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里,张顺在水泊边训练水军,看着那波光粼粼的水面,思绪一下子飘回了家乡。他想起自己年少时,跟着父兄在浔阳江里捕鱼,那时候阳光洒在江面上,自己扎个猛子下去,不一会儿就能捞上几条活蹦乱跳的鱼,父兄夸赞的话语仿佛还在耳边。可如今,身处梁山,离家乡千里之遥,也不知还能否再回去重温那样的时光,想着想着,张顺的眼眶竟有些泛红了。
张顺微微闭上眼睛,往昔的画面如潮水般涌来。那是个温暖的春日,江岸边的垂柳早己抽出了嫩绿的新芽,细长的柳枝随风轻摆,仿佛是在温柔地抚摸着那流淌不息的江水。张顺那时还是个半大的孩子,个头刚到父兄的肩膀,却有着一股使不完的劲儿,对那江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与热情。
清晨,父兄便带着他登上了那艘略显破旧却无比熟悉的渔船,船身随着江水的起伏轻轻摇晃着,发出有节奏的嘎吱声。张顺站在船头,深吸一口那带着淡淡鱼腥味儿却又无比清新的空气,满心都是欢喜。父兄在船尾熟练地划着桨,船缓缓驶向江中心,那里的鱼儿最为肥美。
“顺儿,今儿个可得好好学着,等你学会了,以后这船可就交给你喽。”父亲的声音浑厚有力,带着对他满满的期许。
张顺用力地点点头,目光紧紧盯着那江水,仿佛能透过那波光看到藏在水底的鱼儿似的。等到了合适的位置,父兄停下桨,开始整理起渔网来,那渔网在父兄的手中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般,有条不紊地被展开、检查,确保没有一处破损。
“来,顺儿,帮爹把这边拉一下。”父亲朝着张顺喊道。
张顺赶忙跑过去,小小的手紧紧拽住渔网的一角,使出浑身的力气帮忙拉着。父兄见他那认真又吃力的模样,不禁笑出了声,笑声在江面上回荡着,爽朗又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渔网布置好后,便是等待鱼儿入网的时刻了。张顺可没闲着,他坐在船舷边,把脚丫子伸进江水里,感受着江水那清凉的触感,时不时地用脚拍打着水面,溅起一串串晶莹的水花。
“别闹,小心把鱼都吓跑了。”哥哥笑着呵斥他,可那语气里却没有丝毫的责怪。
张顺吐吐舌头,乖乖地坐好,眼睛却还是盯着水面,盼着能早点看到有鱼儿撞进网里的动静。没一会儿,水面泛起了阵阵涟漪,父兄相视一笑,知道是有鱼儿上钩了。
“顺儿,准备起网咯!”父亲大声说道。
张顺一下子来了精神,站起身来,和父兄一起用力拉着渔网。那渔网沉甸甸的,可见收获颇丰。随着渔网逐渐被拉出水面,白花花的鱼儿在网中活蹦乱跳着,阳光洒在它们身上,鳞片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哇,好多鱼呀!”张顺兴奋地叫了起来,那稚嫩的声音里满是收获的喜悦。
“哈哈,咱顺儿今天可是立了大功,这一网可真不少呢。”父兄夸赞着他,张顺听了,心里别提多美了,那感觉就像是自己做成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一样。
他们把鱼收进船舱后,张顺看着那些还在扑腾的鱼儿,好奇地伸手去摸,鱼儿滑溜溜的,好几次从他的手中逃脱,惹得他又是一阵欢笑。
晌午时分,阳光越发炽热了,父兄便把船划到岸边的阴凉处。母亲早己在岸边等着他们,看到满舱的鱼,脸上也洋溢着欣慰的笑容。一家人坐在岸边的草地上,吃着母亲带来的干粮,就着江水,简单却又满足地享用着午餐。
午后,父兄会让张顺在岸边休息一会儿,可他哪闲得住,又偷偷溜到浅水区,扎个猛子下去,在水里睁大眼睛,看着周围那些穿梭的小鱼,试图去抓它们。有时候运气好,真能抓到几条小小的鱼苗,他便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拿到父兄面前炫耀一番,换来的又是一阵夸赞和笑声。
夏日的时候,浔阳江的夜晚更是热闹非凡。江边的人家都会把饭桌搬到屋外,邻里们聚在一起,一边吃着饭,一边唠着家常,孩子们则在一旁嬉笑玩耍着。张顺和小伙伴们会跑到江边,拿着自制的简易鱼竿,比赛谁钓的鱼最多。那时候,江面上倒映着满天的繁星,微风吹过,波光粼粼的,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宁静又美好的氛围之中。
有一回,张顺不小心掉进了深水区,当时可把他吓坏了,在水里扑腾着,大口大口地灌着江水。好在父兄就在不远处,听到动静后赶忙游过来,一把将他捞了起来。张顺趴在父亲的怀里,呛得首咳嗽,眼泪都出来了,可父亲只是轻轻拍着他的后背,笑着说:“别怕,别怕,咱顺儿以后肯定是这江里的蛟龙,这点水算啥呀。”
从那以后,张顺就暗自发誓,一定要学好水性,不能再让父兄担心了。于是,他每天都会早早地来到江边,练习游泳,憋气,渐渐地,他的水性越来越好,在小伙伴中都成了出了名的“浪里白条”。
秋风起时,江面上会泛起层层的白雾,如梦如幻。张顺跟着父兄去收蟹笼,那一只只肥美的螃蟹在笼里张牙舞爪着,父兄教他如何分辨公蟹和母蟹,哪些螃蟹最是肥美。每次收完蟹笼,张顺的手上都会被螃蟹的钳子夹出几个小口子,可他却从不喊疼,依旧乐此不疲地跟着父兄劳作着。
冬日的浔阳江则别有一番景致,江面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岸边的芦苇荡都被染成了白色,像是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雪被。张顺会和父兄一起修补渔船,给渔网重新上油,为来年的捕鱼季做准备。偶尔,他们也会在冰面上凿出个洞,试着钓几条耐寒的鱼,那鱼咬钩时的动静,在寂静的冬日里显得格外清晰,给平淡的日子增添了不少乐趣。
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世道也变得越发混乱起来。江上出现了不少恶霸,时常抢夺渔民们辛苦捕来的鱼,还会欺负沿岸的百姓。张顺看着父兄被那些恶霸欺负,心中燃起了怒火,他几次想要冲上去理论,都被父兄拦了下来。
“顺儿,咱惹不起他们,忍一忍就过去了。”父兄无奈地说道。
可张顺的心里却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有本事保护家人,保护这一方乡亲。后来,机缘巧合之下,他结识了梁山的一众好汉,被他们的侠义之心所打动,便加入了梁山,想着凭借自己的本事,惩治那些恶人,为家乡的百姓谋一份安稳。
只是,这一离开家乡,便是许久未归。此刻,站在梁山的水泊边,张顺的心里满是对家乡的思念和牵挂。他不知道家中的父兄是否安康,不知道那曾经熟悉的江岸如今是否还如往昔般宁静祥和,不知道那些儿时的伙伴们是否还记得他这个在外面闯荡的“浪里白条”。
一滴泪从张顺的眼角滑落,掉进了眼前的水泊之中,泛起了一圈小小的涟漪,就如同他此刻那久久不能平复的心情一般。他知道,梁山的使命还在继续,替天行道的路还很长,可这心中的思乡之情,却如同那扎根在心底的藤蔓,越发缠绕得紧了,让他难以释怀。
“张顺兄弟,你这是怎么了?”身边的一位水军兄弟看到张顺神情落寞,眼眶泛红,不禁关切地问道。
张顺赶忙擦了擦眼泪,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没事,就是想起了家乡的一些事儿,有些感慨罢了。”
那兄弟拍了拍张顺的肩膀,说道:“唉,咱兄弟谁不想家呀,等以后有机会了,定是要回去好好看看的。”
张顺点点头,望着那水泊远处,仿佛透过这一方水域,看到了千里之外的浔阳江,看到了那熟悉的渔船,还有站在岸边朝他招手的父兄……
日子还在继续,梁山的故事也还在书写着,而张顺心中的这份思乡之情,将会化作他前行的力量,让他在这替天行道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地走下去,盼望着终有一日,能再回到那魂牵梦绕的家乡,重温那些美好的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