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村的忙碌并未停歇。
田地里,绿色的蔬菜幼苗在阳光下舒展着嫩叶,一望无际。
新租下的荒地经过村民们挥洒汗水的清理和翻整,己经露出了黑色的沃土。
合作社的规模一天天膨胀。
苏梦瑶站在田埂边,看着眼前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脸上带着笑意。
可笑容深处,又藏着一丝忧虑。
合作社发展得太快了。
从最初的几十亩地,到现在几百亩甚至更多的规模,管理难度呈几何级数增长。
她和张桂花虽然尽心尽力,但毕竟缺乏专业的知识和经验。
仅仅是人员调配、种植计划、病虫害防治、采摘后的处理等等,就己经让她们焦头烂额。
更别提未来的市场销售、品牌建设这些更复杂的事情。
她们的精力己经快要到极限了。
苏梦瑶明白,只靠村里现有的力量,根本无法支撑合作社持续高效地发展。
她需要更专业的人。
她找到叶凡的时候,他正在诊所里教郭雪怡认识穴位。
郭雪怡垂着头,认真地听着,偶尔抬眼看他时,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
“叶凡。”
苏梦瑶轻声唤道。
叶凡转过身,看到苏梦瑶略显疲惫的脸,示意她坐下。
郭雪怡识趣地站起身,抱着笔记本走到一边,但耳朵却竖了起来。
“怎么了?看你好像有点累。”
叶凡温声问道。
苏梦瑶叹了口气。
“合作社的事情。”
“发展太快了,我和桂花姐都快忙不过来了。”
她看着叶凡,眼神带着恳切。
“叶凡,我们得引进一些专业的管理人才。”
“有经验的人,能帮我们把合作社管理得更规范,效率更高。”
“也能为将来进一步扩大规模做准备。”
叶凡听着,眉头微微皱起。
引进人才。
这是他早就预料到的事情。
但他知道,这事在村里可能没那么容易。
“你的想法很好。”
“这确实是下一步必须要做的事情。”
叶凡点了点头,肯定了苏梦瑶的提议。
“规模大了,管理跟不上,反而会出问题。”
“需要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
“你先去准备一下,把具体的需求和方案整理出来。”
“我们召开个村民大会,把这个事情跟大家说一下。”
苏梦瑶听到叶凡同意,心里松了口气。
只要他支持,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她立刻行动起来,开始准备村民大会的资料。
几天后,村民大会在村委会大院里召开了。
村里老老少少都来了,挤满了院子。
大家脸上带着丰收的喜悦,也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叶凡站在临时搭起的小讲台上。
他先是总结了合作社这段时间取得的成绩,提到村民们收入的增加,引来一阵阵掌声。
接着,他话锋一转,开始讲合作社目前面临的问题。
“我们的蔬菜种得越来越多,地也越来越广。”
“现在光靠梦瑶和桂花姐,还有大家伙儿的帮忙,管理上己经有些吃力了。”
他顿了顿,环视西周。
“为了让合作社能继续做大做强,让大家的收入更高更稳定。”
“我们需要更专业的管理方法和人才。”
“所以,我和梦瑶商量了一下,想引进一些有经验的管理人员来帮忙。”
话音刚落,原本热闹的院子突然安静下来。
村民们的脸上露出了各种复杂的表情。
有不解,有疑惑,更多的是担忧和抗拒。
人群中开始响起小声的议论。
“引进外面的人?”
“那不是要分走我们的好处吗?”
“就是啊,我们自己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让外人来管?”
“他们来了,咱们自己人怎么办?”
郭铁虎坐在前面,听到这些议论,脸色也有些变了。
他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叶凡,你说的这个,我有点不明白。”
“我们桃花村的人,自己就能把事情做好!”
“为什么要请外人来?”
“他们又不是我们村的,能真心为我们好吗?”
他的话得到了不少村民的响应。
“老郭说得对!”
“肥水不流外人田!”
“我们信得过叶凡,信得过村长和桂花,信不过那些城里来的啥子经理!”
质疑声此起彼伏。
村民们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害怕那些“外来者”会挤占他们的空间和机会。
他们辛辛苦苦跟着叶凡干,好不容易日子有了起色,可不想被别人摘了桃子。
叶凡看着村民们激动的样子,心里早有准备。
他知道,要改变他们的观念,需要耐心。
“大家静一静。”
他抬手示意,声音平静而有力。
“我理解大家的担心。”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合作社只是现在这个样子,能走多远?”
“我们种的东西再好,没有好的渠道卖出去,没有好的管理保证品质,也做不大。”
“请专业的人来,不是让他们来分我们的蛋糕,而是让他们把蛋糕做得更大。”
“让我们的蔬菜能卖到更远的地方,卖出更好的价钱。”
“这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桃花村的每一个人。”
他的话让一些人陷入沉思。
但更多的村民依然心存疑虑。
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颤巍巍地站起来。
“叶凡啊,你说的道理我们懂。”
“可那些大城市里的人,一个个精明得很。”
“他们会不会把我们这些老实巴交的村民给骗了?”
“到时候,我们可怎么办啊?”
老人的话代表了许多村民内心的恐惧和不信任。
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警惕,更愿意守着自己熟悉的一亩三分地。
苏梦瑶见状,也站了出来。
“乡亲们,你们的担心我理解。”
“但我们引进的人,都是经过严格考察的。”
“而且,他们来了以后,也是在叶凡的领导下工作。”
“合作社的决策权,始终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他们的任务是帮助我们,不是取代我们。”
她尽量用最朴实的语言解释,希望能打消村民们的顾虑。
然而,多年的保守和对外来者的不信任,不是几句话就能轻易改变的。
院子里的气氛依然紧张。
村民们交头接耳,眼神中充满了犹豫和不安。
叶凡看着他们的反应,知道这场说服战才刚刚开始。
他需要找到一个更好的方法,让他们真正理解引进人才的重要性,并且消除他们的恐惧。
这不仅仅是关于合作社的发展,更是关于如何打开桃花村村民们的心门,让他们拥抱更广阔的世界。
他知道,这条路可能比他想象的还要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