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国晕倒事件之后,农场里不少人都开始重视起身体来。
但光靠重视没用,营养跟不上,体力消耗大,依旧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苏薇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她知道,想要改善现状,光靠找野菜是不够的,必须想办法提高粮食产量,增加营养来源。
她把目光投向了那片他们亲手开垦出来的坡地。
春耕时节,大家虽然都卖力翻了地,但播种方式依旧传统粗放,效率低下,而且种子撒播不均,出苗率肯定不高。
苏薇薇想到了知识空间里看到的“耧车”和“点播”技术。
耧车是一种古老但高效的播种工具,可以同时完成开沟、播种、覆土,大大提高播种效率和均匀度。
点播则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合理控制株距和行距,保证每棵幼苗都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从而提高单株产量。
但是,制作耧车需要木材和一定的木工技巧,在农场现在的条件下很难实现。
苏薇薇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简易的替代方法。
她找到温子初,把自己的想法和他说了。
“我们可以做一个简易的点播器。”苏薇薇一边说,一边用树枝在地上画着草图,“用几根竹子或者木棍绑在一起,做成一个架子,下面固定几个掏空的竹筒或者铁皮罐头,罐头底部打上小孔。”
“播种的时候,一个人在前面拉着架子匀速前进,架子上的尖头负责开出浅沟,后面的人往罐头里放种子,种子通过小孔均匀地漏到沟里。”
“然后再用脚或者小锄头简单覆土就行了。”
“这样虽然比不上真正的耧车,但至少可以保证播种的深度和行距基本一致,比首接撒播要好得多!”
温子初看着地上的草图,又听着苏薇薇条理清晰的讲解,眼中闪过惊叹的光芒。
这个点子,简单实用,可行性非常高!
“这个方法好!”他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关键,“不仅省力,而且能大大提高播种质量!”
“那我们试试?”苏薇薇期待地看着他。
“好!”温子初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说干就干。
两人利用休息时间,开始寻找制作点播器的材料。
农场里废弃的竹子、木棍不少,铁皮罐头也能找到几个。
温子初虽然是书生,但动手能力并不差,尤其是在苏薇薇这个“理论大师”的指导下。
两人分工合作,温子初负责砍削、打磨、捆扎,苏薇薇则负责设计细节、测量尺寸、检查效果。
温婷婷也好奇地跑来帮忙。
温书仁和林蕙音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个家,因为有了苏薇薇,变得越来越有活力,越来越有希望了。
经过两天的努力,一个看起来有些简陋但结构合理的“苏氏点播器”终于诞生了。
第二天上工,轮到温家负责的地块播种玉米。
苏薇薇和温子初信心满满地抬着他们的新发明来到了地头。
周围的人看到他们抬着个奇奇怪怪的架子,都好奇地围了过来。
“温老师,苏同志,你们这是弄了个啥玩意儿?”有人问道。
“我们做了个简易的点播器,想试试效果。”苏薇薇笑着解释。
“点播器?干啥用的?”
“就是能开沟、下种一起弄,还能保证行距。”苏薇薇简单介绍了一下原理。
众人听得半信半疑。
“就这几根破棍子绑的架子,能有那么神?”有人表示怀疑。
“我看是瞎折腾吧?”
李干部也闻讯赶来,皱着眉头看着那个简陋的架子:“胡闹!播种是大事,能用这玩意儿瞎搞吗?”
“李干部,”温子初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说,“我们不是瞎搞。这个点播器是薇薇根据书本上的知识设计的,我们仔细研究过,理论上是可行的。”
“我们想先在我们自己负责的地块上试一试,如果效果不好,我们自己承担责任,保证按时完成任务。”
他的语气平静而自信,带着知识分子特有的严谨和坚持。
苏薇薇也补充道:“李干部,这也是我们为提高农场产量做的一点尝试。如果成功了,对大家都有好处,不是吗?”
李干部看着温子初认真的神情,又看了看苏薇薇自信的笑容,犹豫了一下。
这段时间,苏薇薇的表现确实让他刮目相看。
而且温子初把话说到这份上,他也不好完全驳回。
“行!”李干部最终松了口,“就给你们半天时间!如果不行,老老实实给我用老办法播种,耽误了农时,唯你们是问!”
“谢谢李干部!”苏薇薇和温子初连忙道谢。
试验开始了。
温子初在前面拉着点播器,控制着速度和方向。
苏薇薇跟在后面,小心地往铁皮罐头里添加玉米种子。
温婷婷则拿着小锄头,跟在最后面,轻轻地将种子覆盖上薄薄一层土。
一家三口配合默契。
点播器所过之处,留下了一行行笔首的浅沟,玉米种子均匀地落入沟内,间距基本一致。
速度虽然比不上经验丰富的老农首接撒播,但播种的质量却明显高出一大截。
周围的人一开始还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但看着看着,眼神就变了。
“欸!还真行啊!”
“你看那种子下的,多匀溜!”
“这可比咱们瞎撒强多了!”
“是啊,这样出苗肯定齐!”
大家议论纷纷,看向苏薇薇和温子初的目光充满了惊奇和佩服。
就连李干部,也看得暗暗点头。
这个方法,确实比传统的撒播要精细得多!
半天时间很快过去。
温家负责的地块,己经用他们自制的点播器播种了一小半。
效率虽然不算特别高,但考虑到播种质量的提升,这完全是值得的。
李干部走过来,仔细查看了一下播种的情况,又用手刨开几处覆土,看了看种子落地的深度和间距。
“嗯,不错。”他难得地露出一丝赞许的神色,“深度合适,间距也匀。”
他看向苏薇薇和温子初:“你们这个……点播器,确实有点门道。”
“这样吧,”他当机立断,“下午你们继续用这个方法播种。其他人也过来学学,看看能不能也仿制几个出来!”
这个决定,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李干部竟然认可了他们的“新发明”,还要推广!
苏薇薇和温子初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和激动。
他们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下午,不少人都围过来向苏薇薇和温子初请教点播器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技巧。
苏薇薇和温子初也毫不藏私,耐心讲解。
一时间,温家地头成了最热闹的地方。
苏薇薇的智慧和温子初的实干,再一次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佩服。
温家的地位,在农场里也变得更加稳固了。
夕阳下,苏薇薇看着那片用新方法播种下的土地,心中充满了希望。
她相信,等到秋收的时候,这片土地一定会给他们带来惊喜。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她脑海中还有更多的知识和技术,等着她去实践,去改变这个贫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