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华的倒台,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虽然猛烈,却也荡涤了汉东官场的污泥浊水,使得整个政治生态为之一新。
常务副省长这一关键职位的空缺,以及何建华长期盘踞的金融、国资等领域出现的权力真空,立刻成为了汉东各方政治势力关注和争夺的焦点。
一场围绕“后何建华时代”权力格局重组和“利益蛋糕”重新分配的暗流,开始在平静的表面下,悄然涌动。
省委书记易学习,对此自然是洞若观火。
他深知,何建华的倒台,虽然清除了一个政治上的不稳定因素,但也打破了省内原有的权力平衡。
如何在这种新的形势下,重新构建一个稳固、高效、并且能够为己所用的权力架构,是他当前面临的首要课题。
“祁书记,何建华虽然倒了,但他的影响,在短期内,恐怕还难以完全肃清。”易学习在一次与祁同伟的单独谈话中,意有所指地说道。
“特别是他在金融系统和国资领域,经营多年,关系网盘根错节,留下来的摊子,也需要我们认真清理和整顿。”
祁同伟点头:“易书记说的是。何建华的问题,确实触目惊心,影响恶劣。”
“我们必须以此为戒,深刻反思,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堵塞监管漏洞,坚决杜绝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易学习微微颔首,目光深邃地看着祁同伟:“同伟同志,你在海州推动的国企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省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我看,省里空缺的常务副省长这个位置,以及分管金融、国资等领域的工作,由你来挑起担子,应该是比较合适的。”
易学习的这番话,虽然说得轻描淡写,但在祁同伟听来,却不啻于一声惊雷。
他没想到,易学习竟然会主动提出,让他来接任常务副省长,并执掌金融、国资这两个何建华曾经的核心权力领域。
这无疑是对他能力的高度肯定,也是对他政治地位的巨大提升。
但祁同伟也深知,这个位置,责任重大,也充满了风险和挑战。
金融和国资领域,历来是腐败问题的高发区,也是各方利益交织最复杂的领域。
何建华虽然倒了,但他在这些领域留下的烂摊子,以及那些隐藏在幕后的利益集团,绝非易与之辈。
如果自己贸然接手,一旦出现任何纰漏,很可能就会成为别人攻击的靶子。
祁同伟沉吟片刻,谦逊地说道:“感谢易书记对我的信任和看重。”
“只是,我目前担任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同时还要兼顾海州的国企改革,精力上恐怕有些分身乏术。”
“而且,我对金融和国资领域的具体工作,也缺乏系统的经验,担心难以胜任如此重要的职务。”
易学习似乎早就料到祁同伟会有此一说,微微一笑,道:“同伟同志,你的能力,我是了解的,也是信任的。”
“至于精力问题,我们可以调整一下分工嘛。”
“政法委书记的工作,可以考虑由其他同志来接任,你也好集中精力,主抓经济和改革方面的工作。”
“至于经验问题,我相信,以你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很快就能上手。”
“而且,你不是还有林轩同志这位高参吗?有他在你身边辅佐,我相信,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你们。”
易学习的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达了对祁同伟的信任和支持,也巧妙地暗示了,他希望祁同伟能够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和改革领域。
祁同伟心中雪亮,易学习这是在下一盘大棋。
他既要借助自己的能力,来收拾何建华留下的烂摊子,推动汉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也想通过调整自己的分工,来进一步优化省委内部的权力结构,达到一种新的平衡。
“既然易书记如此信任我,那我愿意接受挑战,为汉东的改革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祁同伟最终还是接受了易学习的提议。
他知道,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如果他能够成功地在金融和国资领域打开局面,做出成绩,那么,他在汉东省的政治根基,将更加稳固,未来的发展空间,也将更加广阔。
与林轩商议后,祁同伟更是坚定了这一想法。
林轩分析道:“祁书记,易书记让您主抓金融和国资,这确实是一步险棋,但也是一步高棋。”
“这两个领域,虽然问题多,风险大,但同样也是最能出政绩,最能体现您能力的地方。”
“一旦您能在这里站稳脚跟,做出成绩,那么,您在省内的声望和影响力,将无人能及。”
“至于政法委书记的位置,暂时放一放,也未尝不可。”
“毕竟,您在政法系统己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赵东来等同志,也足以胜任日常工作。”
“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在经济领域,打一场漂亮的攻坚战,为汉东的未来,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祁同伟点头:“林轩,你的分析,与我不谋而合。”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放手一搏,好好地把汉东的金融和国资,整顿一番,让那些隐藏在幕后的蛀虫,无处遁形!”
很快,省委常委会就通过了关于祁同伟任职调整的决定。
祁同伟正式出任汉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分管发展改革、财政、金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核心经济部门。
原省委政法委书记一职,则由一位从外省交流来的,履历清白、作风正派的老同志接任。
这一系列的人事调整,在汉东官场再次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所有人都知道,祁同伟这位迅速崛起的政治新星,己经成为了汉东省名副其实的“二号人物”,在经济领域的权力,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那些曾经对祁同伟心存疑虑,或者试图挑战他权威的势力,如今都不得不重新评估形势,调整策略。
而那些真心希望汉东能够发展得更好的干部群众,则对祁同伟寄予了厚望,期待他能够像在京州和科技城那样,再次创造奇迹,为汉东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祁同伟履新常务副省长后,并没有急于烧“三把火”,而是首先在林轩的协助下,对全省的金融系统和国有资产状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细致的摸底调研。
他要先摸清家底,找准问题,才能对症下药,精准施策。
林轩则利用自己掌握的“政坛弈理”和信息渠道,为何建华时期遗留下来的各种金融风险、国资流失黑洞、以及隐藏在幕后的利益输送链条,绘制了一幅清晰的“藏宝图”。
这张“藏宝图”,将成为祁同伟接下来在金融和国资领域,进行反腐倡廉、深化改革的“精确制导武器”。
与此同时,海州市的国企改革,在孙志强的强力推动下,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海钢集团与华南钢铁的战略重组,顺利完成签约。
新的海钢集团,不仅获得了宝贵的资金注入,更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团队,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其他几家问题国企的改革重组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海州的经济,因此呈现出强劲的复苏态势。
孙志强也因为在国企改革中展现出的卓越能力和坚定决心,赢得了海州干部群众的广泛拥护,其在海州的地位,日益稳固。
这一切,都为祁同伟在全省范围内,推动更大规模的金融和国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然而,林轩却提醒祁同伟,越是在这种看似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
“祁书记,何建华虽然倒了,但他背后的那些利益集团,绝不会甘心失败。”林轩说道。
“他们就像一群隐藏在暗处的饿狼,随时可能在我们放松警惕的时候,扑上来,给我们致命一击。”
“特别是在金融和国资这两个涉及到巨大利益的领域,他们的反扑,可能会更加疯狂,更加不择手段。”
祁同伟眼神一凛:“你说得对。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严防死守,绝不能给他们任何可乘之机。”
林轩微微一笑:“祁书记放心,我己经为他们准备好了一张‘天罗地网’。”
“只要他们敢露头,我们就一定能将他们一网打尽,连根拔起!”
汉东的政坛,在经历了何建华倒台和权力洗牌的阵痛之后,似乎迎来了一个短暂的平静期。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平静的背后,正酝酿着一场更加激烈、更加凶险的暴风雨。
祁同伟和林轩,这对黄金搭档,己经站在了新的战场之上,准备迎接来自金融和国资领域那些“硬骨头”的挑战。
他们能否再次创造奇迹,将汉东的经济,带上一个新的台阶,所有人都拭目以待。
而林轩,也己经开始为这场即将到来的“金融国资攻坚战”,精心布局,运筹帷幄。
他要帮助祁同伟,不仅要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更要通过这场战争,彻底改变汉东的经济格局,为汉东的长远发展,奠定坚不可摧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