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十二章:战略支援

执掌风 雅谨 3094 字 2024-12-13

因上次战斗,林晓所在的部队损失惨重,迎来了短暂的休整,林晓,因为上次战斗,许多战友的牺牲,他认识到自已还有许多不足,为了应对后面的战斗,为不愿虚度这难得的间隙。他一头扎进“星芒”所蕴含的军事知识宝库之中,专注研习军事战略知识,尤其对运动战与游击战的精妙之处深入探究。

当时的战争局势极为严峻,日军凭借其精良装备和残暴的侵略行径,妄图迅速吞并中国。林晓深知,传统的作战方式在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时,必须有所创新与突破。在对运动战的研究里,他思索着如何在广袤的中华大地山川河流间,更巧妙地运用部队的机动能力。他意识到,日军虽火力凶猛、训练有素,但战线漫长,其兵力分散的弱点可被利用。林晓想到,若能组织部队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掩护下,快速穿插于日军据点之间,破坏其交通线与补给线,可使日军陷入困境。例如,利用山地地形,部队像灵动的猎豹,隐蔽地接近日军运输车队,然后发动突然袭击,抢夺物资后迅速撤离,让日军首尾难顾。

而对于游击战,林晓也有了新颖的思路。以往的游击战虽能起到袭扰敌人的作用,但随着日军加强对占领区的控制,普通的小股袭扰效果渐弱。林晓认为,应将游击队员进行更专业的分工与训练。一部分队员负责情报收集,利用熟悉当地环境和民众基础的优势,深入打探日军的兵力调动、物资储备等关键信息;另一部分队员则组成精锐的战斗小组,配备简易但有效的自制武器,如土制手榴弹、改装的火枪等,专门针对日军的小股巡逻队或孤立据点展开突袭。并且,可以在日军必经之路设置巧妙的陷阱,如隐藏的尖木桩陷阱、简易的爆炸装置等,增加日军的伤亡与恐惧。

林晓怀着对胜利的热忱,将这些先进的战略理念详细地分享给连长。连长深感这些想法的价值,立即组织军官们展开深入的讨论学习。

讨论会上,林晓站在众人面前,目光坚定且充满信心。他展开一幅简易的作战地图,指着上面的山川河流与村庄说道:“诸位,我们以往的运动战虽有成效,但可进一步优化。比如在这太行山区,我们可利用山谷的隐蔽性,派遣小股部队佯装主力吸引日军,而大部队则绕道其侧后,截断其退路,将其围歼于山谷之中。”军官们纷纷点头,专注聆听。

他接着说:“游击战方面,我们要化被动为主动。我们在各个村落组织村民联防,一旦发现日军动向,立即传递消息。游击队员们不再是单纯的分散作战,而是根据情报有针对性地集结,对日军的薄弱之处予以重击。就像在这平原地区的村庄,我们可在村外挖掘地道,连接各个藏身之处与攻击点,当日军来袭时,游击队员可从地道中突然杀出,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军官们听后,各抒已见。有的军官提出担忧:“林晓啊,你这计划虽好,但日军的侦查能力也不容小觑,我们的行动如何能确保不被提前察觉?”林晓回答:“长官,这就需要我们加强伪装与隐蔽措施,同时利用夜色和不良天气出行,并且在行动前先派出侦查员摸清日军的侦查规律,巧妙避开。”

经过一番热烈而深入的探讨,军官们认可了林晓的建议,并着手将其融入后续的战斗部署之中。

在之后的局部战斗中,成效显著。在一次山区的战斗里,部队运用新的运动战打法。先派出小股部队在日军据点附近制造动静,日军以为是主力来袭,倾巢而出。而我方大部队则沿着山间小路迅速迂回,成功截断日军退路。当双方交火时,日军发现陷入包围,阵脚大乱。我方战士们奋勇杀敌,利用地形优势,居高临下对日军进行攻击,最终取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

在平原地区的游击战中,游击队员们依据新战术,事先在日军运输补给线的必经之路设下重重陷阱。当日军运输车队经过时,先是陷阱发作,炸毁多辆车辆,日军慌乱之际,游击队员们从四面八方杀出。他们利用地道灵活穿梭,时而在前方攻击,时而在侧翼突袭,打得日军晕头转向,损失惨重。这一系列局部战斗的胜利,让部队在艰难的抗日战争中逐渐积累起优势,也让战士们对抗日胜利充满了更坚定的信念。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