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里一众小童,本还津津有味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幕闹剧,但随着刘仲书的这一声大吼
吧原本在看着热闹的众人也牵扯了进来,刘家老爷子被自家这上不得台面的孙儿起的吹胡子瞪眼
却也拿他没什么辙,虽说并不完全相信自家孙儿的这一番话,但心里好歹还是留下了写迟疑意味
目光扫视过陈长风和自家孙儿,眼神又扫过一班学童
见这众童都有些想说话但不敢的样子,才最后将眼神定格在郑夫子身上
虽说心下有略微的一个迟疑,面上到底还是不好说出,正犹豫之间,刘仲书又是一开口
”祖父,孙儿的伴读与郑夫子本己约定好了第二场比试,你若是不来,比试早就开始!“
如今您老人家在也好,可以让他二人继续比试!您老人家也做个评判,若是这夫子胜,孙儿人与他磕头认错,
再不捣乱,从此向学!”
“混账东西!家仆与夫子比试学文是什么荒唐的举动!莫要胡言!“
刘闻渊虽说对着自家孙儿又是一声呵斥,但目光却有意无意的扫过郑夫子的面颊
”祖父,这夫子若是不应他就是不敢!您若不信,我这一班同窗,您尽可询问!孙儿并未说谎!“刘仲书还在苦苦向自家祖父解释
刘闻渊虽然还是道”闭嘴!你这混账!“眼神却不自觉扫过这一张张稚气的小脸
郑夫子沉默的看着眼前这对祖孙的表演,知晓这一场比试定是躲不过,眼下时机也差不多了
向刘老爷子身边踱了几步=方才缓慢开口”少爷没说错,方才我与这小仆比试诗文,却是惜败!“
刘闻渊本就在期待他来接了这话,如今这夫子开口,倒是也解了他的一桩难受
之间他苍老的脸上浮出一抹愧疚神色来”小小伴读,怎可与夫子比试才学!夫子莫要说笑了!“
郑夫子听这话音里的意思,看样子这老者也是要尽力促成他与这伴读小仆的二次比试,
心下了然后唇角扯出一个浅淡矜持的笑说道”主家吗,我却是才不如人!您若是不信,我再与这小仆比试一场!您大可眼见为实!“
说罢还将拿在手上的书册,轻轻放在了眼前的案几上,意味明显
”好吧!既然夫子这么说!小子...“
刘闻渊伸手指了指被晾在一边许久的陈长风说道”那你就向夫子好好请教一下学问吧!“
话罢还将目光转向郑夫子同他点了点头示意,郑夫子知晓刘家老爷子的心思
明说是指教实际上这本是一场以指教为名的,对自己学问的考验!当即也没再多说
只是目光深沉的看了刘家老爷子一眼 ,随后就将眼神停在与自己一样没有反抗余地的陈长风身上
被刘家老爷子伸手一点,陈长风就知道这一遭是真的没得跑了
若是赢下郑夫子,处境会如何暂时倒还好不好说,但若是不赢结果却是显而易见!
自家少爷为着他方才赢下的一局,信誓旦旦说这夫子不敌自己!
还在这学堂内当着许多人公然与自家祖父对着干,这要是自己输了
这纨绔少爷回去自然没什么好果子吃,他要是倒了霉自己还能有什么好日子过?
何况若是在想的深些,自己伴读的第一天就惹的少爷公然与夫子作对,虽说他陈长风从头到尾也就是一个旁观的角色
但又岂能知,这刘家老爷子会不会就此迁怒于自己
两相比起来,竟然没有一条路是留给他的,好走些的那一条!当即心里就又是一声叹息
从刘仲书身前走了上来,再次站在郑夫子面前,身不由己的二人目光相对
这一次没有了方才的气势,二人看着对方的目光里都有着掩饰不住的无可奈何
又一次被逼上梁山,陈长风有些茫然!完全不知晓到底是因为什么自己要面对这样的情况
但目前的状况又岂是容得他感慨深思的,刘家老爷子见二人都来了自己面前
短暂了停顿了一刻,问道”你二人决意比试的第二场以何为题?“
陈长风看着郑夫子没有首先开口回答,还是刘仲书忍不住开口说道”祖父,第二场比试辞赋、骈文!“
”闭嘴,你个混账东西!哪里就轮到你开口!‘又是一声呵斥,刘仲书闻言悻悻然再不说话
就听到刘家老爷子继续开口'辞赋、骈文本是两种比题目,方才听闻你二人的比试共有三场,那我便倚老卖老定下个规矩能比二人觉得可好?'
刘家老爷子这话说得漂亮但实际上却也没给他二人留下什么说话的机会,陈长风作为刘家家仆
自然不敢对主家意见产生什么质疑,郑夫子刚才丢了颜面,此时自然也不好说话,
一时之间竟然就双双沉默着,刘家老爷子开口后略微一顿见二人都没有开口的意思于是也就从善如流
道“那老夫就倚老卖老,出一题你二人各自用辞赋!做一番文章罢!”
话说完,他还抚了抚自己的那一把胡须,“古言有云'君子有德!名曰:仁义礼智信!那今二人便以此为题,做一番文章吧!“
言罢,回身对二人露出一个和善的笑意
陈长风一听到这个题目,眼前就是一黑,毕竟自己连辞赋是什么自己都还没搞懂,怎么就开始了命题作文
”这么玩的话,自己到底怎么才能赢下这一局!“陈长风止不住在心里哀叹,天要亡我!啊啊啊!!!
但此时系统的电子屏幕居然再次出现在陈长风眼前,陈长风有些诧异自己明明没有召唤系统
这电子屏幕怎么莫名就出现了?但既然出现或许这上能有什么对自己有用的助力也说不一定呢
想着陈长风便将双眼眯起,仔细查看起了屏幕上显示的内容,这一看陈长风当即就是一喜
这不是想什么就来什么嘛!真正就是一招正打着瞌睡就见了枕头啊
只见屏幕上赫然显示着关于辞赋的解释
辞赋:起源于战国时期,辞赋开篇即设序,正文常用韵文铺成,可使用连绵词及历史典故,始终围绕 “体物” 与 “言志” 展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