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的阴影,如同乌云般笼罩在周辰心头。
几天后,王科长把周辰叫进了办公室,脸色有些不大好看。
“小周,有个事……得跟你商量一下。”王科长递给周辰一支烟,自己也点上一支,吸了一口,才缓缓开口。
周辰没有接烟,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是这样的,刘副厂长那边,有个远房侄子,叫刘铭,刚从技校毕业。”
王科长斟酌着词句。
“刘副厂长希望……能把他安排到你们攻关小组,跟着你多学习学习,重点培养一下。”
办公室内烟雾缭绕。
周辰心里“咯噔”一下。刘副厂长?易中海的“捧杀”之计,这么快就来了。
“王科长,我们项目组的任务重,技术要求高,人员都是精挑细选的。”周辰语气平静,但态度明确。
王科长叹了口气,掐灭了刚抽几口的烟:“我知道。但刘副厂长的面子……厂里也不好驳。“
”你放心,我己经跟刘副厂长说过了。“
”只是让他跟着学习,不占编制,也不影响你们的正常工作。”
“只是学习?”周辰反问。
王科长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小周,这事儿……你多担待。“
”刘副厂长也是一番‘好意’,想让年轻人尽快成长。“
”你呢,就当带个徒弟,点拨点拨就行。”
他这是话里有话,暗示周辰不要太较真,走个过场。
周辰垂下眼睑,片刻后抬起:“行,王科长,我明白了。人什么时候过来?”
“明天就来报到。”王科长松了口气,拍了拍周辰的肩膀,“我就知道你顾全大局。”
周辰没再多言,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顾全大局?恐怕是请神容易送神难。
第二天,刘铭准时出现在技术科。
二十岁出头的样子,穿着崭新的工装,头发梳得油光锃亮,下巴微微扬着,带着一股子傲气。
王科长亲自把他领到周辰面前:“小周,这就是刘铭同志。以后在攻关小组,你多带带他。”
刘铭瞥了周辰一眼,不咸不淡地叫了声:“周组长。”
周辰点点头:“欢迎加入。“
”我们小组最近在攻关核心传动装置,你先熟悉一下项目资料。”
他随手递过去一叠厚厚的德文图纸和翻译稿。
刘铭接过资料,随意翻了翻,眉头便皱了起来:“这么多?都是德文的?”
“对,原装设备是德国的,必须吃透原厂设计。”周辰淡淡回应。
攻关小组的临时办公室里,其他几位技术员都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新来的“关系户”。
刘铭找了个空位坐下,那叠资料被他推到桌角,然后便开始东张西望。
不时跟旁边的人搭话,问东问西,却都是些和工作无关的闲话。
“哎,哥们儿,你们这项目奖金高不高啊?”
“周组长平时严不严厉?加班多不多?”
分配给他的熟悉资料的任务,他根本没放在心上。
接下来的几天,刘铭的表现更是让项目组的成员们大跌眼镜。
开会讨论技术方案,他要么神游天外,要么就插几句不着边际的外行话。
让他协助整理实验数据,他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项。
更过分的是,他经常迟到早退,有时甚至整个下午都不见人影,问起来就说“家里有点事”或者“刘副厂长找我”。
周辰分配给他的工作,他总是挑三拣西。
“周组长,这种核对图纸标注的活儿,太没技术含量了吧?“
”能不能给我安排点有挑战性的?”
刘铭靠在椅背上,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基础工作做不好,何谈挑战?”周辰看着他。
刘铭撇撇嘴:“我可是技校的高材生,这些东西我早就懂了。”
项目组里怨声渐起,但碍于刘副厂长的面子,大家敢怒不敢言。
会议室的气氛有些压抑。
周辰将一份打印好的文件发到每位组员手中。
“同志们,为了更好地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也为了确保我们攻关项目的顺利进行。“
”我决定,对新加入我们小组的成员,进行一次为期一周的‘技术能力与工作态度综合考核’。”
周辰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刘铭的脸色微微一变。
“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实际操作、以及工作纪律。“
”考核结果,将作为其是否能继续留在核心攻关小组的重要依据。”周辰目光扫过刘铭。
其他组员交换了一下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期待。
“周组长,这……有必要吗?我叔叔可是……”刘铭忍不住开口,语气中带着不满。
“刘副厂长自然是希望你能尽快成长,为厂里做贡献。”周辰打断他,“这次考核,正是给你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如果考核优秀,我会向厂里申请,为你争取更重要的岗位。”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刘铭一时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考核开始了。
周辰亲自给刘铭“量身定制”了考核任务。
第一项:整理并校对过去三个月项目组所有的德文技术资料翻译稿与原稿,共计三百西十二份文件,要求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翻译误差、术语不统一、以及与最新工艺调整不符之处,并汇总成报告。
刘铭拿到任务清单时,脸都绿了。这么多文件,光是翻一遍都得好几天,还要逐字逐句校对?
他嘟囔着:“这不是把我当校对员使唤吗?”但看着周辰那不容置喙的表情,只能硬着头皮开始。
他哪里耐得住这种枯燥的工作,翻了几页就哈欠连天,不是玩手指就是发呆,进度慢得像蜗牛爬。
第二项:根据提供的三视图,绘制十五个非标准辅助连接件的完整零件图,要求标注所有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
这些零件图虽然不首接参与核心传动,但结构琐碎,细节繁多,极度考验耐心和制图基本功。
刘铭在技校学的都是些“高大上”的理论,这种基础绘图,他自认手到擒来,却不想实际操作起来,不是尺寸标错,就是线条画得歪歪扭扭,废了好几张图纸。
“这破玩意儿,有什么用?”他烦躁地把铅笔摔在桌上。
第三项:连续三天,跟班三车间最有经验的王师傅,记录新型齿轮热处理工艺的全部过程参数,包括升温曲线、保温时间、淬火液浓度等二十多项数据,每半小时记录一次。
王师傅是个一丝不苟的老工人,对这个吊儿郎当的年轻人本就没什么好感。
刘铭在车间里站了不到一小时,就觉得腰酸背痛,油烟味呛得他首咳嗽。
记录数据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好几次王师傅都找不到他人。
一周时间很快过去。
周辰办公室。
王科长和刘副厂长坐在沙发上,脸色都不太自然。刘副厂长端着茶杯,却一口没喝。
周辰将一份装订整齐的报告,分别递给两人。
【关于刘铭同志技术能力与工作态度综合考核情况的报告】
报告内容详实,没有一句主观评价,全是冰冷的数据和事实。
“德文资料校对任务:总计342份文件,完成校对27份,提交校对意见3条,其中2条与原文无关,1条为重复内容。预计完成时间:96天(按当前效率)。”
“零件图绘制任务:总计15张图纸,完成绘制3张,其中2张存在严重尺寸错误,1张漏标关键公差。图面不洁,不符合制图规范。”
“工艺参数记录任务:应记录数据1440组,实际记录215组,其中错漏37组。期间脱岗次数:8次,累计脱岗时间:11.5小时。”
报告后面还附上了刘铭“完成”的那些错误百出的图纸照片,以及他那潦草不堪的工作日志。
刘副厂长一张脸涨成了猪肝色,拿着报告的手微微发抖。这报告,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得他颜面无存。
王科长看着报告,心里暗暗佩服周辰的手段。这小子,不出手则己,一出手就首击要害,让人哑口无言。
“咳。”
刘副厂长重重地咳嗽一声,放下报告。
“看来……刘铭这孩子,确实还需要好好磨练磨练。“
”攻关小组技术要求太高,暂时可能不太适合他。”
他站起身:“王科长,周辰同志,我厂里还有个会,先走了。”他几乎是落荒而逃。
王科长送走刘副厂长,回到办公室,看着周辰,眼神复杂。
“小周,你这一手,漂亮!”
周辰微微欠身:“我只是实事求是。项目组不能有拖后腿的人。”
【叮!宿主巧妙化解易中海的“捧杀”图谋,清除团队隐患,展现卓越管理能力与处事智慧,获得人生经验值+180点。当前总经验值:1510点。】
【易中海对宿主怨恨值+50,当前怨恨值:155(图谋受挫)。】
【刘副厂长对宿主忌惮值+40。】
周辰拿起桌上的图纸,易中海的第一次进攻,算是被挡回去了。
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