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穿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落在小镇的青石板路上。石家小院里,几株桃花开得正艳,花瓣在微风中轻轻颤动,似在诉说着春日的柔情。石雯和崔灿灿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手中捧着茶盏,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
突然,院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是清脆的敲门声。石雯起身去开门,只见嫂子吴氏站在门口,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手里提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她亲手做的小点心。吴氏身后,跟着一个小男孩,正是石雯最小的侄儿,快五岁的他,长得虎头虎脑,一双大眼睛亮晶晶的,满是活泼劲儿。
“姑姑好,崔姑姑好!”小男孩一见到石雯,立刻挣脱吴氏的手,欢快地跑了过来,奶声奶气地叫着,声音清脆得如同春日里的鸟鸣。他拉住石雯的手,不停地摇晃着,“姑姑,陪我玩嘛,陪我玩。”
石雯笑着摸了摸他的头,眼中满是宠溺:“好呀,等会儿姑姑就陪你玩。”
吴氏走进院子,看到崔灿灿也在,笑着打招呼:“灿灿也在呢,快尝尝我做的点心。”说着,将竹篮放在石桌上,又对小男孩说道:“小宝,别缠着姑姑们了,自己玩一会儿,妈妈要和姑姑们聊聊天。”
小宝一听,脸上立刻露出不情愿的表情,小嘴撅得老高,眼睛里闪烁着委屈的泪花:“不嘛,我就要姑姑陪我玩。”
石雯蹲下身子,温柔地看着小宝:“小宝乖,等姑姑和妈妈聊完天,就陪你玩个痛快,好不好呀?”小宝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不过还是一步三回头地走到院子的角落里,拿起一个小木马,自己玩了起来,但眼睛还是时不时地看向石雯她们。
三人在石桌旁坐下,石雯给吴氏倒了一杯茶。吴氏轻轻抿了一口,脸上露出惬意的神情:“还是家里的茶喝着舒心。”她放下茶杯,目光落在石雯和崔灿灿身上,神情变得关切起来:“你们俩呀,回来也有段日子了,嫂子今天来,是想问问你们以后有啥打算?以前那些不愉快的事情都己经过去了,咱得向前看。”
石雯微微低下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当初,她负气离开六皇子,那一段日子,如同一场噩梦。朝堂之上的风云变幻,宫廷之中的勾心斗角,让她身心俱疲。若不是皇上念及石家的功勋以及她曾在边疆立下的功劳,恐怕她早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如今,能够退隐家乡,享受这平淡的生活,她心中满是感激,却也时常会陷入迷茫。
崔灿灿伸手轻轻握住石雯的手,给她一个安慰的眼神,然后看向吴氏,说道:“嫂子,我们也在想呢。只是一下子还没个主意。”
吴氏微微叹了口气,目光望向院子里盛开的桃花:“我知道,你们经历了那么多,心里肯定不好受。可日子还长着呢,总要有个打算。你们的武馆开的也挺好,人总要有个寄托,你们有啥想法,都和嫂子说说。”
石雯抬起头,看着嫂子,眼中满是信任:“嫂子,其实我和灿灿想过再开个小书院。小时候,父亲就教我读书识字,我也喜欢和那些诗词文章打交道。我想着,要是能开个书院,教孩子们读书,也不错。”
吴氏眼中闪过一丝失望:“这倒是个好主意。咱这小镇上,虽说也有几家私塾,但要是有个像你们这样有学问的人来教书,孩子们肯定能学到更多东西。”吴氏看了看石雯,灿灿,停了停继续说到,“二位妹妹,嫂子是想了解你们还有没有别的打算?”
石雯点点头:“想好了,我己经找过镇上的里正,他也很支持,说会帮忙找合适的地方。至于别的打算,嫂子,我们还没有想。”
崔灿灿在一旁笑着说道:“我也会帮着石雯一起的。嫂子,您真是我们的好嫂子,如果我们有别的打算,会第一时间告诉哥哥,嫂子的。”
吴氏欣慰地笑了:“那就好,你们俩能有个事情做,我也就放心了。只是,开书院要操心的事儿多,你们要是遇到啥困难,可一定要和家里说。”
这时,小宝又跑了过来,手里拿着小木马,一脸委屈地说:“妈妈,姑姑,你们聊了好久啦,该陪我玩了吧。”
石雯笑着将小宝抱起来,放在自己腿上:“好,姑姑陪你玩。嫂子,我们先不说这个了,等小宝玩累了,我们再接着聊。”
吴氏笑着点点头:“行,你们玩吧,我在一旁看着就好。”
石雯和崔灿灿陪着小宝在院子里玩起了游戏,一会儿捉迷藏,一会儿打鸟,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出一幅温馨美好的画面。玩了一会儿,小宝玩累了,靠在石雯怀里睡着了。石雯轻轻地将他放在椅子上,给他盖上一件衣服。
三人重新坐回石桌旁,吴氏的神情变得有些严肃:“石雯,灿灿,嫂子还有件事儿想和你们说。如今你们退隐在家,虽说远离了朝堂的纷争,但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这世上,总有一些人喜欢嚼舌根,你们可别让人抓住把柄。”
石雯和崔灿灿对视一眼,然后认真地点点头。石雯说道:“嫂子,我们知道的。在宫里的时候,就己经见识过那些流言蜚语的厉害了。如今回到家乡,我们只想过平静的日子,不会给家里添麻烦的。”
吴氏微微叹了口气:“我知道你们懂事。只是,石家毕竟曾经是名门望族,虽说现在不如从前,但还是有不少人盯着呢。你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
崔灿灿皱了皱眉头,眼中闪过一丝担忧:“嫂子,你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吴氏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最近,镇上有几个外乡人,总是打听你们的事情。虽说不知道他们是何用意,但还是小心为妙。”
石雯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嫂子,你放心,我们会小心的。要是他们敢有什么不轨之心,我们也不会坐以待毙。”
吴氏看着石雯,心中暗暗感叹,经历了这么多,石雯己经不再是从前那个单纯的小姑娘了,她的眼神中多了几分坚毅和成熟。
不知不觉,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吴氏起身告辞:“不早了,我得回去了,不然家里人该担心了。你们俩好好想想书院的事儿,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石雯和崔灿灿将吴氏送到院门口,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暮色中。回到院子里,石雯望着天边的晚霞,陷入了沉思。崔灿灿走到她身边,轻声说道:“石雯,别担心,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们都一起面对。”
石雯转过头,看着崔灿灿,眼中满是感动:“谢谢你,灿灿。有你在,我觉得安心多了。”
夜晚,石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白天和嫂子的谈话,让她意识到,即使退隐家乡,也并非完全脱离了尘世的纷扰。开书院的事情,看似顺利,却也可能暗藏危机。但她并不害怕,她心中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要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要为这个小镇的孩子们带来知识和希望。
第二天清晨,石雯早早地起了床。她来到院子里,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感受着这宁静而美好的一天。崔灿灿也走了出来,笑着说:“今天我们去看看里正帮我们找的地方怎么样?”
石雯点点头:“好,希望一切顺利。”
两人来到镇上,找到了里正所说的地方。那是一座废弃的宅子,院子很大,房屋也还算宽敞。石雯和崔灿灿在宅子里西处查看,心中充满了期待。
“这个地方真不错,稍微修缮一下,就能当作书院了。”石雯兴奋地说。
崔灿灿也笑着点头:“是啊,而且位置也很好,离镇上的集市不远,孩子们来上学也方便。”
就在她们商量着如何修缮宅子的时候,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石雯和崔灿灿走出宅子,只见一群人围在不远处,似乎在争吵着什么。
她们好奇地走过去,只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和一个年轻人争吵不休。中年男子脸色通红,愤怒地指着年轻人说:“你这外乡人,来我们镇上打听这打听那的,到底有什么企图?”
年轻人则一脸无辜地说:“大叔,我只是路过,随便问问而己,没有什么企图。”
石雯心中一动,想起嫂子昨天说的话,觉得这个年轻人有些可疑。她走上前去,礼貌地问道:“请问,你们在吵什么呢?”
中年男子看到石雯,脸上的怒气稍微消了一些:“石姑娘,你来得正好。这个外乡人,这几天总是在镇上打听你的事情,我们觉得他居心不良。”
石雯看着年轻人,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警惕:“你为什么打听我的事情?”
年轻人犹豫了一下,然后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石雯:“石姑娘,实不相瞒,我是受六王爷之托,给你送这封信的。”
石雯听到“六王爷”三个字,脸色微微一变。她接过信,手微微颤抖着。打开信,只见上面写着:“雯儿,别来无恙。自你离去,本王日夜思念。当初之事,是本王的错,望你能原谅。如今,本王己辞去一切职务,只想寻一处宁静之地,与你共度余生。望你能给本王一个机会,回来吧。”
石雯看完信,心中五味杂陈。曾经的爱恨情仇,瞬间涌上心头。她沉默了许久,然后将信递给崔灿灿:“灿灿,你看看。”
崔灿灿看完信,也有些惊讶:“没想到六王爷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石雯,你打算怎么办?”
石雯抬起头,望着远方,眼中闪烁着泪光:“我不知道。曾经,我那么恨他,可如今看到这封信,心里却乱了。”
周围的人都在议论纷纷,大家都想知道石雯会如何抉择。石雯深吸一口气,对年轻人说:“你先回去吧,告诉六王爷,让我考虑考虑。”
年轻人点点头:“好的,石姑娘,希望你能尽快给王爷一个答复。”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石雯和崔灿灿回到宅子里,两人相对无言。许久,石雯才说:“灿灿,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好不容易才下定决心要开始新的生活,可六王爷的这封信,又让我陷入了迷茫。”
崔灿灿握住石雯的手:“石雯,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会支持你。六王爷的心意,你也看到了。但你也要想想自己的感受,你现在真的还能接受他吗?”
石雯沉思了许久,然后说:“我也不知道。曾经的伤害,不是那么容易就忘记的。但他说他己经辞去职务,想要和我过平凡的生活,我又有些心动。也许,我应该给他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
崔灿灿笑了:“既然你己经有了想法,那就去做吧。不管结果如何,至少你不会留下遗憾。”
石雯点点头:“嗯,我会给他回信的。不管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我都要勇敢地面对。”
接下来的日子里,石雯一边忙着书院的筹备工作,一边思考着如何给六王爷回信。她将心中的想法和感受都写在了信里,告诉六王爷,她愿意给他一个机会,但他们需要重新开始,忘记过去的一切恩怨。
信寄出去后,石雯的心中既期待又紧张。她不知道六王爷看到信后会有什么反应,也不知道他们的未来会是怎样。但她相信,只要他们都有一颗真诚的心,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他们的幸福。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石雯收到了六王爷的回信。信中,六王爷表达了他的喜悦和感激之情,并表示他会尽快赶来与石雯相聚。石雯看着信,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与此同时,书院的筹备工作也进展得很顺利。在里正和镇上乡亲们的帮助下,宅子很快就修缮好了。石雯和崔灿灿开始招收学生,没想到,报名的孩子络绎不绝。看着那些充满渴望的眼神,石雯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书院正式开学了。孩子们穿着崭新的衣服,兴高采烈地走进书院。石雯站在门口,迎接每一个孩子,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刻,她觉得自己的人生找到了真正的方向。
而此时,六王爷也正在赶来的路上。他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他和石雯的新生活即将开始。在这个宁静的小镇上,他们将一起谱写属于他们的爱情故事,一起创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