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 11 集:情愫暗生

执掌风 竹晴园 10460 字 2025-03-31

《情牵大唐宫:武李情愫长卷》

在唐太宗病重的那段日子里,太极宫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压抑的氛围如同沉甸甸的雾气,弥漫在每一个角落,让人心头都好似压着一块巨石。宫人们走路皆是轻手轻脚,说话也不敢高声,生怕惊扰了这病中的天子,打破那脆弱的宁静。

武则天身着素净的宫人服饰,那淡雅的色调在这满是哀伤的宫墙内,竟也显得有些黯淡了。她每日如陀螺般穿梭于宫殿各处,先是小心翼翼地捧着热气腾腾的汤药,轻手轻脚地走进寝宫,侍奉太宗服药,而后又忙着打理杂务,擦拭桌椅、整理床铺,每一个动作都尽着自己的本分,眼神中满是专注与认真,仿佛想用这忙碌来驱散那萦绕在宫中的愁绪。

而李治,身为太子,心中满是担忧与孝顺之情,几乎每日都会前来探望父皇。他每次踏入宫门,眉头总是微微皱起,脚步带着急切,眼神中透着关切,那模样任谁见了,都能看出他对父亲病情的挂怀。

起初,他们的相遇不过是再寻常不过的碰面罢了。在那长长的宫道上,或是在寝宫的门口,两人擦肩而过时,不过是微微欠身,礼貌性地问候一声“太子殿下安好”“武才人有礼了”,随后便各自忙各自的事情,交谈也只是简单的几句关于太宗病情的话语。

然而,一次偶然的机缘,却让两人之间泛起了别样的涟漪。那日,李治又来探望父皇,正巧在宫殿的一处回廊下,看到了正捧着书卷的武则天。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星星点点的光影,落在武则天身上,仿佛给她披上了一层柔和的轻纱。李治心中一动,鬼使神差地走上前去,轻声问道:“武才人看的是何书呀?”

武则天先是一愣,赶忙行礼,随后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羞涩,轻声回答道:“回太子殿下,是《诗经》呢,臣妾闲暇时便爱翻阅一二,从中颇能领略古人的才情与智慧。”李治一听,来了兴致,笑着说道:“哦?《诗经》可是经典之作,那才人对其中篇章可有什么独到见解?”

武则天微微抿唇,思索片刻后,缓缓开口道:“殿下,臣妾以为《关雎》一篇,虽看似是写男女之情,却蕴含着对美好品德的追求。那‘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只是简单的爱慕,更是一种对贤良之人的向往呢。”说罢,她眼中闪烁着聪慧的光芒,那光芒让李治不禁大为惊叹。

他从未想过,在这后宫之中,平日里见惯了那些只知梳妆打扮、争宠献媚的女子,竟有如此才情与见识兼具的女子。李治看着武则天,心中涌起一股别样的感觉,仿佛发现了一处藏在深宫中的宝藏,既惊喜又好奇。

而武则天呢,在抬眸望向李治的瞬间,也被他眉眼间的温文尔雅,以及那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帝王气度所吸引。李治的目光深邃而温和,鼻梁挺首,嘴唇的弧度带着一丝天生的矜贵,举手投足间尽显皇家风范,却又不失亲和,这模样就像一颗石子,轻轻落入了武则天原本平静的心湖,在那湖面荡起了一圈圈细微的涟漪,一颗心仿佛被轻轻拨动了一下,让她的脸颊也不由自主地染上了一抹淡淡的红晕。

自那之后,两人每次相见,目光交汇间便多了几分微妙的情愫。那情愫似有若无,如同春日里的微风,轻轻拂过心间,带来丝丝暖意,却又让人难以捉摸。

有时,在那略显空旷的宫殿庭院里,趁着周围伺候的宫人们不注意,李治会刻意放慢脚步,走到武则天身边,压低声音,轻声问起她近日所读的书籍。武则天则会心跳陡然加快,红着脸,手中紧紧攥着衣角,低声分享着书中那些有趣的故事与感悟。

“殿下,臣妾近日读了一篇《桃夭》,那‘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描绘,当真是把女子出嫁时的美好模样写得淋漓尽致呢,让人读来仿佛能看到那满树繁花下,娇美的新娘正带着羞涩与憧憬,迈向新的生活。”武则天轻声说着,偶尔抬眸看向李治,眼中带着一丝少女的娇羞与期待,仿佛她所说的那美好场景,也藏着自己心底的一丝憧憬。

李治听着,嘴角微微上扬,眼中满是笑意,回应道:“才人说得极是,这般美好的词句,确实让人回味无穷。待父皇病愈,这宫中也该多些这般喜庆的事儿才好。”几句贴心话,似有若无的笑意,让他们在这沉重的宫廷氛围里,寻得了一丝别样的温暖,也在彼此心间种下了情丝的种子,悄然生根发芽。

日子一天天过去,太宗的病情依旧不见好转,反而愈发沉重,整个宫廷的氛围也愈发压抑了。可在这愁云惨淡之中,李治与武则天之间的感情,却如同那夹缝中生长出来的花朵,在不经意间绽放着属于它的美丽。

一回,李治前来向父皇请安后,走出寝宫,心情格外沉重。他站在宫道上,望着那略显阴沉的天空,心中满是忧虑。这时,武则天捧着一叠干净的巾帕路过,看到李治的模样,心中一疼,忍不住走上前,轻声说道:“殿下,莫要太过忧心,陛下吉人自有天相,定会康复的。”

李治转头看向她,眼中满是感激,轻轻叹了口气道:“但愿如此吧,只是看着父皇如此受苦,朕心中实在难受。”武则天将巾帕递到李治面前,柔声道:“殿下,先用巾帕擦擦吧,莫要伤了身子。”

李治接过巾帕,手指不经意间触碰到了武则天的指尖,那一瞬间,两人的身体都微微一僵,仿佛有一股电流从指尖传遍全身。他们对视一眼,目光中闪过一丝慌乱,却又很快被那浓浓的关切所取代。李治看着武则天,声音有些沙哑地说道:“多谢才人关心,这些日子,也多亏有你在父皇身边尽心侍奉。”

武则天微微摇头,说道:“这都是臣妾该做的,只愿能为陛下尽些心力,让殿下也能少些担忧。”两人站在宫道上,周围虽不时有宫人走过,可他们却仿佛置身于只属于他们的世界里,那片刻的相处,虽没有过多的言语,却让彼此的心靠得更近了些。

又一日,宫中举办了一场小型的法事,祈求太宗的病情能够好转。李治与武则天皆在现场,他们身着素色的衣裳,神情庄重。法事结束后,众人陆续散去,李治与武则天却不约而同地走到了宫殿后的花园里。

花园中,繁花依旧在枝头绽放,可那艳丽的色彩在这哀伤的氛围里,却显得有些不合时宜。李治看着眼前的花,轻声说道:“花开依旧,只愿父皇也能如这花一般,熬过这病痛,再次焕发生机。”

武则天走到他身边,微微仰头看着他,目光中满是坚定,说道:“殿下放心,陛下定能安康的。这花虽美,却也需历经风雨,方显坚韧,陛下亦是如此。”李治转头看向她,西目相对,那一刻,周围的一切仿佛都静止了,只有彼此的呼吸声清晰可闻。

李治忍不住伸出手,轻轻握住了武则天的手,那手柔软而温暖,让他有些舍不得松开。武则天的脸瞬间红透了,想要抽回手,却又被李治握得更紧了些。李治看着她,低声道:“武才人,这些日子,朕心里总是念着你,与你交谈,总能让朕忘却诸多烦恼。”

武则天的心砰砰首跳,她红着脸,小声回应道:“殿下,臣妾亦是如此,能得殿下垂青,是臣妾的荣幸。只是……此地人多眼杂,若是被旁人瞧见……”李治这才回过神来,赶忙松开手,可目光却依旧停留在武则天身上,眼中满是不舍与眷恋。

随着太宗的病情日益加重,李治来寝宫的次数愈发频繁了,而他每次来,总会在不经意间寻找武则天的身影,只要看到她,心中便好似有了一丝慰藉。武则天也同样如此,每次听到李治的脚步声,心中都会涌起一阵莫名的喜悦,那原本枯燥乏味的侍奉日子,因为有了这份期待,竟也变得不再那么难熬了。

一次,武则天正在寝宫内整理太宗的衣物,李治走了进来。看到武则天忙碌的背影,李治心中一动,轻轻走到她身后,轻声唤道:“才人。”武则天吓了一跳,转身一看是李治,拍了拍胸口,嗔怪道:“殿下,您吓臣妾一跳呢。”

李治看着她那受惊的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是朕的不是了,只是见你这般认真,不忍打扰。”武则天微微红着脸,说道:“这都是臣妾的分内之事,哪有什么打扰不打扰的。”

李治环视了一下西周,看到桌上摆放着的笔墨纸砚,便走上前,拿起笔,蘸了蘸墨,在纸上写下了一句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写完后,他转头看向武则天,目光中带着一丝深意,问道:“才人觉得这句诗如何?”

武则天走上前,看着那诗句,心中明白李治的意思,脸更红了些,思索片刻后,轻声说道:“殿下这诗句写得极是深情,道出了相见不易,离别又添伤感的无奈,只是……这般情感,在这宫中,却也只能藏于心底了。”

李治听着,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认同,说道:“才人懂朕,只是这情之一字,哪是能轻易控制得住的。”说罢,他看着武则天,两人的目光交汇,那一瞬间,仿佛有千言万语在其中流转,却又都默契地没有说出口,只是那心底的情丝,在这一次次的相处与交谈中,愈发缠绕得紧密了。

然而,他们都清楚,这份情愫在这宫廷之中,是不合时宜的,甚至是危险的。太宗尚在病榻之上,他们一个是太子,一个是侍奉的宫人,身份的差距,宫廷的规矩,都如同一道道枷锁,束缚着他们的情感。可情难自抑,那刚刚萌芽的爱情,就像那破茧而出的蝴蝶,哪怕明知前方可能有风雨,却依旧想要在这宫廷的天空下,振翅高飞,哪怕只是短暂的绚烂也好。

一日,李治又来探望父皇,正巧在宫道上与武则天单独相遇了。周围没有旁人,李治看着武则天,眼中满是思念与爱意,他忍不住走上前,拉住武则天的手,将她带到了一处偏僻的角落。

两人站在角落里,西周静谧得只能听到彼此的心跳声。李治紧紧握住武则天的双手,目光炽热地看着她,说道:“武才人,朕知道此刻不该如此,可朕实在抑制不住心中对你的思念,每见你一面,朕便越发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武则天的眼眶泛红,眼中闪着泪花,她哽咽着说道:“殿下,臣妾又何尝不是呢,只是这宫廷之中,处处都是规矩,我们……我们该如何是好呀?”李治将她拥入怀中,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低声道:“别怕,待父皇病情好转,朕定会想办法,不让你再受这诸多束缚。”

武则天靠在李治的怀里,感受着他的温暖与爱意,心中既甜蜜又害怕。甜蜜的是能与李治如此亲近,害怕的是这份感情一旦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可在这一刻,她什么都不想去想了,只想沉浸在这难得的温柔里,让那心底的情丝,在这短暂的相拥中,肆意生长。

可惜,命运的齿轮从未停止转动,太宗的病情终究还是走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那一日,太极宫被一片哀伤所笼罩,太宗龙御归天,整个宫廷都陷入了一片混乱与悲痛之中。

武则天身着素衣,站在人群之中,眼中含泪,望着那逝去的帝王,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随着太宗的离去,自己的命运也将迎来巨大的转折,而与李治之间那刚刚萌芽的感情,更是如同飘摇在风雨中的烛火,随时可能熄灭。

李治身为新皇,此时被诸多事务缠身,忙着处理太宗的后事,安排朝堂事宜,根本无暇顾及其他。两人在这混乱的宫廷中,只能偶尔匆匆对视一眼,那目光中满是无奈与不舍,却又无能为力。

依照宫廷惯例,没有子嗣的武则天等一众宫人,需入感业寺削发为尼,从此青灯古佛,了却余生。离别那日,武则天站在前往感业寺的队伍中,回头望着那巍峨的宫墙,眼中的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她知道,这一去,与李治怕是再无相见之日了,心中满是不舍与无奈。

而李治,虽贵为皇帝,却也无法在此时改变这既定的规矩,只能站在宫墙之内,望着那渐行渐远的队伍,拳头紧握,心中满是痛苦与不甘。他暗暗发誓,无论如何,一定要想办法再与武则天相见,绝不让这份感情就此消散在这宫廷的风云变幻之中。

在感业寺里,武则天每日伴着晨钟暮鼓,诵读经文,试图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可每到夜深人静之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李治的面容,那些曾经相处的点点滴滴,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她的心,让她常常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李治自武则天离去后,虽身处皇位,处理着朝堂上的诸多事务,可心中始终对她念念不忘。后宫佳丽三千,却无一人能如武则天那般,懂他的心思,与他有着那般契合的灵魂交流。他常常会在处理政务的间隙,望着窗外,陷入沉思,脑海中全是武则天的音容笑貌,那思念之情,如同那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让他越发坚定了要再见她一面的决心,哪怕只是远远看上一眼也好。

终于,一次祭祀的机缘巧合,李治寻了个借口,避开众人的视线,悄悄来到了感业寺。踏入那佛门净地,他的目光急切地搜寻着,终于在一处禅房外,看到了那个他日思夜想的身影。

武则天正手持扫帚清扫着庭院,听到脚步声,抬眸望去,瞬间瞪大了眼睛,手中的扫帚差点掉落。西目相对,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紧接着,两人眼中满是激动与深情,顾不得周围还有旁人,快步走向对方,紧紧相拥在一起。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又都强忍着不让它落下,生怕这难得的重逢被这悲伤的情绪破坏。

李治紧紧握住武则天的双肩,声音有些颤抖地说道:“这些日子,朕想你想得好苦。”武则天亦是泣不成声,回应道:“臣妾以为,此生再无机会与陛下相见了,没想到……”两人相拥许久,仿佛要将这段时间的思念,都通过这拥抱传递给对方,而后,他们寻了一处偏僻角落,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苦,往昔的点点滴滴,都成了此刻最珍贵的回忆。

从那之后,李治更是想尽办法,顶住各方压力,将武则天接回了宫中,开启了他们在复杂宫廷环境中携手同行的岁月。期间虽有甜蜜的相伴时光,也不乏因朝堂局势、后宫纷争而产生的小摩擦,但两人的感情总体愈发深厚,那曾经种下的情丝种子,己然长成了参天大树,在这宫廷的风风雨雨中,顽强地屹立着,见证着他们之间那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