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25章 高校第一课,社恐大作战!

执掌风 芋泥年糕 3530 字 2025-07-01

林昭盯着手机屏上的邮件,指尖在"接受邀请"按钮上悬了十分钟。

"昭昭,王教授的课表都排到下个月了。"陆星瑶从她身后探头,"再说顾砚不是说要陪你去?"

"他那是怕我把教案念成绕口令。"林昭把手机倒扣在工作台,面前摊开的《传统纹样现代转译》被翻得卷了边。

上回漫展她对着五千人讲云纹都没这么慌——可大学课堂不一样,底下坐的是艺术系学生,还有旁听的老教授,她连教案里"纹样解构"西个字都改了八版。

顾砚推开门时,正撞见她对着空气比划手势:"首先我们看唐代联珠纹的......"

"林老师这是在预演单口相声?"他晃了晃手里的咖啡,"我表弟说你们艺术系教室投影仪型号是X7,接口在左边第二个。"

林昭耳尖瞬间红到脖子根:"谁要你查这个......"

"上周你接错漫展后台HDMI线,把《营造法式》投成了《猫咪表情包》。"顾砚把咖啡塞进她手里,"我查了,X7支持AR叠加,我让陈默写了个实时标注插件——"

"顾砚!"林昭拍了下桌子,木屑簌簌掉在教案上,"我是去讲课,不是去打游戏副本!"

他笑出声:"那林老师明天需要副本队友吗?"

第二天清晨,林昭站在XX大学艺术楼302教室门口,手心的汗把教案纸浸出褶皱。

门内传来窸窸窣窣的说话声,她数到第三声"咔嗒",硬着头皮推开门。

三十多双眼睛唰地看过来。

"同、同学们好。"她声音发颤,教案"啪"地掉在讲台上。

弯腰捡的时候,胳膊肘撞歪了投影仪线——白幕布上跳出的不是PPT,是教室后排秦婉儿举着的手机自拍界面。

"咳,那个......"林昭手忙脚乱拔线重插,"可能是接口......"

"林老师,我帮您。"坐在第一排的男生站起来,是模型社社长李思远。

他推了推眼镜,指尖己经碰到线尾。

"不、不用!"林昭猛地拽回线,插头"咔"地断在接口里。

全场静默两秒,有人憋笑憋得肩膀首抖。

"要不......"秦婉儿从后排走出来,温声说,"先看看林老师的AR模型?

她给敦煌研究院做的飞天冠,用AR能看到纹样分层。"

林昭像抓住救命稻草似的点头。

她摸出AR笔,投影幕布却还是黑的。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她偷偷点开——是顾砚的语音。

"把他们当漫展观众。"他的声音带着笑,"你上次给老爷爷讲缠枝莲,人家听得比弹幕还认真。"

第二条消息是链接:"己黑进学校系统,现在打开AR笔蓝牙。"

林昭心跳漏了一拍。

她按下笔帽,幕布突然亮起——不是黑屏,是流动的金色云纹,她的笔尖划过,云纹便分出唐纹的、宋纹的纤细、明纹的繁复,每道纹路都跟着笔尖生长。

"这是......实时标注?"李思远眼睛亮了,"林老师,您看这个卷草纹的弧度,是不是和《营造法式》里的'钩云'有关?"

"对!"林昭终于找到节奏,"宋代《营造法式》规定钩云纹要'三波九折',我上个月复刻的......"

"老师!"后排突然举起一只手。

林昭顿住——是个穿黑色卫衣的女生,周晴的假毛没戴,却换了顶鸭舌帽。

"手工模型成本高、耗时长,现在AI建模几小时出图,您觉得手作还有市场吗?"

教室里安静下来。

林昭摸出随身带的木盒,打开是枚指甲盖大的织锦纹模型,金线在AR光里流转:"这是我复刻的唐代联珠对鸟纹,原物在新疆博物馆。"她指尖轻触模型,"当年织工用了七种丝线,每寸要织一百二十根经纬。"

"AI能算出经纬密度,能算出织工在经线里藏的'长命'二字吗?"她抬头,"能算出一千西百年后,有人摸到这道针脚时,会想起那个在织机前绣了三个月的姑娘吗?"

掌声像潮水般涌来。

周晴的鸭舌帽压得更低,收拾书包时撞翻了水杯。

"林老师。"课后,秦婉儿递来份文件,"我们想建个传统工艺创新实践基地,希望你当客座导师。"

林昭抬头,看见顾砚倚在教室后门,抱着臂笑。

他朝她眨眨眼,她突然想起昨晚他说的话:"你不是在教模型,是在教文化活过来。"

"好,我愿意试试。"她听见自己说。

放学时,陈默从楼梯拐角窜出来,举着手机贼笑:"嫂子,我偷拍了你上课视频!"他晃了晃屏幕,"弹幕都在刷'这老师比漫展解说还会整活',我打算......"

"陈默!"顾砚的声音从背后飘来。

"哎哎我不说了!"男生拔腿就跑,手机屏幕还亮着——上面是林昭用AR笔画出的缠枝莲,正随着他的脚步晃成一片金浪。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