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队,在严格的要求下,每一个士兵都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每日都在刻苦训练,无论是步兵、骑兵还是炮兵,都毫无例外。
为了增强士兵们的体能和耐力,军队规定他们每日都要在脚上绑着沙袋进行五公里的负重长跑。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对这个规定怨声载道,觉得这样的训练过于苛刻,让人难以承受。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士兵们逐渐发现了这种训练方式的好处。他们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强壮,耐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以前,他们在训练两三个时辰后就会感到疲惫不堪,但现在,即使训练半天,他们也几乎没有一点疲惫之色。
这种变化让士兵们对训练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们开始积极主动地参与训练,不再抱怨,而是将其视为提升自己战斗力的有效途径。
朱祁镇得知送去东瀛的大炮发生爆炸后,心中不禁涌起一阵狂喜。这完全符合他的预期,甚至比他想象得还要顺利。
他深知东瀛这个国家,虽然表面上对明朝表现出一定的顺从,但实际上他们的忠诚度相当有限。然而,由于其地理位置处于海外,要想彻底征服这个国家,难度比击败瓦剌还要大得多。
因此,朱祁镇决定采取一种更为巧妙的策略——从东瀛内部制造矛盾。只有让他们相互猜疑、内部分裂,才能找到突破的机会。
如今,天皇和渡边一郎之间己经产生了隔阂和猜忌,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时机。朱祁镇立刻抓住这个机会,毫不犹豫地增加了兵力,并加强了军队的训练,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新挑战。
他相信,通过这样的布局,东瀛内部的矛盾将会被进一步激化,而明朝则可以在这场混乱中坐收渔翁之利。
没过多久,一名来自边境的密探如幽灵般悄然潜入京城,将一份密报送到了朱祁镇的手中。这份密报的内容令人震惊:一支来自东瀛的特殊小队,正悄悄地潜入大明境内。
据密探描述,这支小队的成员身法诡异,行动迅速且隐蔽,给边境地区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然而,朱祁镇在听闻这个消息后,并未表现出过多的情绪波动。他深知,这很可能是东瀛方面派遣的侦察队伍,目的是刺探大明的军情。
于是,朱祁镇毫不犹豫地传唤了锦衣卫的首领袁彬。袁彬接旨后,立刻赶来觐见皇帝。朱祁镇将密报递给袁彬,并命令他派遣一些人手去摸清这支东瀛小队的底细。
袁彬领命后,心中暗自兴奋。他对这些东瀛人充满了好奇,早就想会一会他们,看看他们到底有多少能耐。因此,他决定亲自参与这次行动。
在挑选随行者时,袁彬精挑细选,最终点了十五名锦衣卫精英与他一同前往。这些锦衣卫个个身手矫健、武艺高强,都是袁彬的心腹爱将。袁彬带着十五名精英锦衣卫,悄然出发。他们沿着密探提供的线索,追踪着东瀛小队的踪迹。一路上,袁彬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迹象。
当他们来到一片山林时,袁彬突然感觉到了一丝异样。他示意队员们停下,警惕地环顾西周。就在这时,从树林中窜出几个黑影,晓组织中的几个成员,他们身法灵活,出手狠辣,瞬间与锦衣卫们交上了手。
袁彬身先士卒,与一名东瀛高手过招。那高手刀法凌厉,袁彬却丝毫不惧,巧妙地躲避着攻击,并寻找着反击的机会。其他锦衣卫也各自为战,凭借着精湛的武艺与东瀛人周旋。
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双方都竭尽全力,却始终无法击败对方。晓组织的成员们开始担心对方可能还有后援部队,于是他们相互交换了一个眼色,默契地在地上扔下了几颗烟雾弹。
瞬间,烟雾弥漫,视线被完全遮蔽。在烟雾的掩护下,晓成员们迅速行动,如鬼魅般悄然离去,消失在茫茫烟雾之中。
当袁彬和他的手下们冲破烟雾时,他们惊愕地发现敌人早己消失得无影无踪。这让他们不禁感叹对方的身法实在是诡异莫测。
“大人,他们的身法确实诡异,这一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一名锦衣卫快步走过来,对袁彬说道。这名锦衣卫来自徐州,名叫王沅,他不仅是袁彬的得力助手,更是以一手出神入化的飞镖技艺而闻名。在锦衣卫中,其他人都对他的飞镖技术赞不绝口,称他一旦出手,必定百发百中。
袁彬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沉凝地说道:“的确如此,刚才与我交手之人,其刀法诡异非常,令人防不胜防。他的攻击角度刁钻,变化多端,似乎总能从意想不到的方位袭来,若非我身法灵活,恐怕难以应对。”他顿了顿,接着对王沅吩咐道:“你先带领众兄弟去寻一处安全之地歇息片刻,这一路长途跋涉,众人皆疲惫不堪,若不稍作休整,恐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力。”
王沅闻言,连忙应是,随即领着其他锦衣卫离去,开始寻觅合适的落脚点。袁彬则留在原地,凝视着地上那道对手留下的痕迹,若有所思。他蹲下身子,伸出手指轻轻触摸着那道痕迹,一股浓烈的硝烟味扑鼻而来,首钻他的鼻中。
袁彬心中了然,这股硝烟味显然是硫磺与火药混合而成的。虽然这种混合物的威力有限,但却能在瞬间产生大量烟雾,起到迷惑敌人视线的作用。他暗忖道:“此人不仅刀法诡异,还懂得使用这种手段,看来是个难缠的对手。”
略作思索后,袁彬决定不再耽搁,起身迈步,循着王沅他们的足迹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