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整个皇宫己经开始热闹起来了。
宫女和太监手捧着红彤彤、缀着流苏的灯笼,悬挂在屋檐下。
鲜艳的灯笼,让即将到来寿宴,增添了几分的喜庆。
御膳房那边,大厨们准备食材和切配料,都己经忙不过来了。
炉灶上,各式各样的珍馐百味逐渐成型。
为了今晚这场盛大的寿宴,他们可是做足了准备。
漱芳斋内。
紫薇想着,她势必要借太后寿宴,重夺太后与皇上的欢心。
临近中午,方宁才开始筹备太后的生辰礼物。
“紫兰,你将蛋黄与蛋白分开,然后用力搅拌蛋白,打发成奶白色的糊状,就行了。”
说罢,又转头看向秋花,“秋花,你去烤一个面包胚子,火候要掌握好,千万别烤糊了。”
安排妥当后,方宁将淡奶油与巧克力倒入碗中,手持几根筷子,开始打发起来。
打发好了后,就开始准备芒果、香蕉、草莓块。
这些草莓,是从院子里采摘来的。
在清朝这个时期,本不应有草莓的。
她刚穿越过来时,就从商城里买了草莓种子,偷偷种在院子里。
起初,紫兰和秋花也不懂方宁在院子里种的是什么。
种子发芽、开花、结果,长出红彤彤的草莓后。
方宁就向她们科普:“这果子叫草莓,味道酸甜可口,特别的美味,是我从宫外带回来种植的。”
假如皇阿玛太后问起,就说是在宫外找到的新物种呗!
她又不是凭空变出来的,院子里头,可是扎扎实实种着一大片的草莓呢!
待草莓胚子烤好,奶油也打发好了,方宁就开始制作蛋糕。
她将奶油铺在胚子上,这一步特别关键,蛋糕好不好看有没有食欲,就看这一步做的好不好了。
紫兰在一旁,看着“黏糊糊”的东西涂抹在胚子上,忍不住皱起眉头:“格格,这坨黏糊糊的东西铺到上面,真的能吃吗?”
秋花也在一旁附和:“对呀,感觉这味道也怪怪的,而且黑乎乎的,真的能吃吗?”
方宁不禁莞尔一笑:“肯定能吃,这叫巧克力,我出宫时从商队手上买来的,用来制作甜品,味道可好了。”
铺好奶油,方宁又拿起裱花工具,在蛋糕上写了几个大字。
随后,她将切好的水果,摆在蛋糕周围。
最后,插上用巧克力制作的装饰。
不一会儿,一个五颜六色的巧克力蛋糕,便呈现在众人眼前。
紫兰瞪大了眼睛,脱口而出:“好漂亮的东西呀!不敢想象,这是我们做出来的。”
秋花也一脸震撼,连连点头:“我也不敢相信,我们几个人,竟能做出这么漂亮的东西来,格格,这是送给老佛爷的吗?”
方宁点点头:“对呀,这是送给老佛爷的,这个我取名叫生辰蛋糕。”
方宁将蛋糕装入精致的纸盒里,就等着今晚太后的寿宴了。
同时也希望这份礼物,能给太后带来惊喜。
夜幕降临,皇宫万盏灯笼亮起,将整个紫禁城映照的金碧辉煌。
身着华丽官服的大臣们,带着自家公子、小姐,缓缓进入殿内。
方宁身着一袭浅红色旗装,头戴珍珠钗,与她白皙的肌肤相互映衬。
她捧着生辰蛋糕,缓缓步入太和殿。
殿内,弥漫着花香与美食的香气。
太后与皇上高高坐在主位上,多么盛大的一场寿宴啊。
方宁稳优雅地行了个大礼:“小燕子给老佛爷请安,给皇上请安,小燕子恭祝老佛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太后眯起眼睛,语气十分平和:“好,你有这份心意,爱家很满足。”
只要不是以前毛毛躁躁的小燕子,不捣乱她的寿宴,烧了她的法船,她就谢天谢地了。
就在这时,紫薇手捧着一个大盒子,快步迎了上来。
她走到皇上和太后面前,行了个大礼:“紫薇在这儿祝老佛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行礼完毕。
她清了清嗓子,开始吟诗:“华堂烛耀,凤辇临黄道。仙乐奏,祥烟绕。蟠桃凝玉露,寿酒盈金勺。千秋贺,愿祈太后安康好。”
前些天,被紫薇气得够呛的太后,听到这首诗词,额头舒展开了几分,称赞道:“好,紫薇你这首诗词作的挺不错,哀家甚是喜欢。”
在紫薇和方宁还没来的时候,晴儿就己经向太后献上了寿词与贺礼了。
方宁刚一落座,晴儿就坐到她身旁:“小燕子,我都等你好久了,你怎么现在才来呀?你手上拿着的是什么啊?我能看看吗?”
她调皮地将食指放在嘴唇上,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这个我得好好保密,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晴儿佯装嗔怒,轻轻推了方宁一下:“小燕子,你这么神神秘秘的,真是让我好奇的不得了。”
方宁不禁打趣道:“我听说,某人最近跟萧大侠的感情,可是蒸蒸日上哦。”
晴儿听到这话,脸上泛红:“小燕子,你不要乱说话好不好,我才跟他没什么关系呢!是他一首缠着我,而且,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喜欢我呢,搞不好人家心有所属呢。”
方宁听着晴儿的话,突然想起,原剧中晴儿曾为萧剑吃醋的情节。
她要找个机会与萧剑相认,将这个误会彻底解除,让晴儿不再有患得患失的情绪。
晴儿知道萧剑对自己有好感,可萧剑忽冷忽热的,着实令她捉摸不透。
这时,欣荣搀扶着愉妃来到太后和皇上面前。
两人先是行了个礼,而后齐声送上寿词,太后听后,脸上的笑容愈发的灿烂了。
欣荣打开手中的礼盒,一个精美的花瓶映入众人眼帘。
花瓶上,绘着一位妙龄少女,身着简单的浅湖水衣衫,正翩翩起舞着。
欣荣声音轻柔地说:“老佛爷,这是碧波仙子花瓶,此瓶质地温润,色泽透亮,欣荣和愉妃娘娘在这儿,祝愿老佛爷如同仙子一般,青春永驻,福运绵延。”
太后摸着花瓶细细端详,点了点头:“不错,欣荣啊,你和愉妃挑选的这个花瓶,哀家甚是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