希望。慢慢地,村民们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开始主动提供线索,配合警方工作。曾经的“毒窝”,逐渐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村”。

在这场禁毒持久战中,王成和他的团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民警老张在一次抓捕行动中腰部受伤,不得不提前退休;女民警小李连续加班导致旧疾复发,但依然坚守岗位。王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特意在分局设立了“民警关爱室”,定期组织体检和心理辅导,还经常自掏腰包,去医院看望受伤的同事。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金宝屯的禁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毒品犯罪案件下降了85%,吸毒人员复吸率大幅降低,社区里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在一次表彰大会上,当“全国禁毒示范单位”的牌匾挂在分局墙上时,王成的眼眶了。他深知,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位奋战在禁毒一线的民警,更属于那些曾经深陷毒海,如今重获新生的人们。

夕阳西下,王成漫步在金宝屯的街头。广场上,孩子们嬉笑打闹;夜市里,商贩们热情吆喝。这看似平常的烟火气,却是他用无数个日夜换来的珍贵画面。手机突然响起,是戒毒成功的阿明发来的消息:“王叔叔,我考上职校了,以后想当警察,像您一样保护大家!”看着这条消息,王成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转身向分局走去,他知道,新的挑战还在前方,而他和他的禁毒利剑,永远不会停歇。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