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厂的天,因周辰在生产调度会上的那番话,骤然变得阴沉。
厂部动作极快,次日便成立了联合调查小组,首指“核心项目材料采购受阻”事件。
纪律检查部门牵头,生产副厂长亲自挂帅督办,这阵仗,让全厂上下都嗅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
刘海中听到风声,正在院里井边洗脸,毛巾往脸盆里一甩,水花溅出老高。
他哼了一声,心里却在冷笑。
调查?
查呗!
他跟采购科那个李明是什么关系?
一个村出来的,打断骨头连着筋。
李明那小子,敢把他刘海中卖了?
除非他不想在厂里混了。
他甚至还特意在下班路上“偶遇”了李明,拍着对方肩膀,语重心长。
“明子啊,厂里查采购的事,你照实说就行,咱们都是按规章办事,严格审批,怕什么?”
那语气,与其说是提点,不如说是警告。
周辰的小屋内,【人生剧本对比】系统光幕闪烁。
【李明人生剧本片段(近期关键节点):】
【剧本A(屈从刘海中):李明死扛到底,为刘海中掩盖。
调查陷入僵局,但刘海中利用其他关系网施压,最终不了了之。
李明虽未受处分,却也失去晋升机会,并在后续工作中处处受制于刘海中,成为其棋子,最终因一次采购失误背黑锅,被调离关键岗位。】
【剧本B(幡然醒悟):面对调查组的压力和对未来的恐惧,李明在关键时刻选择自保,供出刘海中的唆使。】
【刘海中因此受到严厉处分。】
【李明因有立功表现,从轻处理,保住工作,但名声受损,在厂内发展受限。】
周辰看着光幕,李明那张在威逼利诱下不断变换的脸,清晰可见。
首接找李明摊牌?
恐怕会把他吓跑,反而让刘海中警觉。
得加把火,让这锅水自己沸腾起来。
调查组的效率很高,第一个约谈对象便是采购科科长老李。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压抑。
老李额头上渗着汗,两手不安地放在膝盖上。
“领导,周辰同志那个项目的采购申请……确实是李明具体经办的。”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
“李明同志……年轻,业务上可能还不太熟练,对文件的理解……可能存在一些偏差。”
“我们科室内部管理也有疏忽,我检讨。”
他三言两语,就把责任往李明个人能力和科室管理失误上推,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李明被单独叫进另一间办公室时,腿肚子有点转筋。
他努力回忆着刘海中教他的话。
“李明同志,关于周辰项目组的特种钢材采购申请,为什么前后三次被打回?”
调查组组长,纪检的王书记亲自问话,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压力。
“王书记,我是……我是严格按照厂里的采购流程和审批规定办事的。”
李明挺了挺腰杆,声音却有些发飘。
“那批材料比较特殊,技术参数要求高,我……我想着要慎重一些,多把把关,免得出错。”
调查员将三份退回的申请和周辰项目组提交的材料补充说明推到他面前。
“这些文件,都明确标注了项目的紧急性和重要性。”
“你所谓的‘把关’,具体标准是什么?”
“为什么每次退回的理由都不同?”
李明看着那些白纸黑字,额头开始冒汗,眼神有些闪躲。
“我……我只是觉得……还可以更完善。”
刘海中这两天在院里却显得格外活跃。
晚饭后,他搬个小马扎坐在中院,对着正在修理自家破自行车的阎埠贵“指点江山”。
“老阎啊,这年轻人嘛,工作中犯点小错误,在所难免。”
他磕着瓜子,吐皮的声音格外响亮。
“厂里批评教育一下,让他长长记性也就是了,还能真把他怎么样?
没多大事儿。”
他斜眼瞟着周辰家紧闭的房门,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周围几户人家听见。
这是在暗示他刘海中在厂里有人,能把这事儿给压下去。
阎埠贵埋头鼓捣链条,没接他这话茬。
心里却在嘀咕,这刘海中,怕不是在给自己壮胆。
周辰从技术科出来,正巧碰到王科长。
“王科长,忙着呢?”
“小周啊,正要找你。”
王科长停下脚步,“项目材料的事,有进展了吗?”
“调查组还在查,估计快有结果了。”
周辰微微颔首,随即话锋一转,像是突然想起什么。
“对了,王科长,我前阵子在厂里办的那个夜校进修班,有个同学好像是在市物资局工作的。”
王科长一愣:“哦?”
“市物资局?”
“嗯,听他课间闲聊时提过一嘴,说市里最近好像要针对一些重点项目的物资供应情况,搞个什么……‘专项检查’。”
周辰挠了挠头,一副不太确定的样子。
“好像说对那种故意拖延、卡脖子、影响项目进度的行为,查到要从严从重处理。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道听途说,道听途说。”
他摆摆手,笑了笑,便告辞离开。
王科长站在原地,眉头却紧锁起来。
市里专项检查?
周辰的项目,可不就是厂里的重点?
还牵扯到军工订单的可能。
这事儿,可大可小。
王科长不敢怠慢,立刻将这个“传闻”向主管生产的副厂长做了汇报。
副厂长一听“市物资局”、“专项检查”,再联想到那批可能影响军工订单的特种钢材,脸色当即沉了下来。
“老王,这个情况很重要!”
副厂长手指敲着桌面,“马上通知调查组,让他们务必加大力度,尽快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一定要查清楚,到底是谁在背后捣鬼!”
“我们必须给上级一个明确的交代!”
他语气严厉,话里话外透着“从重从快”的意味。
调查组的风向,一夜之间就变了。
李明再次被叫到那间熟悉的办公室,这次,气氛明显不同。
王书记的脸色冷若冰霜,旁边还坐着两位面生的调查员,眼神锐利得像要穿透人心。
“李明,我们再给你一次机会。”
王书记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
“你最好想清楚了再说。
这件事,己经不仅仅是工作失误的问题了。”
他将一份文件副本摔在李明面前。
“你看看,这是市里可能要开展的‘专项检查’的相关精神。”
“周辰同志负责的项目,不仅是厂里的重点,还可能关系到我们厂能否承接后续的军工配套任务。”
“如果因为人为因素导致项目延期,造成重大损失,这个责任,你担得起吗?”
李明拿起那份文件,手抖得厉害。
“专项检查”、“军工任务”、“重大损失”、“责任”,每一个字眼都像一把锤子,狠狠砸在他心上。
他脑子里嗡嗡作响,刘海中那张故作镇定的脸,此刻显得那么可憎。
“我……我……”李明嘴唇哆嗦,冷汗顺着鬓角滑落,浸湿了衣领。
他的心理防线,在巨大的压力下,开始寸寸崩裂。
周辰坐在办公室里,系统光幕再次浮现。
【李明“固定悲剧剧本”片段(远期展望):】
【因替刘海中办事,卷入采购风波。】
【虽未被开除,但仕途彻底断送。】
【数年后,又因一次受人指使的违规操作,导致工厂蒙受经济损失,最终被查处,工作不保。】
【妻子无法忍受其懦弱无能与屡教不改,提出离婚,带着孩子远走他乡。】
【李明晚景凄凉,在悔恨与贫困中度过余生。】
看着那一行行冰冷的文字,周辰微微摇头。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但此刻,李明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
周辰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是时候,给这个摇摆不定的人,一个明确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