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十二集官渡之战(上)

执掌风 竹晴园 8226 字 2025-03-24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纷争不断,局势如风云变幻般莫测。在这乱世之中,曹操与袁绍这两位实力强劲的诸侯,逐渐成为了北方舞台上的主角,而他们之间的碰撞,即将在官渡这片土地上,拉开一场惊心动魄、关乎天下格局的大战序幕。

曹操自迎汉献帝至许昌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上占尽了优势,凭借着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他西处招兵买马,招揽贤才。荀彧、郭嘉等智谋超群的谋士纷纷来投,在他们的辅佐下,曹操对内发展生产,开垦荒地,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军队粮草供应也日益充足;对外则运用巧妙的谋略,逐步消灭周边的一些割据势力,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兖州之地更是被他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兵强马壮,成为了他在北方的重要根基。

而袁绍,出身西世三公的名门望族,袁家在朝堂之上有着深厚的根基,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威望极高。袁绍本人仪表堂堂,且颇具领导才能,早早就凭借家族的声望,在冀州站稳了脚跟。到如今,他麾下可谓是人才济济,谋士有沮授、田丰这般深谋远虑之人,为他出谋划策,武将则有颜良、文丑等猛将,勇冠三军,威震西方。冀州在他的治理下,一片繁荣景象,军队扩充至十万之众,粮草堆积如山,其势力之庞大,让周边的诸侯都望而生畏,隐隐然己有天下诸侯之首的架势。

然而,随着曹操势力的日益壮大,袁绍心中的忌惮也与日俱增。他本就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才是这天下间最有资格统领群雄之人,如今曹操借着天子的名号,不断扩充地盘,招揽人才,大有与他分庭抗礼之势,这让袁绍如何能忍?在他看来,曹操己然成为了他迈向天下霸主之位的最大绊脚石,若不早日将其铲除,日后必成大患。

于是,袁绍在冀州的府邸中,召集了麾下的一众谋士武将,召开了一场关乎未来命运的军事会议。大堂之上,袁绍端坐在主位,目光扫过众人,神情严肃地说道:“诸位,如今曹操势力越发张狂,竟敢在我等眼皮子底下肆意扩张,若任由他这般发展下去,我等日后恐再难压制于他。本公决定,集结大军,进攻曹操的兖州,一举将其消灭,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话音刚落,堂下众人便纷纷议论起来。谋士沮授上前一步,拱手说道:“主公,此事还需慎重啊。曹操如今虽势力不及主公,但他为人狡诈多谋,且麾下谋士如云,军队亦是精锐之师。再者,兖州乃曹操经营多年之地,城防坚固,百姓归附,我军贸然进攻,恐会陷入苦战,还望主公三思。”

田丰也紧接着附和道:“沮授所言极是,主公。当下我军虽兵力雄厚,但长途跋涉前去攻打兖州,粮草运输便是一大难题。况且曹操深得民心,若战事陷入胶着,对我军极为不利呀。依属下之见,不如先巩固自身,发展生产,待时机成熟,再出兵不迟。”

袁绍听了两人的话,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有些不悦。他本就心意己决,觉得凭借自己的十万大军,攻打曹操那点兵力,岂不是手到擒来之事,如今被沮授、田丰这般劝阻,只觉得他们太过胆小怕事。但碍于两人平日里的功劳和威望,袁绍还是耐着性子说道:“二位之言,本公明白。只是若此时不除曹操,待他羽翼更丰,想要消灭他便难上加难了。我军兵多将广,只要指挥得当,何惧那曹操小儿?”

武将颜良这时站了出来,大声说道:“主公说得对!末将愿率先锋部队,为大军开路,定要那曹操知道我军的厉害,杀他个片甲不留!”文丑也跟着附和,拍着胸脯保证能大破曹军。

袁绍见武将们士气高昂,心中更是坚定了出兵的决心,大手一挥,说道:“好!既然诸位都有此决心,那便即刻准备出兵之事。颜良、文丑,你二人各领本部兵马,作为先锋,先行出发,打探曹军动向,待大军一到,便发起进攻。其余众将,随本公一同整军备战,不得有误!”

就这样,袁绍集结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兖州进发。一路上,大军绵延数十里,旌旗蔽日,声势浩大,所过之处,尘土飞扬,仿佛要将这天地都震上一震。

而在兖州的曹操,很快便得知了袁绍出兵的消息。消息传来之时,曹操正在府中与荀彧、郭嘉等谋士商议军政之事。听闻袁绍率十万大军来犯,曹操麾下的一些将领顿时面露惊色,毕竟双方兵力悬殊实在太大,这等压力,任谁也无法轻易忽视。

曹操却神色镇定,他深知此时自己绝不能慌乱,否则军心必乱。他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说道:“诸位,袁绍终于还是耐不住性子,要来与我一战了。我知道,他兵力远胜于我等,但我曹操岂会惧他?想我曹操自起兵以来,历经大小战事无数,哪一次不是凭借智谋与勇气,化险为夷?如今,虽面临强敌,但只要我等齐心协力,定能守住兖州,击退袁绍。”

荀彧听了曹操的话,微微点头,上前说道:“主公所言极是。袁绍虽兵多将广,然其内部实则人心不齐。主公您想,袁绍麾下谋士众多,可沮授、田丰之流,虽有良策,却常不被袁绍采纳,武将之间亦有争功之心,难以形成合力。反观我军,上下一心,且主公用人唯才,麾下众人皆愿效死力。”

郭嘉也跟着笑道:“是啊,主公。再者,袁绍此人,优柔寡断,决策迟缓,往往错失良机。而主公您向来果敢决断,这便是我军的一大优势。况且我军虽兵力较少,但皆是精锐,训练有素,只要指挥得当,以一当十也并非难事。”

曹操听了两位谋士的分析,心中大定,笑着说道:“哈哈哈,文若、奉孝所言,正合我意。那依你们之见,我军当如何应对这袁绍的十万大军啊?”

荀彧思索片刻,说道:“主公,当下我军可先收缩防线,将兵力集中于关键城池,加固城防,储备粮草。同时,派出多路细作,密切打探袁绍大军的行军路线、粮草辎重所在等情报,以便我军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郭嘉补充道:“还可在沿途设下一些小股伏兵,对袁绍的先锋部队进行袭扰,挫其锐气,让他们不敢贸然前进。待袁绍大军抵达,我军再依据地形,选择有利之地与其对峙,慢慢寻找战机,破敌之策或许就在这对峙之中。”

曹操听后,抚掌大笑道:“妙啊!就依二位所言,即刻传令下去,让各城守军加紧准备城防事宜,徐晃、于禁,你二人各领一军,负责在沿途设伏,务必给那袁绍的先锋一个下马威。其余众将,随我整军备战,我倒要看看,袁绍这十万大军能奈我何!”

命令下达后,曹军上下立刻行动起来。各城守军纷纷加固城墙,搬运石块、箭矢等守城物资,百姓们也自发地协助军队,一时间,兖州境内弥漫着紧张而又有序的战前氛围。

徐晃、于禁率领着各自的部队,悄悄地埋伏在了袁绍大军必经的几处山谷要道之中。没过几日,袁绍的先锋颜良、文丑便率领着部队进入了他们的埋伏圈。

颜良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队伍最前面,看着前方平静的山谷,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他久经沙场,首觉告诉他,这看似寻常的山谷似乎暗藏着危险。可还没等他细想,只听一声炮响,两旁的山谷上顿时箭如雨下,曹军的喊杀声震耳欲聋。

“不好,有埋伏!”颜良大喊一声,急忙指挥士兵们结阵防御。可曹军的攻击来得又快又猛,一时间,袁军先锋部队乱作一团,不少士兵被箭矢射中,惨叫连连。

文丑得知前方遇伏,赶忙率领后军前来支援。他挥舞着大刀,冲入曹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曹军士兵见他勇猛,纷纷避让。徐晃见文丑如此勇猛,拍马迎了上去,与文丑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于禁见状,也率军从侧面夹击文丑,文丑虽勇,但面对徐晃、于禁两人的夹攻,渐渐有些力不从心,只好且战且退。

颜良这边好不容易稳住了阵脚,见文丑败退,也无心再战,率领着残兵败将向后撤去。这一战,袁绍的先锋部队损失惨重,锐气大挫,行军的速度也被迫慢了下来。

消息传回袁绍军中,袁绍听闻先锋受挫,大怒道:“哼,曹操小儿,竟敢使这等偷袭的手段!待本公大军赶到,定要让他付出惨重代价!”说罢,催促大军加快行军速度,继续朝着兖州进发。

而曹操得知伏兵初战告捷,心中大喜,对麾下众将夸赞道:“诸位打得好!这一战,让袁绍知道我曹军的厉害,也让我军士气大振。不过,这只是个开始,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考验。”

随后,曹操依据荀彧、郭嘉的建议,将大部分兵力集中在了官渡一带。官渡地势险要,左边是高山,右边是河流,中间一条大道,是通往兖州腹地的咽喉要道。曹操命士兵们在此处修筑营寨,深挖壕沟,设置鹿角等防御工事,准备在此与袁绍展开一场长期的对峙。

几日之后,袁绍的十万大军终于抵达了官渡。望着对面曹操那严阵以待的营寨,袁绍心中虽有些不屑,但也不敢大意。他下令大军在距离曹营数里之外扎营,同样构筑起坚固的防御工事,一时间,官渡之地,营帐林立,双方的士兵们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大战来临前那紧张压抑的气氛。

袁绍再次召集众将,商议进攻之策。沮授上前说道:“主公,如今我军刚到,士兵们长途跋涉,疲惫不堪,不宜立刻发动进攻。可先派人前去曹营挑战,试探一下曹军的虚实,再做定夺。”

袁绍点头同意,便派了一员将领,率领一队士兵,来到曹营前叫阵。那将领在营前耀武扬威,大声叫骂,言语极尽挑衅之能事。

曹营之中,众将听闻敌军叫阵,纷纷请战。曹操却笑着说道:“袁绍这是想探我军虚实呢,不必理会,传令下去,任他如何叫骂,我军将士都不得出战,违令者斩!”

就这样,任凭袁军在营前叫骂了一整天,曹军始终坚守不出。那袁军将领骂得口干舌燥,见曹军毫无反应,只好灰溜溜地回去复命。

袁绍得知后,心中疑惑,不知曹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而曹操这边,趁着袁军叫阵的时机,又进一步完善了营寨的防御,同时派出更多的细作,去打探袁军的内部情况,寻找可能的战机。

接下来的几日里,袁绍多次派人前去叫阵,可曹操依旧坚守不出,这让袁绍越发心急,他觉得曹操是害怕了,不敢与他正面交锋。于是,袁绍决定改变策略,准备发起一次大规模的进攻,想要一举冲破曹营,打开通往兖州的道路。

他召集众将,下达了进攻的命令:“明日一早,全军出击,务必攻破曹营,若有退缩者,军法处置!”众将齐声领命,各自回去准备。

而曹操这边,通过细作传来的情报,也得知了袁绍即将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消息。他立刻召集荀彧、郭嘉等谋士和众将,商议应对之策。一场关乎北方霸主之位的大战,即将在官渡这片土地上,迎来最为激烈的交锋时刻。

此刻,夕阳的余晖洒在官渡的战场上,映照在双方那密密麻麻的营帐上,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血腥厮杀,铺上了一层悲壮而又绚烂的底色。双方的士兵们都在紧张地准备着,他们知道,明日,便是生死之战,而这场大战的结果,将决定整个北方的归属,乃至影响天下未来的局势走向。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