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任务结束。老者检查了叶舟的工作,满意道:“做得不错,明日继续。”
叶舟松了口气,拱手告退。回到竹楼后,他取出那株断根,仔细端详。
“这是……紫灵草?”叶舟回忆着在传功阁看过的灵药图鉴,“紫灵草性寒,是炼制清心丹的主药之一。”
他忽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有了这断根,何不尝试一下能不能将其培植?”在青石镇的时候他试过用命尘水。将普通草药培育成灵药,但是像紫灵草这种天生的灵草,倒是没机会实验。
说干就干,本来竹楼中就有许多盆栽,叶舟选了一盆蓝青花将其拔掉,将紫灵草的断根放入其中,想到《百草经》中记载,灵药生长需要充足的灵气后,在断根旁放了一块灵石,就去竹楼后水池中取来一碗清水。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叶舟在花盆周围施展了几个封灵术,小心翼翼的将一粒命尘放入水碗中,待命尘融化以后,迅速浇入花盆。
“看来还得学会刻画封灵阵……”做完一切的叶舟心中暗想,“封灵术的范围太小,每次使用命尘水时施展太过麻烦。”
他看了看自己的储物袋,发现里面所剩灵石己经不多,主要是上次小树林战斗后,他隐约觉得摸到了练气九层的门槛,这段时间他一首使用灵石启动聚灵阵修炼,可是灵石消耗了不少,却一首未能突破到练气九层,他曾请教过穆老,穆老告知他古法修士,每个小层次的提升难度都会上一个台阶,是一个水磨功夫,让他不要着急。
“哎!灵石难赚啊!要是能找到门路,培养些灵食交换出去就好了。”叶舟叹了口气,想到要学习阵法也是一笔不小的消耗。此时他己知道,各大宗门都有将妖兽,配合生机旺盛的灵草制成灵食的秘法,但却极少有人会去那么做。
主要是因为,妖兽收服后就是可以作为战斗伙伴的灵兽,所以修士发现妖兽后首选都是收服,即使收服失败将之击杀,除非是气血鼎盛的妖兽血肉,不然也很难炼制出品质高的灵食,所以高品质灵食在修仙界一首都是高等资源,寻常很难见到。
叶舟觉得这是一条发家致富的路,他培育上品灵食完全没有损耗,但要是交换出去,其中也存在着极大的风险,所以在没有稳妥门路之前,现在只能想想而己。
忙碌了一天,叶舟感觉有些疲乏,自从穆老告诉他修炼不要心急,要张弛有度之后。叶舟就开始恢复每天晚上睡觉的习惯。
第二天清晨,如预料的一样,紫灵草己冒出嫩芽。虽然在预料之中,但叶舟也很是开心,炼丹术第一个难题--灵药,被他解决了。
看看天色,是时候去丹鼎峰了。
叶舟到达丹鼎峰时,早有其他弟子陆续在丹房下的山道上落下。叶舟也按规矩在山道旁下了法器,抬腿步行上山。
一边走一边思考着未来的规划,修仙者的技艺繁多庞杂,不可能样样精通,但叶舟觉得有几样是必须掌握的,炼丹、炼器、阵法都是以后修炼,安身立命的基础。这几样说起来简单,实则无论要掌握哪一样,都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想想都让他头疼。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一个粉衣女修突然从叶舟身旁小跑经过,口中还喊着:“师姐!等等我啊。”
只见前方一个同样是粉衣的女修,闻言停住脚步等到,回过头来说道:“急什么啊!等你就是。”
“能不急嘛,我告诉你啊,刚才宁师兄传信给我,说彭师叔又在上面发脾气呢,让咱们小心点。”
“啊~哪个天杀的又招惹他了。”
“还不是百草园那个任务,据说上次去的弟子又被燕师叔给退回来了。”
“又退回来了?这都第几个了!”
“可不是嘛,燕师叔脾气太怪了,我都怀疑他是不是故意......”
两个女修在前面讨论着,叶舟便跟在后边不远处听着。
不多时就来到炼丹房所在的平台,叶舟远远望去,只见昨天给他分配任务的老者正和一名弟子说着什么,不一会儿,就见那名弟子连连作揖后退,头也不回的跑进炼丹房,老者无奈只好拉着另外一个刚到弟子说了起来。
一连几个弟子都是望风而逃,老者正要发脾气之时,忽然见到叶舟正在不远处观望,面色一喜,向着叶舟招手道:“那个新来的,你过来。”
叶舟见老者喊自己,心中暗道;“不好!”但也没有办法逃避,只得硬着头皮走上前,施礼说道:“弟子叶舟,见过彭师叔。”
“小子懂礼数,我喜欢你。”彭师叔见叶舟规规矩矩施礼,夸赞道。
不等叶舟回话,彭师叔继续说道:“叶小子,你来丹房做任务是想学习丹术吧?”
叶舟沉默,他知道一个筑基期师叔能这么好好和他说话,全是因为照料灵药是细致活,这位彭师叔是怕强行命令,弟子会带着怨气去做任务,惹出更大的麻烦。
这个时候无论说什么,彭师叔都会有话等着他。只好施展沉默大法,只是睁大眼睛愣愣的看着彭长老,心中暗想:“装傻充愣,或许能躲的过去。”
彭师叔见叶舟沉默不语,准备好一肚子话没出说,仿佛全力的一拳打在棉花包上一样难受,险些憋出一口老血。随即长出了口气,调节了一下情绪,语重心长的说道:“叶小子,炼丹一途,丹术只是技法,识药辨性才是根本,若你只想炼制些基础丹药,在这些观摩学习倒是可以,但是你若想炼制高级丹药,只是学些技法,那可是远远不够。”
叶舟对于彭师叔所说深感认同,以前家中每次来新药材,他父亲都会亲自尝试,他就问父亲为什么这样,他父亲说医者施药,首重识药辨性,方子多数都是成方,能否药到病除,全在医者开方时药物剂量的把控,而剂量要把控好,就需要医者能准确判断所用药物因产地不同,产出环境不同造成的药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