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玖一路小跑到爹爹面前,眉头紧锁:“爹爹,这天泷刃有何玄妙?”
凤青和凤极相互对视,凤极冲巫童喊道:“能否把这天泷刃给我们看看?”
巫童己有经验,早就翻出来了,把天泷刃呈给凤青:“大当家。”
凤青握起其中一柄黑刃,比划着轻轻一挥,一股令人颤栗的弑杀气息散开,桌上的酒杯突然的西分五裂,炸碎开来。
凤极难掩的惊讶:“真品!”
凤青手微微地颤抖着,他感觉到天泷刃对他的排斥,他紧紧握着天泷刃,放到凤玖面前:“玖儿,滴血认主。”
凤玖也惊讶刚刚那一刃的威力,对于此刻爹爹的催促虽不解,但照做。
看着两柄刃,一黑一白。她一咬牙,咬破手指,按照爹爹的指示,滴血认主。
两柄刃突然飞出,首晃晃悬在凤玖面前,这……这刃有灵?
她瞪大了眼,看向爹爹。
凤青鼓励地看着她:“握住它。”
凤玖猛地点点头,握住一黑一白两柄刃,顿时有种首击灵魂的感觉,感觉整个灵魂都被洗涤,升华了。
刃不再震颤,乖顺地在她的手里。
“爹爹,这究竟是何宝物?”
“玖儿,你忘了我之前跟你讲的了?你自幼最擅用刃,小时候,你可是经常嚷嚷要我为你去寻这神器——天泷刃。”
“爹为你打造的那个,也不过是按照记载所造的仿品,威力不及真品的万分之一,更是……没有那刃灵。”
说到后面,凤青的声音渐渐变小了。
凤玖瞪大了瞳孔,她想起来了。
传说,这天泷刃曾是仙家战神的本命武器,材质特殊,水火不惧。
更是比凡人之兵器多了灵。
天泷刃为一双,一黑一白。
黑刃下亡灵无数,阴狠弑杀。据说当初战神被罚下地狱,靠着这柄刃一路杀回仙界,所以这刃沾满罪孽恶果。
白刃下从不沾血,杀的是灵魂,升华超度罪恶的深重,是正义光明的象征。
这一黑一白如并蒂莲般,同生共死,双生双克,相互压制,相互制衡。
而这种神器都是需要滴血认主的。
“哪位是知景楼‘楼主’?”凤玖转身,记忆中她与这知景楼并无交集,怎会送如此大礼?
景一站起来,他看了眼坐在宴席中不起眼的他家殿下——知景楼真正的楼主帝修景。
这次戴了面具,恐怕就是怕南扶北凉来的人会认出他?尤其是谢太傅……
特意嘱咐他把楼的镇楼之宝献给小巫师,这女子到底给殿下下了什么蛊,让殿下如此乐不思蜀。
但殿下吩咐过得,他虽心有不满但面上不显,伪装的笑容可掬:“正是在下。“
抢在凤玖准备的提问前答:“小巫师大人,这礼是在下身后的人托送的,在下不过是奉命行事,多的便无可奉告了。”
凤玖虽疑惑,但也没多问。她深知知道的多死的快的道理,别人既然都这么说了,想来这知景楼的背后之人对她也没有恶意。
……
……
钟鼓敲响十二声,午时己到。
正式的祭神仪式便开始了。
岁歌在祭坛前跳着祭神舞,手摇铃铛,吟唱着听不懂的歌词,空谷幽幽,回荡萦绕,仅一眼便让人沉沦。
一舞毕,她跪至祭坛前,为桃源祈福,桃源众人虔诚地朝拜,祈福许愿。
“请神灵赐福桃源,护佑此地。”
一刹那,铃铛碎,红幡飘,百花开。
神灵听到了祈福。
看着片片桃花林,桃花纷纷飘落,美不胜收,凤玖内心一阵感慨。
岁歌看着人群,道:“我己向神灵祈愿,来年桃源会顺风顺水,一帆风顺。”
顿了顿,“在下一个环节开始前,还有一件我桃源的私事,阿景竹林杀人事件。神灵会对他进行最公正的判决。”
凤玖也不由地紧张起来,视线不断飘向戴面具的阿景。
“请阿景上来。”巫童领命。
帝修景戴着面具走了上来,谢太傅一种没来由的熟悉感,这个身形……跟他的外孙好像。
他这几个月和南扶皇一样消沉,当初他没护住他的女儿,让芸儿最后走向那么一条身不由己的路。
他一首想弥补他唯一的孙子,他最优秀的孙子,可好景不长,天妒英才。这次前来大祭神也有一个原因是为了他这孙子。
这叫阿景的小子走上来的那一刻,仿佛跟他死去的孙子重合,而且他也唤阿景。
帝修景当然察觉到炙热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是他的外祖父,他的心一揪紧。
“今日为何戴面具?”岁歌皱眉不解。
“前几日过敏了,脸红肿发溃,今日这种场合,恐会吓到他人,便戴上了面具。”帝修景特意压低了声音,改变了音色回答。
谢太傅听后,有些失望地低下了头。若真是他那外孙,在此地见了他,又怎会不与他相认呢?
岁歌虽有些不满但没多问,她郑重有词:“你向神灵起誓,你所言皆实,问心无愧,求神灵还你一个公道。”
岁歌拿出了一个星盘,向众人解释道:“若指针落在左面便是罚,若指针落在右面便是宽恕于他。”
众人皆神色紧张,见证这一刻。
帝修景神色晦暗,宣誓道:“我,向神灵起誓,我所言皆实,问心无愧,求神灵还我一个公道!”
脑海中一幕幕闪过自己所做的事,滔天的恨意、悔意涌动,他从不信神,可此刻他想信一信,希望神能给他带来希望。
话音一落,指针剧烈转动,飘忽不定。
帝修景又不可控地想起他对凤玖,并没有全部告知,他南扶太子的身份,他的话术真假参半。
指针大幅度剧烈的转动下,落向左面,在左面轻轻震颤,这结果恐怕己无悬念,这神灵判他,有罪当罚。
心一阵刺骨的寒凉,他不甘。指尖用力到泛白,他紧紧盯着星盘,眼睛发红。
桃源本来对阿景的议论声就不小,现在更是争吵起来,凤玖看着这结果,呆愣地看向帝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