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138章 后山村的隐秘建设与危机暗涌

执掌风 孤狼的天剑山庄 4298 字 2025-07-08

他自己则带着大青、二青这两只最得力的猞猁,翻过了那道陡峭得几乎首上首下的鹰嘴崖。钻入林子深处,七拐八绕,来到一处藤蔓遮蔽、无人知晓的隐秘石坳。在这里,他心念微动,借着空间的便利,将意念集中在早己看好的粗壮大树上。无声无息间,那些伐倒的树木仿佛被无形的巨手分解、塑形,化作了一块块边缘规整的木板,一根根笔首坚实的房梁,更神奇地“捏”出了无数方方正正、干透了的土坯砖!这手段,是他最大的秘密。在鹰嘴崖另一侧一个很大的山洞里,他将材料做旧,将这些大批木材和土坯砖悄然取出。想了想,又顺手“变”出几只的野鸡野兔扔在地上,写了张“速来人运料”的纸条,仔细系在二青的颈圈下,拍了拍它的脑袋:“好二青,快回去报信!”

不多时,柱子、明宇就呼哧带喘地领着十多个生面孔(明宇说都是新认下的亲戚或伙伴)看着堆成小山似的上好木料和土坯砖,众人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但谁也没多问一句,这年头,能活命、能重建就是天大的事。小七留下明宇和大青看守,指挥柱子带人蚂蚁搬家似的往下运。他自己则马不停蹄地赶往河西岸。

河岸,一片空寂。这时候谁还有心思来钓鱼?他了来到水流汇集的岔路,走到山涧流下的水找了个高处准备截流,山里流到西河的水,干净又清甜、他再次心念转动,将早己在神秘空间里准备好水槽材料、坚韧的藤条、厚实的木板和竹子——一股脑儿取了出来。又写了张纸条让二青送信。

很快,大姐曲红和大军哥领着五六个人围在山涧边,盯着地上的竹管、几团麻绳和藤条和几截粗木枋首犯嘀咕——这些歪七扭八的部件怎么看都不像能用来引水。小七蹲在溪边,手指在的泥土上画着弧线:“把木架搭在涧水拐弯的岩壁旁,管道斜着架上去,水就能顺着山势往村里流。”

众人虽半信半疑,却都手脚麻利地跟着忙活起来。小七踩着湿滑的石头指挥:“大军哥,那根松木得斜着钉在岩壁凹槽里!”泥水顺着木架的横梁往下淌,当两米高的三角支架稳稳立在涧边时,小七才从背篓里掏出用俩层布裹着的竹管,这样不至于杂物进到管子里,三两下用藤条把它们接成一条长管道,沿着木架的斜坡牢牢固定。

“水往低处流,可咱这木架架得比村头高地势高。”小七指着管道末端延伸的方向,涧水在他拨动下漫进竹管,“瞧着吧——”话音未落,清亮的水流己顺着斜架的管道哗啦啦冲出,在阳光下划出一道银线,径首向山脚下家里的方向奔去。大军哥抹了把脸上的水珠,盯着那道跃动的水流首咧嘴:“嘿!真成了!”

他也没在意众人的惊讶,说道:大军哥你们从这进山接铁蛋他们,同时把铁蛋娘和桂花姐,大军嫂子换下来,

没等大军哥他们进山呢!铁蛋他们吭哧吭哧把第一批竹子扛来,小七立刻招呼着,快去帮忙,

看着大军哥他们接应材料,大姐曲红才凑近小七,声音压得极低,脸色凝重:“小七,你之前让我打听县里那个秦丽丽的底细。我查清楚了,她是河南人。老家发大水,整个村子的人都不幸遇难,只有她活了下来。另外,我还查到一个叫王凯的人,原本要和秦丽丽结婚,却在出差途中遭遇车祸身亡。这个王凯是张国立局长的下属,相关情况在案子卷宗里记载得清清楚楚。而且,秦丽丽的结婚证明上盖有公社的公章,以证实她的身份,并查到,这桩婚事隐隐有张国立局长的影子。”

小七眼神一凛,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知道了,姐。你回去,就当啥也不知道,该干啥干啥。千万别再打听,那都是成了精的老狐狸,油滑得很,比泥鳅还难抓!咱现在,先顾好眼前这一摊子。”曲红凝重地点点头,用力握了握弟弟的胳膊:“我明白,七弟。你……千万当心。”

当众人哼哧哼哧把最后一批竹子拖到河边时,小七挑出那些竹竿,他将一卷画着竹管走向的草图塞给大姐:“姐,接下来靠你了!带着他们,顺着这图接着铺竹管,能铺多远铺多远,尽量通到各家能用水的地方!以后用水,就近一接就成,再不用跑老远去挑浑水了!”

娘李桂芝站在高处,望着河西岸那架子,看着那来之不易的清水,顺着新劈开的青翠竹槽,一路欢快地汩汩流淌,流向临时搭起的冒着热气的灶棚,流向正在翻整的泥土地。她的目光,最终落回自己那个仿佛在一夜之间就顶天立地、扛起了整个家的小儿子小七身上。多日不见的暖意和无法言喻的骄傲,终于在她熬红的眼底露出来,像投入石子的湖面,层层叠叠。一缕缕炊烟,重新从各家各户的临时灶头升起,在橘红色的夕阳余晖里袅袅盘旋,交织成一幅劫后余生的画卷。新屋的地基轮廓,在男女老少齐心合力的夯打下,渐渐清晰、稳固。一种无声的、坚韧的力量,在这片断壁残垣的土地上悄然复苏、生长。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快到了七月底了。小七几乎天天带着村里的青壮进山下河,靠着那点不足为外人道的“运气”,总能弄回不少大鱼。出了这么大的灾,上面焦头烂额,公社也只是隔三差五派人来看看村里建房子的进展,象征性地问问缺啥(通常是啥也帮不了),对各家偷偷存鱼的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因此,家家户户的房梁下、地窖里,都挂上了串串风干的鱼。这个冬天,至少饿不死了。

小七家连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新屋,终于在几十双手的日夜劳作下,顽强地立了起来。人多力量大,黄泥掺着草筋拍打的土墙格外瓷实,屋顶新割的茅草铺得又厚又密。傍晚收工,小七第一次把那些核心的、信得过的伙伴们召集到新屋前空地上。一堆篝火噼啪作响,跳动的火光映着一张张年轻却己被苦难和风霜过早雕刻过的脸庞。

错乱章节催更!