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18章 校园实践的新征程

执掌风 西霖时巴 2534 字 2025-05-18

经历了学术交流活动的思维碰撞后,宋诗韵和傅嘉祺对各自领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他们决定将所学运用到校园实践中,为学校和同学们带来更多实际的改变。

宋诗韵打算利用自己在文学创作和组织活动方面的经验,在学校创办一份全新的文学刊物。

她希望这份刊物能够成为同学们展示文学才华的专属平台,打破传统文学创作局限于大赛和文学社内部的局面,让更多热爱文学的同学参与进来。

说干就干,宋诗韵首先在学校发起了关于创办文学刊物的问卷调查,了解同学们对刊物内容、风格和主题的期望。

调查结果显示,同学们对诗歌、散文以及校园故事类的内容兴趣浓厚,同时希望刊物能具有一定的互动性,如设置读者评论和投稿交流板块。

根据调查结果,宋诗韵制定了详细的刊物策划方案。

她积极招募编辑团队,从文学社中挑选了一批文笔优秀、有创意的同学加入。

大家分工明确,有的负责稿件收集,有的负责排版设计,还有的负责与学校相关部门沟通刊物的审批和印刷事宜。

然而,创办刊物并非一帆风顺。在稿件征集初期,收到的投稿数量并不理想。

同学们似乎对这个新事物还持观望态度。为了鼓励大家投稿,宋诗韵和编辑团队在校园内举办了多场创作分享会,邀请学校里的文学老师和写作达人分享创作经验和技巧,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热情。

同时,他们还设立了一些有趣的主题征文活动,如“校园最美瞬间”“我的青春故事”等,吸引了不少同学参与投稿。

另一边,傅嘉祺则把目光投向了校园的节能减排项目。他结合科技社团在智能环保监测设备上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在校园公共区域安装智能能源监测与控制系统的想法。

这个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教室、图书馆等场所的用电、用水情况,并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智能调控,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傅嘉祺向学校后勤部门详细阐述了这个项目的可行性和预期效果。后勤部门对这个想法表示认可,并给予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设备安装和师生使用习惯改变的难题。

一些老旧教学楼的线路布局复杂,给智能监测设备的安装带来了很大困难。

傅嘉祺带领科技社团成员,深入教学楼进行实地勘察,与学校的电工师傅一起研究解决方案。

经过反复尝试,他们找到了一种既能最小程度破坏原有线路,又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安装方法。

此外,为了让师生们更好地接受和使用这个新系统,傅嘉祺制作了详细的使用指南,并组织了多场宣传活动。

他和社团成员在校园里设置宣传点,向师生们介绍系统的功能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还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渠道进行推广。

随着时间的推移,宋诗韵创办的文学刊物终于迎来了第一期的发行。精美的排版、丰富的内容以及同学们充满活力的创作,让刊物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泛好评。

而傅嘉祺主导的节能减排项目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校园公共区域的能源消耗明显降低,师生们也逐渐养成了节能环保的好习惯。

在这一系列的校园实践中,宋诗韵和傅嘉祺不仅提升了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为校园文化建设和节能环保事业做出了贡献。

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也更加坚定了用所学为校园、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的决心。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