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
皮皮虾影视公司。
办公室里。
李承信翻看完《第八号当铺》的宣传方案,微微抬头,看向朴相元。
“相元哥,接下来就劳烦你了。这是公司的第一部电视剧,能不能一炮而红,关乎明年的引资计划,一定不能出错。”
“是,会长。您放心。宣传方面我保证不会出任何问题。”
李承信点头:“那就好。我这没什么事了,劳烦相元哥费心。”
“会长客气。那我先去忙,不打扰会长您了。”
片刻后。
朴相元出去。
办公室里只剩下李承信自己。
又翻开宣传方案,李承信正想再看一遍查漏补缺,这时手机铃声突然响了起来。
拿出手机一看,李承信无语。
又是郑秀妍!
这妹子这两天又故态复萌了,电话一个接一个,逮着时间就骚扰他。
他还不能挂。
也是不好意思挂。——前脚郑秀妍刚兑现了承诺,陪他斗地主,后脚他就拔无情,有点太败人品。
没辙。
看了眼,李承信还是只能接通。
“又有什么事?”语气无奈,突显无疑,李承信一点没遮掩。不然什么时候都如沐春风,郑妹子只会变本加厉。
“好了好了,别一接到我电话就唉声叹气,这次找你是真有正事。——你让我做的市场调研出来了,你晚上来一趟,我们见面谈。对了,去我那,不是敏英欧尼那。”
“……行吧。”略微斟酌,李承信最终答应。
不答应也没辙。
郑秀妍性子急,做事不做就不做,做了就想立刻完成。
他今天不答应,明天郑秀妍会接着打,明天再拒绝,大概率直接找上门,躲都躲不了。
约好晚上见面时间,李承信没再跟郑秀妍多谈,当即挂断电话。
结果这边才挂断,一通电话又打进来了。
看了眼,是朴奎利。
“你今晚有时间吗?有空的话,能不能跟我见一面?”
朴奎利声音沉沉的,一开口李承信就听出了不对劲。
“努娜……有烦心事?”李承信犹豫了下,还是试探着问了句。同时也暗暗猜测朴奎利遇到了什么麻烦。
“你晚上有时间吗?”朴奎利没回答,而是再次询问。
李承信郁闷。
他才刚刚答应了郑秀妍,今晚肯定是没时间。——也不能说完全没吧。可见完郑秀妍,再见朴奎利,时间肯定要推到很晚。
老实说李承信想拒绝。
但迟疑下,李承信最终还是没硬下心。
从朴奎利的语气判断,很明显是遇到麻烦了。虽然不知道朴奎利的麻烦是大是小,他能不能帮上忙。但好歹也在一张床上睡过,朴奎利也算是“帮过”他,总不好用人朝前、不用人就朝后。
因此略微迟疑,李承信还是答应了。
“努娜,我这边晚上有些事忙,时间可能要晚一些。努娜如果不介意,等我办完事,再联系努娜行不行?”
“好。那我等你电话。”
又闲聊两句,挂断电话,李承信揉揉眉心。
晚上。
郑家姐妹公寓。
坐在沙发上看完郑秀妍递来的资料,李承信合上文件夹放在茶几上,看向郑秀妍。
郑秀妍目光炯炯,殷切开口:“怎么样?你觉得该怎么定位?”
李承信没第一时间回答,先沉思片刻梳理了下思路:“之前我跟你讲过,明星潮牌的本质是‘信任经济’。如果你只是想赚一笔快钱,依靠你当下的人气,能很快打开局面。甚至只要价格不是太离谱,不管是做女装、配饰、还是彩妆,前期的销售额都会非常喜人。”
说到这,李承信停顿下,看着郑秀妍:“但粉丝经济的持续性却非常差,如果只依靠粉丝的购买力,很容易就会陷入高开低走、后继乏力的境况。毕竟明星粉丝再多,数量也是有限的。”
说着,李承信又拿起了文件夹:“从这些资料中你应该也看到了,明星潮牌大多都是定位为高价轻奢品,价格接近国际大牌,但品牌却溢价不足,同时缺乏平价替代品的竞争力。粉丝会出于喜爱,出于对明星的信任购买产品。但就如我刚才说的:一、明星的粉丝再多,相比非粉丝客群,依然是极少数群体。依靠粉丝喜爱、粉丝购买的产品,不仅复购率差,也容易陷入‘割韭菜’的嫌疑;二、事物都是利弊相伴的。信任经济、粉丝经济会很容易帮明星潮牌打开市场,这是有利的一面。可一旦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或者远低于粉丝心理预期,就很容易陷入‘成也信任、败也信任’、‘成也粉丝、败也粉丝’的局面。
甚至真出现这种情况,对明星信誉更会造成很大打击,影响明星的商业价值、更甚至是职业前途。
这些都是你必须要考虑到的局面,也是我为何让你做市场调查的原因。”
郑秀妍聚精会神,若有所悟:“所以你的意思是……我如果想做长久,就不能只依靠粉丝,要把重心放到非粉丝群体上?”
啪!
李承信打个响指:“聪明。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要先定位清晰你的核心客户群。粉丝能帮你尽快的打开市场,但粉丝却绝不能成为你产品的核心客户。粉丝更应该成为一个辐射源,通过粉丝的辐射,通过你的粉丝让他们周边的亲友同事知道你的产品,了解你的产品,喜爱你的产品。
他们应该成为行走的广告牌,而不是你产品的支柱。
就如我刚才所说,你粉丝数量再多,能有多少?远的不说,就以韩国举例吧。韩国当前人口总数在5000万左右,男女比例……就按一比一吧,女性人数就是2500万。
这2500万中,从这份调研资料你应该能看到,你的女性粉丝年龄段集中在25岁至35岁之间。
也就是说,如果你做女装、配饰和彩妆,这个年龄段的女生才是你的主要客户群体。
而25岁到35岁区间的女性数量……比例放大一些,按500万人数算。
这500万女性中,你觉得你的粉丝能有多少?”
郑秀妍嘴巴微张,讷讷无言。
少女时代在韩国名气是很大,她在少女时代内也处于人气高位,可说句不好听的,也就是粉丝眼中,才觉得少女时代在韩国人尽皆知。
真走到街头拉着人问,十个人里撑死了也就五个知道少女时代。
但也仅限于知道。
若问少女时代里都有谁,十个人里有三个说出名字就烧高香了。
更大的可能是十个人最多一两人能说出全部成员名字,更甚至连一个人都没有。
相比于那些影视演员,爱豆无论是认知度还是影响力都太低了。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歌曲跟影视不同。
一部好看的影视剧,你会反复看。看得多了,也就记住演员是谁了。
简言之,就是后劲足。
可一首好听的歌,你也会反复听。但听歌也就只限于听,除非极为喜爱和偏爱,不然没多少人有兴趣记住歌手是谁。
就如有些歌你一听觉得极耳熟,可问起是谁唱的,却一问三不知。
人类是视觉动物,相比声音,影像更容易记忆深刻。
正因如此。
少女时代名气大,不代表认知度高,更不代表人尽皆知。
郑秀妍心里很清楚,以李承信例举的女性数量,500万女性群体中,真正是她粉丝的,别说100万了,搞不好10万都没。
真正愿意超出溢价购买她产品的,可能连1万都没。
500万,跟1万,这对比一目了然。
只要是小学毕业,数学不是挂零的,都知道该如何选择。
虽然。
她的粉丝群体并不局限于韩国,海外的众多粉丝,要远超过韩国本地。
可同样的。
相比于广阔的海外市场而言,她的粉丝群体又类比于500万对1万了,甚至大概率远比这个比例更夸张。
真如果把粉丝群体当作她的客户核心,显而易见就会出现李承信刚才所言的局面——高开低走,后继乏力。
粉丝群体的购买力是有限的,核心客户还是必须要定位于非粉丝群体。
至于粉丝?
就如李承信所言,应该是行走的广告牌,而不能作为产品支柱。
一念及此。
郑秀妍看向李承信,郑重开口:“如果把核心客户定位在非粉丝群体,那么产品价格应该怎么定价?我下一步又应该怎么做?”
李承信回复很简单,只有四个字:“市场调查。”
看眼郑秀妍,又道:“做事情方向很重要。只有目标明确、定位清晰了,才能事半功倍。”说着,又拿起文件夹,“这些资料,只是让你知道明星潮牌的优缺点是什么,怎样发挥自己优势,比如利用粉丝对明星的信任,最快速度打开市场。
但以粉丝为导向的信任经济在初期利大于弊,中期却必须转型。
前期你可以利用粉丝经济、信任经济,让你的产品抢占一定市场份额,可中期就必须从粉丝经济转到品牌经济,必须要让你的非粉丝客群接受你的品牌,喜爱你的品牌。
只有这样,你的生意才能做久,也才能做大。
最后又通过品牌影响力,达成品牌信任,转为非粉丝客群的信任经济。
这三个步骤只要有序地走完,你的潮牌生意就能真正立足,不再完全依靠粉丝,也能避免陷入高开低走、惨淡收场的局面。
而想要达成这些,调查就很重要。
你必须先调查清楚,你准备推出的产品,如女装、配饰还有彩妆,目前市场上哪个价位更被女性用户认可。
只有清楚这些了,你才能更有针对性的推出产品。
包括你想以自身为特色进行宣传,还是避免个人色彩太浓烈,定位以大众为主。
这些都需要进行市场调查。
你调查得到的资料越多,定位越清晰,你的产品推出后,就更容易打开市场,更容易成功。
调查就像考试。
前期积累的知识越多,底蕴越多,临考时才能更得心应手。”
郑秀妍微微皱眉。
老实说她性子有些急,一听调查这两个字就有些头疼,因为要花费更多时间。
这也就意味着,短时间内她的潮牌生意又要延后了。
这其实不太符合她的期望。
可想了想,李承信的话又合情合理,实在没法反驳,犹豫下,也只好点头。
李承信见状看眼郑秀妍,也没再多说。
其实他之所以让郑秀妍接连不断的做市场调查,目的也是为了磨磨郑秀妍的性子。
不然想一出是一出,脑子一热这也做那也做,最后只会一事无成。
最关键的是,郑秀妍捅了娄子,以他们当下的关系,他还得帮着擦屁股。
李承信当然没这个闲心。
因此就不能任由郑秀妍随意发挥,得给她绑上线,不能收太紧,但也不能撒开手。
…………
两个小时后。
跟郑秀妍谈完了潮牌的事,又被郑秀妍缠着腻歪了一番,李承信借口明天还有事,跟郑秀妍道别后便驱车离开。
路上。
李承信给朴奎利打去电话,约好在Kara宿舍附近等她。
没多久。
李承信才到约定地点,远远就看到了等在路旁的朴奎利。
很显然这妹子没等他到了后打电话告知,而是估摸着时间,直接就下来等他了。
再进一步推论,这妹子确实有事求他。
不然没必要这么积极主动。
想着这些。
李承信车子停在距离朴奎利不远处,给朴奎利打个电话,又闪了闪车前灯提示后,朴奎利收起手机走了过来。
打开车门。
上车。
李承信想了想,没发动车子,而是决定直奔主题。
不然把朴奎利带回公寓好说,但若是朴奎利求他的事,他办不到,或者说于他而言弊大于利,他不可能还松口答应。
不答应,朴奎利显而易见不会毫无芥蒂,闹得不开心他还得把朴奎利送回来。
那他不是闲得淡腾。
所以。
与其给自己挖坑,还不如当下问了。
能帮忙那就帮,帮不了他也没辙。
于是看着朴奎利,李承信坦荡开口:“努娜,之前的电话里你似乎有烦心事,能不能跟我说说?”停顿下,又豪情慷慨道,“努娜如果真遇到麻烦,一定不要瞒我,能帮、我一定帮。”
换言之,不能帮你也别怪我。
当然。
这一点就得朴奎利自己悟了。
找他帮忙行,但最好要在他能力范围内,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