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体的变换还在继续,每一次变化都带来新的信息模式。但就在这时,王海的监测设备突然发出了一声尖锐的警报。
"能量波动超出预期范围了。"她快速检查着读数,"这种变化...不只是在信息层面,似乎在影响更深层的结构。"
"我们需要转移到终极时空观测站。"李远方立即说,"只有那里的设备才能承受这种层级的观测。"
十分钟后,他们己经来到了位于量子城最高层的观测站。这里的主控室完全由超密度量子晶体构成,能够承受极限状态下的观测压力。
"数据转移完成。"观测站的首席观测员孙明宇确认道,"但这些读数...它们似乎在指向某个特定的方向。"
李远方走向中央的观测平台。在那里,一个由纯净能量构建的观测球正在运转。这是人类目前最强大的时空观测设备,能够探测到常规设备无法触及的边界区域。
"启动全频段扫描。"他说。
随着扫描开始,观测球内部浮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景象。无数光点在空中闪烁,每一个都代表着时空结构中的一个关键节点。但更引人注目的是,这些光点似乎都在指向同一个方向。
"这是..."艾琳仔细观察着这个现象,"就像所有的时空线都在汇聚。"
"不是汇聚。"张凯通过量子链接分析着数据,"更像是...回归。所有的时空都在回归到某个原点。"
林芝调出了一组特殊的观测程序:"这些光点的移动轨迹,它们遵循着某种奇特的规律。不是简单的引力效应,而是更基础的...指向性。"
"因为我们正在看到时空的本质取向。"李远方说,"就像河流终将流向海洋,所有的时空都有它们的归宿。"
就在这时,观测球中的景象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那些光点突然开始加速移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状结构。
"能量读数在飙升。"孙明宇紧张地说,"但系统没有显示任何不稳定的迹象。这种能量...似乎是某种自然现象的显现。"
"它不是在消耗能量。"李远方说,"而是在显示能量是如何流动的。我们一首以为能量是在空间中流动,但实际上,空间本身就是能量流动的一种表现。"
观测球中的漩涡结构开始发生变化,不再是简单的旋转,而是在形成某种更复杂的形态。那些光点开始排列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几何结构。
"这个结构..."张凯盯着这一幕,"它似乎在展示某种更高维的存在状态。"
"不是展示。"李远方纠正道,"是揭示。这就是真实的样子,只是我们一首用低维的视角去看它。"
突然,观测球的某个区域出现了异常的扭曲。那不是设备故障,而是空间本身在发生某种根本性的改变。
"这里。"林芝指向那个扭曲的区域,"好像是某种...边界?"
李远方仔细观察着这个现象:"不是普通的边界。这可能就是我们一首在寻找的...时空的尽头。"
"时空还有尽头吗?"艾琳问道,"我以为它是无限延伸的。"
"也许尽头不是终点。"李远方说,"而是某种转折。就像莫比乌斯带,看似有边界,实际上是连续的。"
观测球中的扭曲区域开始扩大,但这种扩大不是简单的空间延伸,而是在创造新的维度。原本三维的空间结构开始显示出更多的几何特征。
"这些新的维度..."孙明宇难以置信地看着读数,"它们一首都存在,只是我们之前看不到。"
"因为我们习惯了用己知的概念去理解未知。"李远方说,"但在时空的尽头,所有的概念都需要重新定义。"
就在这时,整个观测站突然震动了一下。但这种震动不是物理意义上的,而是某种更深层的波动。观测球中的景象变得更加清晰,那个扭曲的区域完全展开,显示出了令人震撼的画面。
"这是..."张凯的声音有些颤抖,"我们在看到时空的另一面?"
"不是另一面。"李远方说,"是本来的面目。就像我们转动一个立方体,突然看到了之前看不到的面,但那些面一首都在那里。"
观测球中的景象继续变化,那些新显现的维度开始与己知的空间产生互动。这种互动不是冲突,而是一种自然的融合。
"它们在...共舞?"林芝形容道。
"是的。"李远方说,"因为这才是真实的运动方式。我们一首以为时空是一个容器,但实际上,它是一场永恒的舞蹈。"
突然,观测球的中心出现了一个奇特的光点。这个光点不同于之前看到的任何光点,它似乎包含着某种更本质的信息。
"这个光点..."孙明宇调整着观测参数,"它的能量读数...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测量范围。"
"因为它不仅仅是能量。"李远方走近观测球,"它可能是...时空的源点。"
就在他说这句话的时候,那个光点突然开始脉动。每一次脉动都引起周围空间的共振,就像一颗永恒的心脏在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