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了,说着我口水都出来了,嘿嘿,二姐还说这几天吃鸡呢!”
“嗯嗯,早点睡,明天就让娘做鸡吃。”
小舅屋里
文氏整理箱子里的衣服和一旁的男人道:“大勇,等娘给我们布,你身上这件就不要穿了,补丁太多了”
小舅无所谓道“这有啥的,到时候紧着你和小兵穿就行,我就穿旧的。”
文氏没反驳,反正到时候是自已做,男人出门在外怎么也要一身衣服撑撑门面。
“你看二姐家的俩孩子,小书读书,头带方巾,穿着蓝白色长衫,看着就白净好看,霖霖就更不用说了,那一身衣服料子我偷偷摸了,柔软的不得了,颜色又那么好看,小姑娘文静好看,这以后啊,肯定是要嫁到镇上去的。”说完文氏一脸羡慕。
小舅闻言也赞同的点了点头,从身后抱住自已媳妇安慰道:“我好好挣钱,以后小兵大了,也供他读书,有了学问,去镇上找事做,总比咱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好。”
“嗯嗯,希望二姐家的生意越做越大,这样以后小兵也能进去当学徒什么的。”
“会的,二姐不是旁人。”
桂花村,炊烟袅袅。
薛家院子里潘氏和文氏在井边浆洗衣服,薛父收拾农具,大舅小舅和陆进胜又在摆弄着牛车。
薛母起了个大早,外孙外孙女是娇客,吃不惯粗粮,所以今天瓦罐里煮的是米粥,不一会儿,米粥的香味就飘满了小院,薛家一共有五个孩子,老大家三个女孩一个男孩,老二家一个男孩,这会都跑到院子里使劲抽动着小鼻子,好像要把所有香气的闻进去。
“奶奶,你做的饭好香啊!”小学是家里最大的孩子,此刻领着一群孩子们跑进厨房。
薛母慈祥的看着孩子们,家里不富裕,孩子们一年到头吃不上几次白米饭和肉,女儿这次给了不少银子,以后一个月给他们吃一回,算了还是两个月吧!
“行了,小学赶紧带弟弟妹妹去洗洗手洗洗脸,待会喝米粥。
“好耶”
“喝米粥咯!”
一旁浆洗衣服的潘氏文氏也是满脸期待。
屋里陆霖霖晃动着脑袋,实在是太困了,太累了,昨天坐了一天的牛车,后遗症上来了,现在是腰酸背痛,没一处舒服的地方,想到回去还得再来一次,陆霖霖都有些害怕,诶,要是现代,就这点距离“咻咻咻”就到了。
小薛氏好笑的看着女儿头一点一点的,似乎还要睡过去,柔声道:“霖霖,该起床咯,外婆的饭快做好了。”
“妹妹快起床了。”陆书在外边玩了一会,背了会书,见妹妹还在赖床,也进来喊道。
“知道了”
等她收拾好,堂屋的桌子上饭碗已经摆好了,人口多正好一人一碗米粥,还有窝窝头,中间放着腌咸菜,和一小盘切碎的咸肉,咸菜和腊肉不怎么咸,配上米粥,味道出奇的好吃。
米粥热乎,大舅就在碗边转着喝,喝一口就发出一声满足的叹息,大舅妈则注意着孩子们,给孩子们夹些菜,小舅慢慢的喝着,喝了半碗,还剩半碗倒在了小舅妈和小兵碗里,小舅家的弟弟小兵看起来很瘦弱跟小老鼠一样,捧着小碗满足的喝着米粥,眼睛都高兴的眯了起来,最后喝完了用舌头把碗舔的程亮。
这边薛母薛父喝了小半碗就没喝,一直注视着她和哥哥,好像怕他们不够,也准备留给他们,吓得陆霖霖赶紧喝完跑开了,陆书紧随其后,俩老人见孩子跑了,又舍不得自已全吃了,最后分给家里其他孩子,他们老了尝尝味就行,孩子们吃着开心就行。
饭后
陆书教着孩子们在地上写自已的名字,几个小孩也不出去玩了,一脸严肃的拿着木棍在地上画着,陆霖霖觉得以后大舅小舅家姐姐妹妹弟弟们肯定要去自家帮忙,不如提前把算数教给他们,这个她爹在行,果然她刚把想法说出来,她爹就同意了,和大舅小舅去外边砍树去了,准备到时候刻在上边。
大舅小舅妈看见孩子们一笔一划的跟着学,也跟在一旁看着,心里默默练着,试图也记得几个字。
薛母收拾着女儿带来的布匹,一共六匹布,四匹粗布,两匹棉布,心里盘算着可以做几件衣服,又取了两匹粗布放在旁边,这是女儿准备给大花的。
这时小薛氏走了过来,手上拎着一个布包,放在薛母面前,薛母打开布包,都是一些碎布,而且布料都不错,笑着道“这些以后可以做鞋面子,肯定好看。”
“嗯,就是想着你肯定需要,所以就带来了,可以做些当手帕用。”
“到时候也带些给你大姐,她肯定也需要。”
“知道了。”
快到中午了,薛母放下手里的活,准备做午饭。
今天中午吃鸡,女儿昨天晚上就说好了,想到孩子们确实馋肉,薛母起身去杀鸡去了。
闺女带了三只鸡,留一只给大花,还剩两只,薛母抓了其中一只,看着有三四斤重的样子,薛母麻利的抓住鸡脖子,用刀割了一个口子,把鸡血放到碗里,待会凝固了,也可以炒着吃。
等鸡血流完后,把鸡放进盆里,把瓦罐里的热水倒进去,烫一会毛好拔多了,拔下来的鸡毛也舍不得扔,薛母把它们拿布袋子全都装起来,冬天留着用。
收拾干净后放在一旁,从一旁的麻袋里拿了十几个土豆,准备待会做土豆焖鸡。
家里孩子们这会都学会了自已的名字,蹲在地上一笔一划的练着,陆进胜父女俩则在一旁刻着乘法口诀,小舅大舅在一边好奇的张望着,潘氏文氏得了碎布,坐在屋檐下缝补衣服,粗布衣服上缝着颜色鲜艳的补丁。
厨房里的肉味越发浓郁,香气扑鼻,院子里的人都坐不住了,口水都快出来了。
又等了一会,薛母打开锅盖,香气袭来,薛母朝着外边扯着嗓子道:“吃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