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14章:智慧警务

执掌风 乘梓 9358 字 2025-06-07

作者:乘梓

清晨的科左后旗金宝屯公安分局大院,晨雾还未散尽,王成站在办公楼前,望着远处缓缓升起的朝阳,心中满是对智慧警务建设的憧憬与决心。风掠过他肩头,带着草原特有的气息,仿佛也在诉说着新时代公安工作变革的迫切需求。

走进会议室,各科室负责人早己落座,目光中带着期待与疑惑。王成将一份厚厚的智慧警务建设方案放在桌上,投影幕布缓缓降下,上面展示着未来警务工作的蓝图。“同志们,如今犯罪分子的手段不断升级,我们必须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智慧警务不是一句空话,它是我们守护一方平安的新武器。”王成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

技术科科长李明眉头紧锁,提出担忧:“局长,引入先进设备和系统需要大量资金,而且我们现有的技术人员对新系统的操作和维护可能存在困难。”

王成点点头,神情严肃而认真:“资金问题我来协调,技术培训我己经联系了专业团队,会对大家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我们不能因为有困难就退缩,只有迎难而上,才能让我们的公安工作实现质的飞跃。”

经过多方努力,第一批先进的监控设备开始在金宝屯镇的大街小巷安装。王成每天都会到安装现场查看进度,与施工人员交流,确保每个监控点都能发挥最大作用。他还深入社区,向居民们讲解智慧警务的好处,争取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然而,推广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些老旧小区的居民对安装监控设备存在抵触情绪,担心侵犯隐私。王成得知后,亲自带领民警挨家挨户走访,耐心解释:“各位乡亲,安装监控设备是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我们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绝不会随意泄露大家的隐私。而且,这些监控设备就像一双双‘天眼’,能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

在他的努力下,居民们逐渐放下顾虑,积极配合安装工作。与此同时,数据分析系统的搭建也在紧张进行中。王成邀请专家团队入驻分局,与技术科民警一起日夜奋战,将海量的警务数据进行整合、分析。

就在智慧警务建设稳步推进时,一起棘手的盗窃案发生了。某珠宝店深夜被盗,价值数百万的珠宝不翼而飞。接到报案后,王成迅速启动智慧警务系统,通过调取周边监控视频,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很快锁定了一辆可疑车辆。

“大家注意,这辆车在案发前后多次在珠宝店附近徘徊,有重大作案嫌疑。通过数据分析系统,追踪这辆车的行驶轨迹。”王成在指挥中心下达指令。

技术人员快速操作,屏幕上不断跳动着车辆的行驶路线。然而,当车辆行驶到一处监控盲区后,线索中断了。众人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难道线索就这样断了?

王成盯着地图,沉思片刻后说:“不要慌,虽然进入了监控盲区,但我们可以通过周边的交通卡口数据和手机基站信号,分析嫌疑人可能的落脚点。”

在他的指导下,技术人员扩大搜索范围,经过大量的数据比对和分析,终于在城郊的一处废弃仓库发现了嫌疑人的踪迹。王成立即组织警力展开抓捕行动,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成功将犯罪嫌疑人抓获,追回了被盗的珠宝。

这起案件的快速侦破,让分局民警们对智慧警务的威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学好新系统、新技术,更好地服务公安工作。王成趁热打铁,组织了多场智慧警务应用培训和实战演练,提升民警的科技应用能力。

随着智慧警务系统的不断完善,金宝屯镇的治安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各类案件的发案率大幅下降,破案效率显著提升。然而,王成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深知,智慧警务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一天,社区民警反映,一些老年人对智慧警务带来的新型报警方式不熟悉,遇到紧急情况时不知道如何求助。王成立刻组织人员,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开发了一款简单易用的一键报警APP,并安排民警深入社区,手把手教老年人使用。

他还在分局设立了智慧警务体验中心,定期向居民开放,让大家亲身体验智慧警务带来的便利和安全。在体验中心,居民们可以通过模拟系统学习如何防范电信诈骗、如何应对突发危险等知识。

在智慧警务建设过程中,王成也十分注重队伍的思想建设。他经常组织民警开展政治学习和业务交流,强调科技手段只是工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智慧警务的核心是‘智慧’,但这个‘智慧’是为了更好地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为了让公平正义更加触手可及。”王成在一次全局会议上这样说道。

一次,分局接到群众举报,称有人在网上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引起社会恐慌。王成迅速启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很快锁定了嫌疑人的身份和位置。在抓捕嫌疑人的过程中,王成发现对方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因一时冲动做出了错误的行为。

在审讯过程中,嫌疑人痛哭流涕,后悔不己。王成没有简单地将其移交司法机关,而是耐心地对他进行教育:“年轻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你的行为己经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但我相行你本质并不坏,希望你能从这次经历中吸取教训,以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最终,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王成争取到了对嫌疑人从轻处理的机会。这件事在分局内部引发了讨论,王成借此机会开展了一次关于执法温度的专题学习:“智慧警务不仅让我们的执法更高效,也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警力去关注案件背后的人,去传递法律的温度。”

随着智慧警务的深入推进,金宝屯公安分局与周边地区的公安部门建立了数据共享和协同作战机制。一次,相邻旗县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逃窜至科左后旗境内。通过智慧警务系统的数据共享,王成带领分局民警迅速配合兄弟单位展开布控,仅用几个小时就将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

这一成功案例,让周边地区的公安部门对金宝屯公安分局的智慧警务建设赞不绝口,纷纷前来学习交流。王成毫不保留地分享经验,他说:“我们的目标是共同守护一方平安,只有加强合作,共享资源,才能让犯罪分子无处可逃。”

在王成的带领下,科左后旗金宝屯公安分局的智慧警务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了全区公安系统的标杆。但王成依旧保持着谦逊和低调,每天依然早早来到分局,与民警们一起分析案情、研究系统优化方案。

他经常对身边的人说:“智慧警务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用科技的力量为公安工作注入新的活力,让警徽在科技的照耀下,更加闪耀,让正义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在他的心中,始终装着人民群众的安危,始终为打造一支科技化、现代化的公安队伍而不懈奋斗。

深秋的科左后旗裹着一层肃杀寒意,金宝屯公安分局指挥中心的电子屏却跳动着炽热的数据光流。王成握着保温杯,目光扫过"社会治安热力图"上零星闪烁的红点——那是智慧警务系统实时标注的潜在风险区域。突然,他的瞳孔猛地收缩,蒙医街与团结路交叉口的光点由橙转红,显示出异常剧集的手机信号波动。

"调取蒙医街23号摄像头,放大三倍!"王成将保温杯重重搁在操作台,指挥中心瞬间进入临战状态。画面中,二十余名手持棍棒的男子正在废弃厂房外对峙,金属器械碰撞声通过监控拾音器刺耳地传来。王成立即启动"一键联防"系统,周边巡逻警力的执法记录仪画面同步切入大屏,无人机嗡鸣着升空盘旋。

"各单位注意,蒙医街发生聚众斗殴,嫌疑人衣着黑灰两色外套,携带管制器械。"王成的声音冷静而威严,手指在三维地图上划出封锁线,"特警组从东侧包抄,社区民警疏散周边群众,技术科锁定涉事人员手机定位!"

当第一辆警车呼啸而至时,智慧警务系统己完成对所有涉事人员的身份比对。技术科李明盯着屏幕突然惊呼:"局长,主犯是上个月刚出狱的敖某,他的行动轨迹显示曾多次出现在废品回收站!"王成立刻调取废品站监控,发现敖某近期频繁搬运金属废料,结合数据分析,推测出其非法制造管制器械的犯罪链条。

这场突发警情在智慧警务系统的精准调度下,仅用28分钟便成功处置。但王成并未松懈,他盯着审讯室画面中敖某桀骜的神情,突然意识到一个严峻问题——智慧警务能高效打击犯罪,却难以从根源上预防犯罪。当晚,他独自留在办公室,在笔记本上写下大大的"治未病"三个字。

次日清晨,分局会议室的白板上贴满密密麻麻的图表。王成用红笔圈出近三个月的警情数据:"大家看,65%的治安案件发生在无业青年聚集区,80%的盗窃案源于经济纠纷。智慧警务不能只做事后诸葛,我们要搭建'社会风险预警模型'!"

在他的推动下,分局联合民政、教育、劳动保障等部门,将低保户、失业人员、辍学青少年等数据接入智慧警务平台。技术团队连续奋战两周,开发出集数据分析、风险评估、预警推送于一体的"草原守护者"系统。当系统首次发出预警时,社区民警在某网吧成功劝阻了一起因游戏纠纷引发的暴力事件。

然而,科技的双刃剑效应很快显现。一天深夜,值班民警误将系统推送的"异常信号波动"判定为设备故障,导致一起入室盗窃案未能及时处置。这起事件在分局内部引发轩然大波,王成主动在全局会议上做检讨:"智慧警务不是万能钥匙,再精密的算法也需要人脑的判断。"

他随即推行"人机协同"工作机制,要求每个警情处置必须由人工复核系统研判结果。同时邀请心理学专家为民警授课,剖析过度依赖技术可能导致的思维惰性。在模拟训练中,王成故意设置干扰数据,逼着民警用传统侦查手段验证系统结论。

隆冬时节,一场罕见的暴风雪席卷科左后旗。凌晨三点,智慧警务系统突然响起尖锐警报:辖区养老院监控信号中断,而周边手机基站显示无人员活动迹象。王成顶着风雪驱车赶赴现场,发现养老院因电路故障陷入黑暗,十余名老人被困在三楼。他立即通过系统呼叫消防、电力等部门联动,利用无人机热成像技术确认被困人员位置,最终成功完成救援。

这次事件让王成深刻认识到,智慧警务不仅要服务打击犯罪,更要成为社会应急的中枢神经。他牵头制定《极端天气智慧应急预案》,将气象、交通、医疗等数据全部纳入系统,开发出"一键式应急响应"功能。当半个月后的第二次暴风雪来临时,这套系统提前24小时发出预警,全旗转移安置群众500余人,实现零伤亡。

随着智慧警务的深化应用,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有群众在意见箱里写道:"满街摄像头让人喘不过气,警察是不是只盯着屏幕不接地气了?"王成拿着这封信,带领全体民警开展"走下监控台,走进百姓家"活动。他要求每个民警每月必须完成20小时社区走访,将群众诉求转化为系统优化方案。

在走访中,王成发现牧区存在监控盲区与通讯死角。他多方筹措资金,引入卫星通讯设备和太阳能监控,在偏远牧场搭建起"草原天眼"。同时开发出蒙汉双语版的智慧警务小程序,牧民通过手机就能完成报警、法律咨询等操作。一位老额吉握着王成的手激动地说:"以前报个案要骑马跑半天,现在动动手指就行!"

正当智慧警务建设如火如荼时,上级部门突然下达指令,要求将金宝屯模式向全市推广。王成却主动申请暂缓:"系统还存在漏洞,我们要先做压力测试。"他特意邀请兄弟单位组成"红蓝对抗"小组,模拟黑客攻击、数据篡改等极端情况。当技术科成功抵御住对方的模拟攻击时,王成却在复盘会上泼冷水:"真正的网络罪犯比我们想象的更狡猾!"

在他的坚持下,分局与网络安全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建立起24小时网络安全监测机制。同时开展"警营开放日之科技探秘"活动,邀请中小学生和媒体记者走进指挥中心,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数据安全保护措施,消除公众对信息泄露的担忧。

春去秋来,当科左后旗的草原再次披上绿装时,金宝屯公安分局的智慧警务系统己迭代到3.0版本。这个系统不仅能精准打击犯罪,还能预测社会风险;不仅有高效的应急响应,更充满人性关怀。王成站在新落成的智慧警务展厅里,看着墙上"科技为盾,民心为魂"的标语,欣慰地笑了。他知道,智慧警务建设永远没有终点,而守护一方平安的初心,将与科技发展的步伐永远同行。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