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怎地,何蔓蔓就提起了她这几天找人办手续开医馆的事情,童丽雅一听,搂住童大志的肩膀笑道:“老童,听到没,你的那些人情是时候拿出来用了。”
童大志看了女儿一眼,再看看何蔓蔓,拍着胸口说:“行,没问题,这点小事,我帮你搞定了。那些人,一个个胆小怕事,都不想担责任,必须找对人才行。你等着,明天我就去帮你把事情办了。”
何蔓蔓心里一喜,没想到这件事情在童大志这里这么容易,开心地说:“那就太谢谢叔叔了,这是200块钱,要是需要打点关系的,你帮我打点一下。”
“哎......不需要,这点小事,他们不好意思要我的钱。现在都是他们求着我帮忙打家具,欠着我人情呢!哪能收我的钱,放心好了,保证给你办得好好的。”童大志傲娇地说。
“好,谢谢叔叔,那就拜托你了。”何蔓蔓开心地把资料递给童大志。
童丽雅知道何蔓蔓在跟董业学医,现在开医馆,那是想要从医?
“你要做医生去了?”童丽雅疑惑地问。
“目前没这个想法,以后不知道,这是我干爸开的医馆,我帮他采购药材制作玉露丸,卖出去的钱有我的一半,不得上点心吗?”何蔓蔓笑道。
童丽雅点点头:“那挺好的,现在允许个体经营,有个营业执照,做什么都走正规途径,错不了。”
“是的,你的家居店呢?筹备得怎样了?”何蔓蔓问。
童丽雅看了一眼自家老爸,埋怨说:“我家老头怕担风险。”
童大志白了女儿一眼,然后问:“蔓蔓,你说那个家具店她真的能搞?”
“叔,当然能搞啊,现在哪家没有个喜事,需要添置些家具的?你看看,别人不会木工,都得托关系找你做木工。要是丽雅把这个家具店开起来,还愁没生意吗?”何蔓蔓说。
童大志沉默了,想了想,下了个决心:“嗯,你说得没错,我这次去给一位领导送家具,恰好听到了一些消息,现在回城的知青太多,政府都在鼓励个体经营,我甚至看到有人卖烤红薯呢。丽雅那工作看似稳定,但一个月累死累活也就几十块钱,还真不如自己开个店。”
童丽雅一看自己老爹开窍了,激动地一拍他的肩膀,开心道:“老童,你终于开窍了,我早就说开店好,自己的生意,多劳多得,我在供销社是卖东西,自己开店也是卖东西,都是卖东西,我干嘛不自己做?你想想啊,你总有一天会老吧,我一个人带着蕊蕊,总不能老靠着你和妈妈吧?我得自己自立自强,闯出一片天,给蕊蕊更好的未来。老童,你相信你的女儿,肯定行!”
童丽雅越说越激动,眼里泛着希望的光芒。
童大志见女儿干劲满满,心里备受鼓舞,当下做了个决定:“好,爸就支持你一回,咱们也做个体户,开个家具店。”
“叔叔,你先把家具厂搞起来,让你的那些徒弟做第一批工人,批量生产家具,满足你现有的客户同时把家具供应给丽雅的商店。丽雅的家具店不需要很多家具,只要摆放样品就行,客户要买,再从你厂里拿货送过去,不过你得保证供货期,答应客户5天送货上门,就得送货上门,这样才能保住口碑。”何蔓蔓说。
童大志听了,笑道:“这个容易,找我拜师的人多了去了,足够开个家具厂。我算一下每一样家具制作的时间,然后让丽雅心中有数。”
童丽雅听到俩人的对话,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家具开了起来,激动地说:“太好了,太好了,我要有自己的店了!”
何蔓蔓看到好友激动的模样,笑了:“行了,接下来叔叔负责办理手续的事情,我们得去找门店了。”
“这个我有门路,我早就看好了一处门店,价钱也便宜,我打算买下来。”童丽雅说。
童大志没想到女儿还看中了门店,问:“多少钱?在哪里?”
“就在我们供销社的那条街上,那铺子面积挺大的,有70-80平方,原来的屋主去世了,俩个儿子分家产,想卖了分钱,开价4000块钱。”童丽雅说。
“这么贵?”童大志惊呼。
“爸,这算便宜了,这可是临街好地段的铺子,4000块算是很便宜了。”童丽雅说。
“话是这样说,但这可是一大笔钱啊。普通人一个月工资也就40块钱左右,4000块钱,要多少年才能存下来?不吃不喝也得要8年多。”童大志眉头皱成了疙瘩。
童丽雅看着自家老爸,鸡贼地笑了:“老童,你和妈努力了几十年,不会连这4000块都没有吧?”
童大志一听,有些恼怒:“说什么呢?你老爸虽然没什么本事,但这点钱还是有的。不就是4000块吗?就当给闺女压箱底的钱好了。”
“谢谢老童!”童丽雅上前一把抱住童大志,还朝脸上亲了一口。
看到父女俩亲昵的互动,一旁的何蔓蔓心里羡慕不己。
如果爸妈和弟弟没出事,那该多好!一想到那冰天雪地的深坑里躺着的父母,她的心就一阵刺痛。
忽然,她想起了一个事,如果她没记错,年底的时候,舅舅一家和外公外婆他们也会平反返城。
当年她为了留在杨家,即便舅舅他们上门来找她,她也狠心不见。
后来她才知道,舅舅他们回城后并没有马上回到自己原来住的地方,一家大小无处可去,无奈之下才想到找她帮忙,可没想到的是,她连见他们都不肯见。
没办法,一家人找了一处废弃的房子,愣是熬了一个春节。
而且今年过年是这些年最冷的一年,舅妈就是在这个时候落下了病根,就算后面日子好过了,也一首没有停过药。
外公、外婆也是九死一生,好不容易捡回了一条命,但身子一首不好,总会有些小病小痛。
如果没记错,外公石建厉今年都60岁,他原来就是研究院的技术人员,物理动力学专家,平反后,继续投入了研究,为华国铁路交通运输做出重大贡献,还获得了一等功。
如果没有病痛,他的成就是不是就更大?
一想到这里,她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接他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