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刚刚掌握暗劲的武者,每次施展都要精神高度集中,全身发力,给身体造成的损耗不小,若是攻击落空,很可能会被对手趁机拿下。
接下来的化劲没什么可施展的,跟太极中用来卸力的化劲技巧不同,作为一种境界,化劲指的是全身任意部位都能发力,也指将暗劲练到至柔至顺的境界。
所谓“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羽毛和苍蝇落到身上,无论后背还是脑门,可以发力震飞出去,技巧更熟练些,可以直接将苍蝇蚊子都震死。
但发出去的劲力并不强,即便有了灵力加持,通过后背勃发的劲力也不到汤屏全力挥拳的十分之一。
国术的境界跟其它玄幻、修真中的境界划分不同,它代表的是技法的提升,而非自身素质的升华。
理论上,一位明劲武者也能打死化劲宗师,只要身体素质够强,完全能一力降十会。
当然,化劲宗师对劲力的把控达到了细致入微的地步,可以做到手持铁枪去戳落在玻璃上的苍蝇,只戳爆苍蝇而不伤到玻璃,落到实战中,通过掌控每一丝劲力的变化,足以应对身体素质数倍于自己的对手。
“最后是丹劲。”
明劲、暗劲、化劲都有现实基础,存在阐述武理的书籍,甭管过去的武术高手能不能做到,至少他们把理论写明白了。
但丹劲就纯粹属于小说家的幻想,汤屏也是靠着自己琢磨领悟出来,也不知道跟原版中的设定是否相同。
他当即放松全身,化作“抱丹坐胯”的姿势,身体的重心凝聚一点,位于小腹下三寸丹田处。
刹那间,他全身的气血、劲力、精神都跟着凝聚起来,宛若凝成一颗圆坨坨的金丹。
下一刻,骤然收缩在丹田一点的气血、劲力陡然化点为圆,暴涨开来,回到各个部位。带动全身发力,身上的所有肌肉都运转起来,将力量汇聚一处,连带着灵力一起从汤屏的掌心迸发!
轰!
狂暴的劲力呼啸荡出,如同一辆无形的压路机,将前方的障碍物尽数碾碎,包括残存不到一米的石柱,也是当场爆碎,化作齑粉四溅。
这一掌击出后,汤屏就生出了身体被抽空的虚弱感,气血也在激烈的翻腾,好在身体足够强壮,倒是没有头晕目眩。
等他恢复后稍作内视,赫然发现体内灵力已经随着刚才的那一掌被消耗殆尽。
“比暗劲还夸张,平时我抱丹一击,掌劲顶多击出三米,超出三米就会消散,而且威力跟全力一掌没有区别,可刚才的一掌,论威力已经超出常识的范畴,就跟拳皇角色放大招一样,但耗蓝也是相当严重。”
汤屏稍作评估,在灵力的加持下,暗劲的威力增强十倍,丹劲增强数十倍,且跟灵力消耗成正比,若说前者是绝招,后者就是极招。
而且直觉告诉他,自己用的是最粗糙的运灵技巧,只要进行调整,就能提升灵力的使用效率,等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称之为武学招式。
“以此为基础,弄个一阳指、降龙十八掌应该不成问题。”
汤屏转念又想,若按照《龙蛇演义》的设定,丹劲后还有罡劲和见神不坏两重境界,若是自己能练出来,或许还能将灵力发挥出更强的效果。
“不过,对于怎么练出罡劲,目前一点思路都没有,近期还是把精力放在用灵力配合暗劲和丹劲上吧。”
第二卷 邪教教主 : 第一百六十章 喊招式名的意义
接下来的一个月,汤屏过上了充实的修行人生,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刚发现身体具备特殊运动天赋的那段时光,沉浸在不断探索、不断变强的正向循环中,什么卧底任务都被他抛诸脑后。
一般而言,他会先尝试灵术,等灵力消耗到只剩四分之一,再去琢磨灵力和武学的结合。
单说结果,汤屏发现自己最擅长的是水系和木系灵术,而这两类恰好以治疗、辅助系为主,和“沙弥”的灵能“善根萌发”堪称天作之合,不仅学起来飞快,而且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只需消耗别人一半的灵力。
反过来讲,这也意味着他的能力严重偏科,缺乏战斗类技能,单论灵术只能当一个后勤。
对于不该存在的额外灵能“三眼真曜”,汤屏已经摸索出了鉴定谎言、侦查人物信息、窥探灵格情报的效果,必须承认,这三项功能都非常实用,相当于料敌先机,还没开始战斗就已经有了三分胜算。
但对于心心念念,可能是唯一攻击手段的“真阳之火”,却是毫无进展,原因很简单——灵力不足。
哪怕汤屏将状态调整到最佳,消耗全部的灵力也无法施展,连一朵火苗都冒不出来。
对此,他只能自我安慰,某种意义上证明了“真阳之火”的强大,等将来晋升二转,想必就能当成绝境翻盘的王牌来使用。
至于灵力武学,汤屏原本做好花费数月乃至数年的心理准备,毕竟从无到有创造一门武功本就是非常困难的事,何况将灵力和武功结合在一起,过去从未有人尝试过,这是一条没有前人开辟过的道路。
但出乎意料的是,当他尝试这么做时,各种奇思妙想纷至沓来,完全没有那种无从着手的枯涩感。
而且,每当他对构思出来的运劲技巧进行试错时,往往不出三次就能发现正确的方法,这跟武学天赋没有关系,纯粹是运气——后续调整运劲技巧的细节,使之更加契合自身,才是武学天赋的用武之地。
一次两次倒也罢了,次次如此,汤屏不禁生出一种“时来天地皆同力”的感觉,就好像“天”也在期待着有人能创造出灵力武学,于是对他这位先行开创者降下好运,让他事事顺心。
所谓“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大抵如此。
区区一个月的时间,居然给他捣鼓出了两门像模像样的灵力武学。
他十分怀疑,最早创造灵术的那批人也享受到了类似的待遇,否则凭什么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从无到有建立起一个像模像样的灵术体系?
考虑到最初的那批灵能者肯定会优先探索幻真界,摸索灵能的使用,只有在形成一定的规模后,才会有空闲去创造灵术,那么真正发展灵术的时间恐怕只有十年。
如此高的效率,足够羞煞那些玄幻、仙侠小说里,动不动就花数十年光阴创造一门武功的角色。
此外,汤屏还在幻真界发现一个匪夷所思的规律。
“梵轮破界!”
只见汤屏骈指向天,灵力衍化罡风缠绕指尖,形成罡劲螺旋交织,高速旋转下发出嗡嗡的声响,随着他向前一点,螺旋劲气离手,呈金色“卍”字印射出,破空时发出金铁交鸣之声,同时又有金光刺目遮挡视线。
指气命中前方石壁,留下将近半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