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工作灯在黑暗中亮起。法医团队正在对画廊内的碎片进行分类。看似随意的爆炸现场,实际上隐藏着精心的设计。
"这些不是普通的瓷器。"一位文物鉴定专家仔细检查着碎片,"从釉色和胎质来看,是顶级的仿品。"
李明蹲下身查看:"能看出是仿什么年代的吗?"
"明代永乐青花。"专家说,"而且仿制水平极高。如果不是因为爆炸,很难分辨真伪。"
"市面上有这种水平的仿制技术吗?"
"很少。要达到这种程度,不仅需要顶尖的工艺,还要有特殊的窑炉和釉料。"专家指着一块碎片上的纹路,"你看这个龙纹的走向,每一笔都跟真品一模一样。这说明制作者手里有原件。"
李明眉头一皱:"原件?你是说真品在他们手里?"
"很可能。"专家说,"而且你们看这个......"
他从包里拿出一个便携式光谱仪,对准碎片扫描:"釉料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稀土元素。这种元素在明代官窑的秘方里才有。"
"他们连釉料配方都搞到了?"
"不止如此。"专家说,"这种稀土元素属于军工管制品。一般人根本买不到。除非......"
"除非有军方背景。"李明接过话头,"看来这跟陈峰他们脱不开关系。"
就在这时,刑侦队的报告传来。在金碧皇宫的地下密室里,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制假工坊。工坊里有最先进的3D扫描仪和烧制设备,甚至还有一份详细的古窑秘方。
"这哪是工坊,简直是研究所。"专家看着照片,"他们不光在复制外形,连制作工艺都完全还原了。"
"能找到工人吗?"
"都跑了。不过我们在工作台上发现了这个。"刑侦队员递上一本记事本。
记事本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配方和工艺参数。但最引人注目的是最后一页,画着一个复杂的流程图。
"这是......"
"文物走私的完整链条。"专家指着图上的节点,"从盗掘到仿制,从鉴定到拍卖,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他们先拿到真品,然后制作大量赝品。真品暗中出售,赝品则走正常拍卖渠道。"
"这样既能洗钱,又能转移真品?"
"对。而且他们很聪明,每次拍卖都会混入一两件真品。这样即使有人怀疑,也很难确定哪些是假的。"
李明仔细研究着流程图:"那真品都去哪了?"
"根据记录,大部分通过海运送往境外。"专家说,"而且你看这个日期......"
他指向记事本的一个角落。那里写着:"7月13日,最后一批。"
"就是他们行动的日子!"
"没错。他们这是要趁这次行动,把所有库存都转移出去。"专家说,"如果让他们得手,不知道多少国宝就要流失了。"
李明立即打电话给技术科:"马上去查金碧皇宫近期的拍卖记录。看看有多少件拍品是去了境外。"
很快,数据就整理出来了。在过去半年,金碧皇宫举办了12场拍卖会,成交额超过50亿。其中80%的买家都是离岸公司,买下的藏品直接通过保税仓库转运出境。
"有拍品清单吗?"
"有。"技术人员调出一份表格,"但很多都是用代号标注的。不过有个发现 - 每次拍卖后,都会有一批货物通过远洋航运的渠道发出。"
"货运单呢?"
"都是登记的艺术品。但重量明显不对。"技术人员说,"比如这一批,登记是瓷器,重量却达到了3吨。"
"军火?"
"很可能。他们是在利用文物运输渠道走私军火。"
就在这时,鉴定专家在工坊的角落发现了一个保险箱。保险箱被炸毁了,但里面的东西还在 - 那是一本厚厚的相册。
相册里都是各种古董的照片。但诡异的是,每件藏品都拍了两张 - 一张是完整的,一张是破碎的。
"这是在......"
"他们在记录每件赝品的'死亡证明'。"专家解释说,"为了防止赝品重复出现在市场上,他们会在卖出后就销毁。这些照片就是销毁的证据。"
"这么谨慎?"
"当然。一件赝品如果多次出现,很容易引起怀疑。"专家说,"但如果每次都是新的赝品,就算有人查也查不出来。"
李明翻看着相册,突然注意到每张照片后面都有一串编号。技术人员立即拿去比对,发现这些编号跟货运单上的批次号完全对应。
"这就是他们的运输密码。"技术人员说,"用文物编号来标记军火批次。既隐蔽又不会引起怀疑。"
"能从编号看出具体是什么货物吗?"
"正在分析。不过有个规律 - 编号最后一位如果是单数,就是轻武器。如果是双数,就是重武器。而且数字越大,说明等级越高。"
李明立即检查最近的货运单:"最后一批是什么编号?"
"K-7788。根据规律,这应该是......"技术人员倒吸一口冷气,"重型导弹!"
就在这时,专家在相册的夹层里发现了一份清单。那是一份详细的军火目录,上面不仅有型号参数,还标注了每种武器的仿制文物。
"这就是他们的对照表。"专家说,"每种军火都对应一类文物。价格和重量都经过特殊换算。外人看到的是艺术品交易,实际上是在买军火。"
"这么说,拍卖会......"
"对。那根本不是真的拍卖,而是军火交易会。"专家说,"参与竞拍的都是军火商,他们通过竞价来分配货源。"
李明立即调出拍卖会的监控录像。果然,那些所谓的藏家,很多都是国际上有名的军火商。他们打着收藏古董的幌子,实际上是在采购军火。
就在这时,现场搜查人员在制假工坊的地下又发现了一个暗室。暗室里堆满了各种珍贵的文物,从青铜器到玉器应有尽有。
"这些都是真品!"专家激动地说,"而且很多都是国家一级文物!"
"他们拿真品做什么?"
"当模板。"专家说,"有了真品做参照,仿制品才能以假乱真。"
但更让人震惊的是暗室的布置。整个空间都经过特殊处理,温度湿度严格控制,还安装了防辐射设备。
"这种规格......"专家说,"我只在军方的机密实验室见过。"
李明立即明白了:"这里根本不是一般的制假工坊,而是军工企业改装的!"
"没错。"专家说,"你看这些设备,全都是军工级别的。就连空气过滤系统都是特制的。"
就在这时,一名警员在暗室的墙上发现了一个保险柜。保险柜被伪装成电箱,如果不仔细检查根本发现不了。
打开保险柜,里面只有一样东西 - 一块玉璧。
"这是......"专家瞪大眼睛,"商代的传国玉璧!国宝级文物!"
"为什么单独放在这里?"
"你看这个......"专家指着玉璧的边缘。在紫外线下,可以看到一圈细密的刻痕。
"这些都是古代的密文。"专家解释说,"相传这块玉璧里藏着一个重要的秘密。但几千年来没人能破译。"
"所以他们是在研究这些密文?"
"不止。"专家说,"你们注意到一个细节吗?这块玉璧的大小,跟潜艇的舱门是一样的。"
"什么意思?"
"我怀疑这块玉璧另有玄机。"专家说,"它很可能是某种钥匙。"
就在这时,李明的电话响了。是技术科打来的:"李队,我们在分析工坊的电脑时发现,他们给这块玉璧取了个代号,叫'启动钥匙'。"
"启动钥匙?"
"对。根据记录,这块玉璧被特殊改装过,里面植入了某种电子元件。必须用它才能启动潜艇的主系统。"
李明和专家对视一眼。难怪这块玉璧会单独放在保险柜里。它不仅是价值连城的国宝,更是整个走私计划的关键!
就在这时,现场勘察人员在暗室的地板下发现了一个暗格。暗格里有一张设计图,显示的正是玉璧的改装方案。
"这是军方的绝密技术!"专家看着图纸,"把古代文物改装成电子钥匙,这种技术十年前就被列为最高机密。"
"也就是说,泄露这项技术的人......"
"一定是军方高层。"专家说,"而且必须是最核心的人物。"
李明立即想到了陈国平。作为前军工部副部长,他完全有能力接触到这种机密技术。难怪他会选择古董文物作为掩护,因为这既能洗钱,又能完美地隐藏军工技术。
就在这时,工坊的电脑突然亮起红灯。有人正在远程入侵系统!
"是'血刃'!"技术人员大喊,"他在删除数据!"
但这次他们早有准备。在"血刃"攻入系统的同时,一个反追踪程序也启动了。
"抓住他了!"技术人员兴奋地说,"信号源在......"
话还没说完,显示器突然嗡的一声,所有设备同时关机。等重新启动时,所有数据都消失了。
但在一片漆黑的屏幕上,却留下了一行血红色的字:"很好的尝试。不过,你们是不是忘了问问那块玉璧去了哪里?"
众人这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保险柜里的玉璧不见了!而在空荡荡的柜子里,只留下一张纸条:"过时不候。7月13日,金三角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