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节刚叩响桌面,金属保温杯里的浓茶还腾着热气,陈粉丝就撞开了办公室门。他卫衣上“国风护卫队”的烫金队标歪在胸前——正是上周对抗韩娱舆论战时,粉丝团连夜赶制的战服。
“墨哥!韩娱那帮人给艺人发威胁信了!”陈粉丝的喘息里带着跑动后的颤音,手机屏幕还亮着聊天记录,“说敢参加音乐节就全网黑料轰炸,连李婉清工作室门口都被堵了跟拍记者!”
茶杯在桌面磕出闷响。我想起三天前秦赞助商拍在桌上的追加赞助合同,想起采石场老匠人握着我手时,掌心那道复原编钟留下的烫疤——韩娱这是要掐断最后一根琴弦。
“通知天台集合。”抓起椅背上的黑色卫衣,衣摆扫过桌角那叠《韩娱黑幕曝光》的报纸,头版老匠人敲编钟的照片右下角,“犯我文化者”五个朱砂字红得滴血。
天台的风卷着未及清理的“守护国风”灯牌残片,杨主编正对着手机说话,腕间佛珠随着手势晃动:“对,就把上周曝光的非法用工名单发给各艺人工作室,附一句‘他们连清洁工都装监听器’。”——这招借势打力,正是他在舆论战时屡试不爽的战术。
“三个方向。”我踩住被风吹跑的策划案,魏策划人立刻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本,封皮还贴着采石场手绘平面图,“第一,婉清那边我来联系,她刚在非遗纪录片里出镜,国风歌手圈正盯着她的动向。”想起纪录片里她穿汉服弹奏复原箜篌的镜头,点击量破千万的那条弹幕写着“这才是该上热搜的明星”。
“第二,把秦总追加的两百万赞助拆成‘国风扶持基金’。”目光扫过魏策划人本子上画满的问号,补充道,“每个参演歌手都能申请非遗合作项目,韩娱能砸威胁,我们就捧情怀——上个月被黑幕搞下台的选秀歌手,现在正缺这样的机会。”
陈粉丝突然举起手机:“墨哥!李婉清发朋友圈了!”屏幕上是她与三位古风圈大佬的合照,配文“谁说国风无人?48小时后,等你来听千年平仄”,定位显示在市郊的采石场——那里的舞台钢架,此刻正由退伍老兵带领的锣鼓队看守着。
电话在掌心震动,来电显示“沈砚冰”。这位曾在韩娱练习生时期被打压的独立音乐人,声音里带着我熟悉的犹豫:“林墨,他们说要曝光我当年被退团的‘黑历史’……”
“你还记得纪录片里那个做尺八的张师傅吗?”我望向远处正在吊装的青铜编钟模型,“他为了给你那首《关山月》配器,在工坊熬到视网膜出血。现在全网都在等你带着非遗乐器站上舞台——而韩娱害怕的,正是这种能让千年乐器开口说话的力量。”
长久的沉默后,听筒里传来纸张翻动的窸窣声:“我刚签了三个同样被威胁的音乐人,他们说……想看看采石场的月亮。”
挂断电话时,杨主编正把新打印的艺人联络表拍在石桌上,名单末尾赫然列着三个曾经递过解约函的名字。“韩娱的威胁信附带了他们买凶砸场的监控截图。”他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镜片反光里是采石场方向腾起的烟尘,“现在这些艺人工作室,正把截图当护身符呢。”
接下来的48小时,会议室成了战场指挥部。李婉清的人脉网像涟漪般扩散,每个被联络的歌手都会收到两份文件:一份是韩娱历年来打压原创音乐的证据链,另一份是采石场舞台的3D效果图——环形山谷的声场设计图上,清楚标着每位歌手的专属非遗乐器站位。
魏策划人制定的“国风扶持计划”刚在官微发布,就收到上百份报名申请,其中不乏在舆论战中被韩娱牵连的独立音乐人。陈粉丝带着粉丝团制作的“歌手守护名单”扫楼,每个艺人门口都放上印有“犯我文化者,虽远必诛”的定制灯牌——正是第47章里让韩娱高管头疼的同款标语。
当沈砚冰带着七位音乐人出现在公司门口时,他们身后跟着扛着摄像机的纪录片团队。“我们打算全程跟拍筹备过程,”沈砚冰晃了晃手里的古琴,琴尾刻着新描的朱砂铭文,“让那些躲在阴影里的人看看,国风不是资本能剪断的琴弦。”
暮色漫上采石场时,我站在尚未完工的舞台上,手机突然弹出韩娱官微的最新动态:“某些人妄图用‘情怀’绑架艺人。”配图是被撕毁的宣传海报——但他们没拍到的,是海报残骸下新贴的粉丝手绘:无数汉服小人举着灯牌,在废墟上重建起飞檐斗拱的舞台。
电话在此时响起,熟悉的机车引擎声盖过电流杂音:“林墨,我是老秦。”秦赞助商的声音带着少见的兴奋,“刚收到消息,韩娱旗下三个艺人偷偷联系我,说想以‘非遗体验官’身份参演——他们居然把威胁信翻译成英文,当合作邀约发过来了!”
风掠过山谷,传来远处锣鼓队排练的声响。指尖划过手机里存着的第47章舆论战时的粉丝加油视频,中学生的琵琶、外卖小哥的哼唱、海外游子的灯牌,此刻正化作具象的力量,在每个歌手的琴弦上震颤。
沈砚冰忽然指着山谷下方:无数光点正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移动,像散落的星辰汇聚成河。那是提前赶来布置应援的粉丝,他们举着的,正是被韩娱撕毁的海报同款——只不过这一次,每幅海报角落都多了行手写小字:“你撕毁的,是千万人共同的热爱。”
手机震动,李婉清发来最后确认名单,末尾附了句:“别忘了,我们还有最锋利的武器。”——是的,在舆论战中觉醒的国风守护者们,在非遗纪录片里红了眼眶的观众们,在每一次打压中反而更紧密的团队,此刻都成了这场战役最坚固的防线。
当第一盏舞台灯照亮环形山谷时,我知道,韩音乐巨头永远不会明白:他们能威胁歌手的事业,却威胁不了刻在血脉里的文化共鸣;能撕毁纸质的海报,却撕不毁千万人心中己经搭建完成的精神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